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后,文艺生产被纳入单位组织之中,单位组织制度下的话剧生产也在民族国家建构中表现鲜明的本土意味。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作为社会主义话剧的主要生产单位,无论是其单位制度的不断变革,还是身份从作家到文艺工作者的转变,抑或剧目改编的意识形态化,其间均纵横交错地涉及所谓民间与官方、文艺与政治、自由与体制的冲突与联系,揭示了新中国文化政治实践的意识形态内涵、策略及其运作方式。
文化研究,文学地理学,丛刊研究,中国
郭云娇: 郭云娇,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