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泰山、梁父纵横谈
在线阅读 宫》说:“泰山岩岩,鲁邦所瞻,”是说泰山是鲁国跟前的大山。《史记·货殖列传》说:“泰山之阳则鲁,其阴则齐”,这又是说泰山是横隔在齐、鲁二国之间的大山。

泰山之所以有名,还因为古时帝王多在此行封禅大礼。帝王要到泰山去祭祀,登泰山筑坛祭天叫作“封”,在山南梁父山上辟基祭地叫作“禅”。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尚书·尧典》说:帝舜“东巡狩,至于岱宗”。《史记·五帝本纪》也说,黄帝曾登“岱宗”。《史记·封禅书》引管子的话说:“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如“虙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尧封泰山,禅云云;舜封泰山,禅云云”。梁父山亦作梁甫山,在今泰安市东南,西连徂徕山。后世统称为徂徕山,而另以徂徕山南隋梁父县故城北一小山为梁父山。云云山则更在梁父山东。至于炎帝、黄帝、尧、舜等究竟是否曾来到这里行封禅大礼,就不得而知了。但有确切历史记载的是秦始皇、汉武帝都曾来此封禅。此后,东汉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李治也来行过封禅大礼。

从行政区划来讲,秦代设过济北郡,后改济北国。治所在博阳县(今泰安市东南三十里旧县),以地处汶水之北为名。汉代改济北国为泰山郡,即以泰山为名。治所博阳县改为博县。后来泰山郡移治奉高县,故址在今泰安市东北十七里。北魏时又改博县为博平县,仍为泰山郡治。北齐改为东平郡治。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又改博平县为汶阳县,次年复改汶阳县为博城县。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为东泰州治。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州废,县属兖州。唐高宗时因为要来泰山行封禅大礼,故改年号为乾封。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又改博城县为乾封县。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复改乾封县为博城县,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又改为乾封县。北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徙治岱岳镇(今泰安市),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改奉符县,金初为泰安军治。大定二十二年(公元1182年)升为泰安州。明初省奉符县入州。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升为直隶州,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为泰安府,治所在泰安县(今泰安市)。1913年废府为泰安县。1958年改设泰安市(1962年撤销,1982年复设泰安市)。

西汉时还设过梁父县,属泰山郡。治所在今新泰市西羊祜城。东汉改为梁甫侯国。西晋复名梁父县。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省入博城县。

今新泰市汉置东平阳县,三国魏改置新泰县,属泰山郡。治所即今新泰市,金属泰安州,清属泰安府。据乾隆《泰安府志》卷2称:新泰县“西瞻泰岱,北枕新甫(亦名小泰山),县之命名以此”。是新泰以新甫山、泰山而得名。

泰山自古以来是游览胜地。孔老夫子有句名言,叫作“登泰山而小天下”。这是他游览泰山时的切身感受。杜甫《望岳》一诗中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名句。古往今来,泰山的风景名胜吸引着千千万万的游客。有的是来游览泰山的壮丽风光,有的是来探访泰山的名胜古迹,也有的是来从事科学考察,进行某种研究。说实在的,在泰山众多的人文历史景观中确实有不少问题还没有解决。如:泰山顶上的无字碑究竟是何时所立?据明代任弘烈主修的《泰安州志》卷1《遗迹》记载:“无字碑在岳顶登封台下,秦始皇立。或曰石表,或曰神王石,或言其下有金玉简,当是石函,古今人莫测其意,甚矣秦人之谲也。”但顾炎武在《日知录》卷32做了考证,否定秦始皇所立一说,定为汉武帝所立。顾炎武说:“(《史记》)《封禅书》云,(武帝)东上泰山,泰山之草木叶未生,乃令人上石,立之泰山巅上,遂东巡海上。四月,还至奉高,上泰山封,而不言刻石,是汉石无文字之证,今碑是也。”后《汉书·郊祀志》亦云,“上(武帝)东上泰山,乃上石立之泰山巅,则此无字碑,明为汉武帝所立。”但《泰山志》云,无字碑广狭长短制度与琅琊刻石相符,或亦是秦皇立而未刻者。据考证,古碑皆先立而后书,因此认为顾炎武的论断仍然不能完全令人信服。这样就成了千古不解之谜。

还有,泰山石经峪的金刚经石刻究竟是何人的手笔,也未有定论。据乾隆《泰安县志》卷11《金石》记载:金刚经石刻“在泰山龙泉峰西石经峪,石平广可数亩,上刻分书金刚经,字大如斗”。民国《泰安县志》则谓“据整片墨本约高七丈六尺,广五丈五尺,楷隶二十九行,行九字至四十八字不等,字径一尺五寸至一尺九寸不等,为世上写经最大之碑。石坪近河岸,往往下逼水涯,冬寒水涸,又得河岸三十一字,共计存字九百九十五。此本金刚经剥损之字亦多矣,康南海评为榜书第一,谓其笔意略同郑文公草情篆韵,无所不备。”明代王世贞提到此石刻俗传为王右军书,并断然加以否定,认为“笔力古劲,非唐人不能作”。但其弟王世懋认为,“书不能唐,定宋人笔(法)”。邑人聂在《泰山道里记》中说:“北齐武帝时,梁父令王子椿好内典,尝于徂徕山刻石经二,并弥勒诸佛名,字迹瑰丽,与此如出一手,则是经当亦子椿所作也。”但也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其笔法与邹县北齐韦子深同出一手,定为韦氏作”。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无疑也成了千古悬案。

前面提到的徂徕山二石经刻石及弥勒诸佛名,倒是有确切的时代及作者。据乾隆《泰安县志》卷11《金石》载:

大般若经石刻“在徂徕山阳光化寺东南一里许,巨石上前书大般若经目一段,字多剥蚀,后书冠军将军梁父县令王子椿,余存道□(昇)、道□(昂)、道□(恂)、僧真□(共)造数字。末书武平元年正月”。

佛名石刻“在大般若经之左,共四佛名并列一大石上”。

般若波罗密(蜜)经石刻“在光化寺东南二里许映佛岩上一长石,书‘般若波罗蜜经冠军将军梁父县令王子椿’十七字。下层书般若波罗蜜经,前半尚可读,后半残缺,末书武平元年僧斋大众造”。尾复有四字类押状,不可识(民国《秦安县志》谓即“维慧游”四字)。此与前刻并一时所造,皆分书,字大小不齐,盖因石为之,大者径九寸许,小者五寸许,古拙可爱,从无搨者(民国《泰安县志》谓“近拓流传颇广”)。

此二石经刻石有明确的镌刻年月及作者,弥足珍贵。

徂徕山在今新泰市西北、泰安市东南。《水经·汶水注》载:汶水“又西南径徂徕山西。山多松柏,《诗》所谓徂徕之松也……《邹山记》曰,徂徕山在梁甫、奉高、博三县界,犹有美松。亦曰尤徕之山也。赤眉渠帅樊崇所保也,故崇自号‘尤徕三老’矣”。

徂徕山还有一个值得称道的文坛佳话,就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曾混迹于此。据《旧唐书·李白传》载:“李白字太白,山东人。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父为任城尉,因家焉。少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沔(准)、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新唐书·李白传》亦载:李白“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沈饮,号‘竹溪六逸’”。又据乾隆《泰安县志》卷3记载:竹溪六逸堂“在徂徕山西南麓乳山下,古刻‘竹溪佳境’于岩。唐天宝间,李白、孔巢父、韩准、裴政、陶沔、张叔明偕隐于此,号‘竹溪六逸’,因以名堂。今二圣宫即其故基”。

其实李白隐居徂徕山时,已有三十五六岁至四十岁上下的年纪,并非少年,而是已步入青壮年时期。这里我们不由得联想到,唐代另一位著名大诗人白居易晚年曾在洛阳龙门西山(香山)与僧人如满等结香火社,自称香山居士,尝与胡杲、吉、郑据、刘真、卢真、张浑、狄兼谟、卢贞燕集,人们极为羡慕,绘为“九老图。”李白与白居易,一个在盛唐,一个在晚唐;一个风华正茂、狂放不羁,一个年老好佛、性情恬淡;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远离利禄,不肯屈身权贵。在此以前和以后,李白更是走遍天下名山大川,成为举世闻名的伟大诗人。

今日徂徕山,仍然是千万游客向往的游览胜地。

(原载《杞文化与新泰》,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 class="a2">收藏

山东是一方圣地,人杰地灵。我们这样说,不仅是因为这里在两千多年前出过一个古今闻名的孔夫子,还因为有个中外驰名的大山——泰山。

泰山坐落在泰安市北,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所谓五岳,是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但五岳中所指的山也并非一成不变的,如西岳,虽然在《尚书·尧典》和《史记·五帝本纪》中都说是指华山,但至周朝,因为建都丰镐(今陕西西安附近),所以也指今陕西陇县西南的吴山为西岳,又称吴岳,亦名岳山、汧山或岍山。西汉以后建都长安(今西安市),吴岳的地位当然也不会有什么变化。《汉书·地理志》汧县:“吴山在西,故以为汧山。”《尔雅·释山》以为五岳之一,谓“河西,岳”。注:“吴岳。”指此。又如南岳,本来也指今湖南衡山县西的南岳衡山,但秦汉时又以今安徽霍山县西南的霍山为南岳。霍山本名天柱山,又名衡山,亦称副衡山。《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浮江,至湘山祠”,即此。秦汉初所置衡山郡或衡山国,辖境包有今安徽霍山周围地区,北至淮河,南抵长江,向西直至河南信阳、湖北黄冈,并不包有今湖南境的衡山,而是以安徽之衡山(今霍山)而得名。《尔雅·释山》载:“霍山为南岳。”注:“即天柱山,潜水所出。”《史记·封禅书》载: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巡南郡,至江陵而东。登礼灊之天柱山,号曰南岳”。直至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才又下诏复以衡山为南岳。如北岳恒山,本来并不是指今山西浑源县东南的恒山,而是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又称常山,唐宋时一名大茂山。《尚书·禹贡》所谓“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周礼·职方》:“正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皆指此。《尔雅·释山》称河北恒山为五岳之一。自汉至明祀恒山皆在曲阳。直到清顺治中移祀北岳于山西浑源县境今恒山后,原来的恒山通称大茂山。至于中岳嵩山,时间则较其他四岳要晚。最初仅称四岳,见于《尚书·尧典》《左传》《国语》等书。《史记·封禅书》在叙完四岳后,补上一句“中岳,嵩高也”。并说:“昔三代之君(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嵩高,即今河南登封市北之嵩山。这样就变成了五岳。如此说来,历史最久,又从来没有任何改变的就是东岳泰山。东汉应劭《风俗通》曰:“泰山,山之尊者。一曰岱宗,岱者,始也;宗者,长也。万物之始,阴阳交代……故为五岳之长。”泰山古时又写作太山,意思就是大山。

相传古时分全国为九州。据《尚书·禹贡》载:“海、岱惟青州。”这是说从泰山向东直至大海,是青州的范围,说明古时以泰山作为青州西界的标志。又《周礼·职方》称:“河东曰兖州,其山镇曰岱山,”这又说它是九州中兖州最大的山。《诗经·鲁颂·宫》说:“泰山岩岩,鲁邦所瞻,”是说泰山是鲁国跟前的大山。《史记·货殖列传》说:“泰山之阳则鲁,其阴则齐”,这又是说泰山是横隔在齐、鲁二国之间的大山。

泰山之所以有名,还因为古时帝王多在此行封禅大礼。帝王要到泰山去祭祀,登泰山筑坛祭天叫作“封”,在山南梁父山上辟基祭地叫作“禅”。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尚书·尧典》说:帝舜“东巡狩,至于岱宗”。《史记·五帝本纪》也说,黄帝曾登“岱宗”。《史记·封禅书》引管子的话说:“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如“虙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尧封泰山,禅云云;舜封泰山,禅云云”。梁父山亦作梁甫山,在今泰安市东南,西连徂徕山。后世统称为徂徕山,而另以徂徕山南隋梁父县故城北一小山为梁父山。云云山则更在梁父山东。至于炎帝、黄帝、尧、舜等究竟是否曾来到这里行封禅大礼,就不得而知了。但有确切历史记载的是秦始皇、汉武帝都曾来此封禅。此后,东汉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李治也来行过封禅大礼。

从行政区划来讲,秦代设过济北郡,后改济北国。治所在博阳县(今泰安市东南三十里旧县),以地处汶水之北为名。汉代改济北国为泰山郡,即以泰山为名。治所博阳县改为博县。后来泰山郡移治奉高县,故址在今泰安市东北十七里。北魏时又改博县为博平县,仍为泰山郡治。北齐改为东平郡治。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又改博平县为汶阳县,次年复改汶阳县为博城县。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为东泰州治。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州废,县属兖州。唐高宗时因为要来泰山行封禅大礼,故改年号为乾封。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又改博城县为乾封县。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复改乾封县为博城县,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又改为乾封县。北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徙治岱岳镇(今泰安市),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改奉符县,金初为泰安军治。大定二十二年(公元1182年)升为泰安州。明初省奉符县入州。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升为直隶州,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为泰安府,治所在泰安县(今泰安市)。1913年废府为泰安县。1958年改设泰安市(1962年撤销,1982年复设泰安市)。

西汉时还设过梁父县,属泰山郡。治所在今新泰市西羊祜城。东汉改为梁甫侯国。西晋复名梁父县。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省入博城县。

今新泰市汉置东平阳县,三国魏改置新泰县,属泰山郡。治所即今新泰市,金属泰安州,清属泰安府。据乾隆《泰安府志》卷2称:新泰县“西瞻泰岱,北枕新甫(亦名小泰山),县之命名以此”。是新泰以新甫山、泰山而得名。

泰山自古以来是游览胜地。孔老夫子有句名言,叫作“登泰山而小天下”。这是他游览泰山时的切身感受。杜甫《望岳》一诗中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名句。古往今来,泰山的风景名胜吸引着千千万万的游客。有的是来游览泰山的壮丽风光,有的是来探访泰山的名胜古迹,也有的是来从事科学考察,进行某种研究。说实在的,在泰山众多的人文历史景观中确实有不少问题还没有解决。如:泰山顶上的无字碑究竟是何时所立?据明代任弘烈主修的《泰安州志》卷1《遗迹》记载:“无字碑在岳顶登封台下,秦始皇立。或曰石表,或曰神王石,或言其下有金玉简,当是石函,古今人莫测其意,甚矣秦人之谲也。”但顾炎武在《日知录》卷32做了考证,否定秦始皇所立一说,定为汉武帝所立。顾炎武说:“(《史记》)《封禅书》云,(武帝)东上泰山,泰山之草木叶未生,乃令人上石,立之泰山巅上,遂东巡海上。四月,还至奉高,上泰山封,而不言刻石,是汉石无文字之证,今碑是也。”后《汉书·郊祀志》亦云,“上(武帝)东上泰山,乃上石立之泰山巅,则此无字碑,明为汉武帝所立。”但《泰山志》云,无字碑广狭长短制度与琅琊刻石相符,或亦是秦皇立而未刻者。据考证,古碑皆先立而后书,因此认为顾炎武的论断仍然不能完全令人信服。这样就成了千古不解之谜。

还有,泰山石经峪的金刚经石刻究竟是何人的手笔,也未有定论。据乾隆《泰安县志》卷11《金石》记载:金刚经石刻“在泰山龙泉峰西石经峪,石平广可数亩,上刻分书金刚经,字大如斗”。民国《泰安县志》则谓“据整片墨本约高七丈六尺,广五丈五尺,楷隶二十九行,行九字至四十八字不等,字径一尺五寸至一尺九寸不等,为世上写经最大之碑。石坪近河岸,往往下逼水涯,冬寒水涸,又得河岸三十一字,共计存字九百九十五。此本金刚经剥损之字亦多矣,康南海评为榜书第一,谓其笔意略同郑文公草情篆韵,无所不备。”明代王世贞提到此石刻俗传为王右军书,并断然加以否定,认为“笔力古劲,非唐人不能作”。但其弟王世懋认为,“书不能唐,定宋人笔(法)”。邑人聂在《泰山道里记》中说:“北齐武帝时,梁父令王子椿好内典,尝于徂徕山刻石经二,并弥勒诸佛名,字迹瑰丽,与此如出一手,则是经当亦子椿所作也。”但也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其笔法与邹县北齐韦子深同出一手,定为韦氏作”。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无疑也成了千古悬案。

前面提到的徂徕山二石经刻石及弥勒诸佛名,倒是有确切的时代及作者。据乾隆《泰安县志》卷11《金石》载:

大般若经石刻“在徂徕山阳光化寺东南一里许,巨石上前书大般若经目一段,字多剥蚀,后书冠军将军梁父县令王子椿,余存道□(昇)、道□(昂)、道□(恂)、僧真□(共)造数字。末书武平元年正月”。

佛名石刻“在大般若经之左,共四佛名并列一大石上”。

般若波罗密(蜜)经石刻“在光化寺东南二里许映佛岩上一长石,书‘般若波罗蜜经冠军将军梁父县令王子椿’十七字。下层书般若波罗蜜经,前半尚可读,后半残缺,末书武平元年僧斋大众造”。尾复有四字类押状,不可识(民国《秦安县志》谓即“维慧游”四字)。此与前刻并一时所造,皆分书,字大小不齐,盖因石为之,大者径九寸许,小者五寸许,古拙可爱,从无搨者(民国《泰安县志》谓“近拓流传颇广”)。

此二石经刻石有明确的镌刻年月及作者,弥足珍贵。

徂徕山在今新泰市西北、泰安市东南。《水经·汶水注》载:汶水“又西南径徂徕山西。山多松柏,《诗》所谓徂徕之松也……《邹山记》曰,徂徕山在梁甫、奉高、博三县界,犹有美松。亦曰尤徕之山也。赤眉渠帅樊崇所保也,故崇自号‘尤徕三老’矣”。

徂徕山还有一个值得称道的文坛佳话,就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曾混迹于此。据《旧唐书·李白传》载:“李白字太白,山东人。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父为任城尉,因家焉。少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沔(准)、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新唐书·李白传》亦载:李白“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沈饮,号‘竹溪六逸’”。又据乾隆《泰安县志》卷3记载:竹溪六逸堂“在徂徕山西南麓乳山下,古刻‘竹溪佳境’于岩。唐天宝间,李白、孔巢父、韩准、裴政、陶沔、张叔明偕隐于此,号‘竹溪六逸’,因以名堂。今二圣宫即其故基”。

其实李白隐居徂徕山时,已有三十五六岁至四十岁上下的年纪,并非少年,而是已步入青壮年时期。这里我们不由得联想到,唐代另一位著名大诗人白居易晚年曾在洛阳龙门西山(香山)与僧人如满等结香火社,自称香山居士,尝与胡杲、吉、郑据、刘真、卢真、张浑、狄兼谟、卢贞燕集,人们极为羡慕,绘为“九老图。”李白与白居易,一个在盛唐,一个在晚唐;一个风华正茂、狂放不羁,一个年老好佛、性情恬淡;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远离利禄,不肯屈身权贵。在此以前和以后,李白更是走遍天下名山大川,成为举世闻名的伟大诗人。

今日徂徕山,仍然是千万游客向往的游览胜地。

(原载《杞文化与新泰》,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