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共和国的早期现代化道路主要采取阿拉伯社会主义模式,执政党通过国有化、土地改革和进口替代战略,建立起国家对社会经济强有力干预。到20世纪70年代,阿拉伯社会主义指导下的现代化实验明显已经失败,许多国家在社会经济方面陷入严重困境,被迫带着内外的结构性缺陷开始自由化改革进程,来应对以全球化为特征的新一轮更猛烈的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但此种改革的实际效果与初衷大相径庭,其给中东阿拉伯国家带来的则是进一步的社会极化和断裂,也严重削弱了阿拉伯共和国政权的合法性和执政能力。
余建华: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院创新工程国际安全学科首席专家,上海社会科学院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世界史研究中心和中东研究中心主任,新华社咨询专家,兼任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中东学会、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和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常务理事,以及上海市世界史学会、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会长等职。
汪舒明: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博士、院创新工程国际安全学科团队成员。
罗爱玲: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文化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博士、院创新工程国际安全学科团队成员。
傅勇: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国际关系研究》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院创新工程国际安全学科团队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