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雅明长期以来一直思考的“光学”理论问题中,“立体镜”部分和图像小镇的形象构成聚焦意象。具体来说,笔者先论述了前卫的城市电影使城市本身成为电影的主题。人们制作以城市为背景的电影,并提供在这些城市中生活的准确的肖像。本雅明建立了个人童年和社会童年的平行过去。他回顾了整整一代的资产阶级的起步阶段,与其生活的社会经济形成时代相互参照。其次,本雅明通过对技术的描绘,揭示了经验主义灾难性的现代痕迹。为了说明科技威胁人类的缘由和方式,本雅明的经验主义本该追溯科技造成灾难的历史,但恰恰相反,他却试图挖掘已然发生的科技发展所带来灾祸的反面趋势——科技发展的潜能性。他把记忆作为打开过去视角的方式,从而批判性地看待现在科技的互补性。记忆和电影摄影有相似之处,后者有助于优化前者的结构,尤其是在时间探索方面,使得本雅明可以察觉到历史中尚未实现的可能性。最后,《柏林纪事》创建了记忆理论并推断了有关科技紧迫的经验。新科技形式对当代经验发挥着无法逃脱的威力。一个完整的个体和其感知的重组已经出现,最新一代人形成的“灵魂需求”在电影中呈现。我们应该认清经验匮乏的现状以及科技再创造的价值在于它们为试图重构“被淘汰的人”的经验能力所提供的机遇。这种重构是经验的延伸,亦是对新世界和多彩自然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