文章详细页面

成长的公民——劳工领域工人主体性研究的理论综述
在线阅读 收藏

工人阶级的研究曾经在逐渐消退,但是面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新工人群体的构成,沈原提出了要把工人重新带回阶级分析的中心。而作为市民社会的一个积极参与主体,在结构性视角之外,工人主观能动性的凸显和强调,展现了工人主体性研究对社会建设的重要性。根据这一视角,文章集中梳理了国内劳工领域在这方面的主要文献,并从作为工人主体生活背景的文化惯习、作为工人主体生活策略的具体实践逻辑以及工人主体的心理抗争动因与主动抗争方式、工人作为阶级主体的未来等四个方面对阶级分析思路回归之后的工人主体性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指出新时期的工人群体正是在上述文化背景、生活、劳动、抗争等多种微观实践过程中来形塑和认同主体自身的。最后,文章还指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认为在社会建设背景下劳工学者还需要在工人抗争维权之外的常态生活、纵向性的长时段分析、工人群体与其他群体的互动影响等方面继续展开研究。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