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金龙驿传,上达九天——道教投龙简仪源流略考
在线阅读 收藏

道教投龙简仪,源自中国远古时期至秦汉的传统天地山川崇拜和天道信仰及封禅等相关祭祀礼仪,经汉末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由高道折中就祭、望祭并借鉴巡狩和代祭,在古来投埋简册和早期道教“三官手书”礼仪的基础上,“实用化”地整理、改革和发展,“创造性的”加入“担当”神圣信使职责的“龙”而成,“实现”了“以龙负简”“金龙驿传”“通达神前”,堪称“函祭”。由敦煌本《大唐开元立成投龙章醮威仪法则》等文献可知,投龙简仪至迟因唐王室推崇道教而被正式确立为国家祭礼,进而波及流传至五代和宋元明。及至清代,随着道教乃至国家整体的衰落,帝制的终结,逐渐被淡忘。道教投龙简仪“有创意的”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地山川崇拜和天道信仰、龙崇拜、玉崇拜、金崇拜、文字崇拜、血崇拜、发崇拜以及权威崇拜等主要传统信仰与崇拜。这大概也是该仪式能够在通天权的竞争中胜出并迅速得到帝王认同而成为国家祭祀礼仪的主要原因。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