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媒体的交迭更替,学术传播也正在酝酿着一次重大转型。三个半世纪前,科学革命的推动和纸张、印刷以及图书装订等一系列技术的成熟,让定期出版学术期刊成为可能。1665年在巴黎和伦敦先后出现了两份学术期刊,即《学者杂志》和《皇家学会哲学会刊》,从此开启了学术传播的纸质期刊时代。经过三个半世纪的发展,尤其是在19世纪现代学科划分被广泛接受以后,学术期刊从形式到内容都日臻完善,成为学术发表最为重要的载体。然而,随着信息革命的爆发、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不同形式的新媒体的出现,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已经发生巨大转变,学者们的阅读习惯、写作习惯以及从事科学研究的习惯也在潜移默化中向新媒体靠近,纸质期刊的原有功能不断被削弱,让期刊人首先感受到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彷徨不安。学术发表向何处去?学术期刊的出路何在?成为广大期刊人普遍关注的问题。近来,期刊界的改革者们与超星集团合作,推出一个新理念——域出版。作为一种新尝试,域出版能否带来新媒体时代学术传播的革命,是中国期刊界乃至广大学者都十分关注的问题。然其成败所系何处,则是合作方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毋庸讳言,中国的任何局部改革都绕不过现有体制,各级管理部门的支持和鼓励将是这次改革成功的基本保证。对于体制和政策因素在期刊改革方面的作用,朱剑、仲伟民等期刊改革的领导者们都曾撰文剖析,在此不再赘述。除了体制和政策因素之外,决定其成败的至少还有两个相互关联的因素:其一是域出版作为一种传播理念是否符合学术传播的一般规律,作为一种新的学术传播尝试是否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学者的需要;其二是域出版是否能够获得足够的技术支持,引领新媒体时代学术传播的未来走向。本文围绕这两个因素略述管见,以就教于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