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讨论了真理与政治之间的冲突与关系。政客和煽动家常将谎言作为政治工具,这引发了关于真理与政治本质的思考。柏拉图和霍布斯等哲学家对真理与政治的看法各异,但从未将谎言视为攻击真理的有力武器。真理分为理性真理与事实真理,政治领域更关注事实真理,但事实真理易受到意见的攻击。当事实真理的讲述者进入政治领域,他们往往会危及自己真理的合理性。历史学家对历史事件的解释也影响着事实真理的呈现,但他们不能触动事实本身。整体而言,真理与政治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美〕汉娜·阿伦特: 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美籍德裔哲学家;张淳,高等教育出版社编辑,英文期刊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责任编辑。本文起因于《耶路撒冷的艾希曼》(Eichmann in Jerusalem:A Report on the Banality of Evil,1963)一书出版之后引起的所谓争论,其目的是厘清两种看似不同然而实际上有着内在关联的问题。这些问题我以前没有意识到,但其重要性似乎超出了当时的争论。第一个涉及的问题是,说真话是否总是合法的——我当时是否无条件相信“Fiat veritas,et pereat mundus?”(宁可毁灭世界也要说真话?)第二个问题起源于这场“争论”当中所使用的数量惊人的谎言——一方面是关于我写了什么的谎言,另一方面是关于我所报道的事实的谎言。我下面的思考试图同时理解这两个问题,这些思考也可以作为一个例子,说明当一个热门话题掉入过去和未来之间的缝隙时会发生什么。这可能也是所有思考过程的固有习性。本书(指《过去与未来之间:政治思想八论》[Between Past and Future:Eight Exercises in Political Thought]一书,1961)的前言中对这种缝隙有一个简单而初步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