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一代名相史天泽的风骨
在线阅读 收藏

史天泽(公元1202~1275年),字润甫,金大兴路永清(今河北永清)人。蒙古太祖八年(公元1213年),木华黎率兵南下伐金,为避免乡里惨遭涂炭,其父史秉直率里中老幼数千口归附,受到木华黎的嘉奖。木华黎派史秉直驻扎在霸州(今河北霸州市),管理归附的汉人。后随军移居漠北,领降人如故。在攻占金北京(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大明城)后,被认命为尚书行六部事。太宗二年(公元1230年)告老南归,在真定安度晚年。而史秉直的兄弟子侄多被委以重任。后秉直长子天倪晋升为河北西路兵马都元帅行真定府事,三子天泽即随兄为帐前军总管。天泽身长八尺,善骑射,拳勇过人。当天倪被叛将武仙杀害后,天泽接替兄职为元帅,收复真定(府治在今河北正定)。接着又攻取相(今河南安阳市)、卫(今河南卫辉市)诸城。公元1229年,太宗即位,天泽被任命为真定、河间、东平、大名、济南五路万户。次年,又将重新占领卫州的武仙打得大败,将卫州夺回。公元1232年,太宗由白坡渡河,向河南进军,诏天泽略汴京(今河南开封市)以东诸城,遂招降太康(今河南太康)、柘县(今河南柘城)、瓦冈(今河南滑县东南瓦冈寨)、睢州(今河南睢县),追斩金将完颜庆山奴于阳邑(今河北武安市西阳邑镇)。公元1233年,金主率军包围新卫(即卫州,今河南卫辉市),天泽率轻骑赶到,大败金兵,金将完颜白撒率8万余人败走蒲城(即今河南长垣县治),又被天泽尾随其后,俘斩殆尽。金主以单舸东走归德(今河南商丘),天泽追至归德,与诸军会合。新卫达鲁花赤撒吉思不花欲薄城背水而营,天泽建言此非用兵之地,认为敌若来犯,将会进退失据。但史天泽的意见未被采纳,恰好此时天泽有事赴汴,待他回来时,撒吉思不花已全军覆没。金主迁蔡(今河南汝南县),不久天泽又参加了灭金的最后一战。公元1234年春正月,攻破蔡州,金主自缢死,天泽还真定。

金亡后,蒙古即移军伐宋。公元1235年,天泽从皇子曲出攻枣阳(今湖北枣阳)等地,皆奋勇先登。此后又率军攻复州(治所在湖北仙桃市西南沔城镇)、寿春(今安徽寿县),所向披靡。宪宗二年(公元1252年),天泽被任命为河南经略使,他很注意兴利除害,所以政无不举。八年(公元1258年),天泽从宪宗伐宋,由西北方向攻入四川。次年,天泽亲率舟师与宋将吕文德战于嘉陵江上,三战三捷,夺其战舰百余艘,追至重庆(今重庆市)而还。

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世祖忽必烈即位,首召天泽,问以治国安民之道。接着,又命往鄂渚(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西长江中)撤江上军。返还后,授河南等路宣抚使。是年秋,又兼江淮诸翼军马经略使。二年夏五月,拜中书右丞相。三年四月,破叛将李璮于济南。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加光禄大夫,右丞相如故。三年,皇太子燕王领中书省,兼判枢密院事,以天泽为辅国上将军、枢密副使。四年,复授光禄大夫,改中书左丞相。六年,帝以宋未附,议攻襄阳(今湖北襄阳市),诏天泽与驸马忽剌出前往经画。七年,以患病回燕(后称大都,即今北京)。八年,进开府仪同三司、平章军国重事。十年春,与平章阿术等攻拔樊城(在襄阳北),襄阳降。十一年,诏天泽与丞相伯颜总领大军,自襄阳水陆并进,大举南下。天泽至郢州(今湖北钟祥市)患病,还襄阳,然后回到真定。十二年二月七日薨,卒年七十四。元世祖闻讯,追赠太尉,谥忠武。后累赠太师,进封镇阳王。《元史》本传称:天泽“出入将相五十年,上不疑而下无怨,人以比于郭子仪、曹彬云”2140090。纵观史天泽一生,为人忠厚,为官清正。他的人品、官风,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