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中国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三大命题
在线阅读 收藏

时间:2012年7月19日

地点: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陈瑞球楼

主讲人:胡智锋

主持人:众所周知,民生新闻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体现人文关怀,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民生新闻在中国传媒领域中到底扮演着怎样角色?民生新闻的现状如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这些问题不仅关乎民生新闻自身发展,也关乎整个新闻改革和电视发展。今天我们很荣幸邀请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智锋先生和我们一起探讨民生新闻发展的三大命题。

胡智锋:新世纪以来,除电视剧以外,中国电视在两个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一个是在虚构的电视综艺领域,对引进的国外节目版权做本土化改造,推出《超级女声》《非诚勿扰》等选秀类节目;另一个是在非虚构领域的新闻领域,标志性成果是民生新闻在原创性、本土性的推进,这两个进步成为新世纪以来中国电视发展创新的两个里程碑。就民生新闻而言,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和发展将走向何处,成为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那么我就想针对这一个被普遍关注的问题,谈谈民生新闻的何去何从。主要交流三个问题:第一,从理论上如何理性探讨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角色和价值,它到底在中国社会和中国传媒领域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第二,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如何,存在着什么样的形式,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面临什么样的挑战;第三,民生新闻的发展应当秉承什么样的理念,遵循什么样的路径。

首先介绍相关背景,2011年我受民生新闻省级协作局的委托,做了一个关于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大调研,梳理出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第一部调研报告,也称作蓝皮书。从中,我们了解到全国省级台的民生新闻协作体成员台目前有28家,共创办代表性栏目50个,基本上都是各省创办较早、实力较强、影响较大、具有代表性的栏目,其中江苏省、浙江省、辽宁省、山东省、安徽省、河南省和湖北省的民生新闻类栏目数量和影响力都位居全国前列。从收益来讲,全国省级地面频道和城市频道的民生新闻栏目近年来的广告创收为四五十亿元,而全国电视广告收入从2005年以来基本维持在700亿元左右,因此民生新闻占到了百分之七八,在中国众多类型的节目中,其广告收入还是相当可观的。

问题一 怎么样去看待民生新闻的理论认知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明确三点:一是民生新闻从诞生之日到现在,其名称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是后来才有的;二是民生新闻的范围也是逐渐扩建和明确的;三是关于它的争议特别是负面方面,从来就没有断过,其中一个最突出的说法是民生新闻是主流媒体的一个鸡肋,即没有民生新闻,老百姓不满意,但有它又给主流媒体添堵,常被专业人士扣上“三俗”的帽子,如隐私过度暴露等。我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民生新闻从一开始就是自下而上的,而在中国,自上而下是容易得到呼应的,如何解决?这就需要民生新闻的从业者在实践中多摸索,但现状是民生新闻是一个不讨好、艰苦甚至有些风险的活,社会中包括主流媒体会对民生新闻从业者有一些偏见。因此,在理论认知上民生新闻比较缺少一个正面和主导的支撑。

经过十多年对民生新闻的观察,我发现民生新闻虽存在一些缺陷,但总体而言需要从理论认知上给它正面认定,于是通过研究我提出“两者两器”的说法:“两者”指它的角色,中国电视民生新闻是贯彻落实党和政府执政理念的模范“践行者”,同时也是推动中国电视新闻新一轮改革的“先行者”;“两器”指它的价值,是缓解转型期社会矛盾冲突的“平衡器”和促进地方电视媒体壮大发展的“助推器”。

首先,民生新闻是贯彻落实党和政府执政理念的模范“践行者”。近几年,政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构想,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但这些年来“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践行的?我们看到民生新闻以相当弱小甚至是不起眼的自下而上的步伐,满足整个中国社会特别是底层百姓的需要。老百姓最基本的诉求与呼唤、最原始的生活状态与情感经民生新闻传播到社会上,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可以让底层老百姓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关照。可以说,十几年的实践经验证明,民生新闻真正把眼光盯到社会的中下层,真正关注百姓的衣食住行,关注百姓的情感心理需求,让他们自由表达情绪,反映他们的真实愿望,这就体现了“以人为本”。所以,民生新闻的从业者不要因为零零碎碎地记录民生而感到不好意思,而应该感到自豪和骄傲。

其次,民生新闻是缓解转型期社会矛盾冲突的“平衡器”。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社会贫富差距在拉大,最严重的是社会阶层内部流动的步伐减缓甚至在屏蔽给机会悬殊和权利悬殊制造了很多空间,引发人们仇富、仇官的不平衡情绪,导致近期群体事件频发,成为转型期社会的最大冲突。民生新闻正好发挥“平衡器”的重要作用,往往能调节和化解社会不同阶层间的对立和冲突、百姓压抑的不良情绪、面临的实际困难、遭遇的不公平待遇,可以通过民生新闻及时得到释放和缓解,或者得到反映和呼吁,促进政府推动解决,最后得到实质性的支持和帮助。因此,这个“平衡器”的功能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贡献不言而喻。

再次,民生新闻是促进地方电视媒体发展的“助推器”。新媒体的崛起,使得部分地方电视媒体失去了八九十年代的竞争力,一时间很多节目已经不再被社会关注,导致部分地方媒体陷入关门的境地。在这个状态之下民生新闻应运而生,民生新闻的诞生和崛起,让地方电视媒体突然寻找到自己得以壮大的一大法宝,于是从省级到地级的电视媒体,完全是靠着民生新闻重新获得区域关注和人气,随之而来的是收视率和广告收入的提高。如果说省级以上的主流媒体是报道大事,那小媒体其实完全可以用接地气的方式来发展壮大自己,所以地方电视媒体重获新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民生新闻的助推。

最后,民生新闻是推动了中国电视新一轮新闻改革的“先行者”。追溯中国电视的新闻改革,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以后,快速出现了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三大标志,这就是《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东方时空》是在新闻广度上打开视野,让中国电视新闻找到可以多维度表达社会、捕捉信息、呈现内容的渠道;《焦点访谈》找到了怎样利用第四权力去进行舆论监督的方式和渠道;《新闻调查》找到了如何在社会复杂的纠葛中,进行深度调查,给予社会最有分量的回应。可以说《东方时空》代表了新闻改革的广度,掀开新闻改革的面貌;《焦点访谈》代表了一种力度,通过干预,拦下或捅出一些国家层面的大案要案;《新闻调查》代表了一种深度,在浮躁的社会氛围当中,给予重大问题有深度的思考和回应,所以这三大栏目对20世纪90年代的新闻改革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三大栏目之后,中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缩小版的《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但是进入21世纪,新闻改革遭遇屏障,到90年代末期就举步维艰,原因在于时政新闻需要政治体制改革的伴随,它不是靠新闻自身改革能解决的。那新闻改革的希望在哪里?于是回到民生新闻,由于它来自于草根,所以充满了活力,有源源不断的素材和内容。因此,中国的下一轮新闻改革应该把眼睛盯住民生新闻,只有它才有可能担当这种“先行者”的角色。

总而言之,在民生新闻的理论认知方面,我们要很清醒,要坚定,年轻的从业者不要为此而感到羞愧,或者觉得不自在,尽管它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动作,但这些年民生新闻的确为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践行,为缓解转型期社会矛盾冲突的平衡,为促进地方媒体发展,以及为推动中国电视新闻新一轮的改革,做出了突出而卓越的贡献。因此,理应为辛苦奔波在一线的电视民生新闻从业者予以鼓掌鼓励。

问题二 民生新闻的生存现状

民生新闻目前究竟面临什么样的问题、什么样的形势以及什么样的挑战?我想要简单地做一个表述,首先民生新闻在中国十年来在领潮,领中国电视内容生产的潮流。目前,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各种资本配置的多元化,还有经济元素的各种交叉,完全融为一体,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强化。同时政治民主化的潮流也成为一大趋势并且不可阻挡。因此,中国现在面临的是一个情况复杂的舆论环境,我们在其他国家眼里还是少数派的形象,这种国家形象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这种情况也给我们的电视内容生产和民生新闻带来一种压力或者说一种形势。在这种形势下,尤其在所谓的社会矛盾冲突的环节,民生新闻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代表官方说话,还是代表普通百姓说话,抑或是代表独立的媒体说话,如何在国际国内多种复杂形势下,找到自己准确的立足点,这是一个复杂问题。当然我们也会看到文化、市场等因素,比如说老一代在看电视,可是新生代是以网络和手机作为获得信息或交互信息的主要渠道,所以民生新闻该怎样调整它的模式诸如像推进三网融合的模式来适应今天年轻人的需要,怎样在新媒体的发展格局当中找到适合自己独特的生存空间?这的确是难题和挑战。

至于问题,的确存在。一是“低俗化”,比如,某某某是个禽兽父亲,跟女儿发生了一些不屑的事情;姑爷和丈母娘发生了恋情;某某某不小心如厕的时候忘了带手纸,让街上看到了他的什么玉体,这是部分民生新闻业务当中存在的窥私、低俗、猎奇的内容。二是“琐碎化”,我们又把它称为“三鸡”:鸡毛蒜皮,鸡零狗碎,鸡鸣狗盗,民生新闻很多都是房屋漏水了,小贩无良了,猫狗走失了,很容易造成“琐碎化”的倾向。三是“娱乐化”,把什么东西都娱乐化,即使在一个庄重的场合,比如说某某某院士去世了,报道的格调变成了这个院士有什么风花雪月的事;杨振宁到哪个地方去讲学,报道不聚焦在杨振宁讲课的内容上,而是会关注杨振宁身边的翁帆的穿着打扮等,陷入过度“娱乐化”的倾向。四是“同质化”,就是只要一家出了某个报道,全都模仿报道,带来大同小异。这些都是我们要特别小心的问题。

问题三 民生新闻的发展路径

民生新闻,从1999年崛起,2002年由《南京零距离》推到高峰,引发了民生新闻的第一次创业,也有人把“民生新闻省级协作体”的成立作为民生新闻的第二次创业。今天,民生新闻面临着第三次的创业,或者说复兴。以《南京零距离》来说,它其实已经经过了一级跳、二级跳和三级跳,从《南京零距离》到《零距离》,尽管其光头主持人孟非改做主持《非诚勿扰》,但它的内容、模式和核心的东西还在,影响依然存在。关于民生新闻的未来,我们应该给出什么样的建议和要求,也就是理念和方法?我个人提出“三个质”:回归民生本质,彰显主流气质,提升专业品质。

回归民生本质。首先要谈到对民生的解读和理解的问题,“民生新闻”的概念并不是开始就有的,这有一个小插曲,1999年,南到福建北到黑龙江分别有两档节目,实际上就是以民生新闻的方式去报道和播出的。2002年,当时的《南京零距离》的原创者希望我能帮他们的新节目把关,因为我从80年代以来一直做电视节目策划,所以很感兴趣,另外当时中央国家广播总局主管宣传的部长希望能帮他找一个搞活广播电视宣传的案例,于是我就到了南京专门去看了这档节目,看完之后我就非常感慨,我说这是中国新闻改革多年我们所期望做到的样子,但是这叫什么呢?考虑到南京是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推广地,很自然地就往“三民”这方面去靠,大家觉得这些内容和老百姓的民生是特别接近的,所以我们最后就给它起了“民生新闻”的名字。民生新闻的名字一定,我就组织了全国的一个专家会,然后就在《现代传播》上刊发了一组关于《南京零距离》个案的研究,之后又在南京开了发布会,就此民生新闻在全国范围内快速蔓延。所以我们首先要回到本源,民生新闻在起步和高峰的时候其实是严肃的,是真正关注民生的,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是真正承担社会公信力的,只是后来由于数量的不断膨胀,它的舆论环境在发生着压缩,慢慢出了一些问题,所以说要回归民生本质,也就是回到最开始的地方,找回我们当初做民生新闻的激情和责任感。回归民生本质具体来说,在内容上,意味着民生新闻需要更多关注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基本诉求的内容;在姿态上,要由前一阵的过于低端向高端迈进,杜绝低俗化、琐碎化、同质化、娱乐化等倾向;在题材上,建议从小民生向大民生方向发展,小民生在过去就是说百姓生活中小事情,大民生叫国计民生,也就是关乎国家也关乎个体的问题,包括教育、医疗、住房等这类大民生问题;在内涵上,要从过去的一般性民生新闻,到现在的尽可能朝着欧美比较倡导的公共新闻方向迈进;在功能上,应该考虑从给老百姓提供一个宣泄的表达场所,转向以引领为主,不仅能让老百姓发泄,还能想办法给予引领,这就是我们回归民生本质的本意所在。

彰显主流气质。应在民生新闻的制作和播出中更多坚持主流价值。之前我刚刚参加了《中国梦想秀》和《中国好声音》的一个高端论坛,在论坛上我就特别强调,包括综艺选秀在内的电视节目目前的突出问题是我们的主流媒体主流价值不凸显,反而有主流媒体的小报化倾向。后果是身段太低得不到人们的尊敬,这给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要求民生新闻在价值取向上更彰显主流气质,坚持传播人类普世价值,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包括传播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和谐观、科学观、正义观、法制观,以及宣传倡导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也就是所谓围绕真善美传播正向的内容,而不是一些边角料、地下的内容,这就是彰显主流气质。

提升专业品质。这是专业领域里业务层面非常具体的要求,共有六点:第一点是拓展报告领域。这些年来我个人在电视的核心主张方面坚持中国电视要走本土化道路,而不是简单地克隆模仿他国的道路。国情不一样,体制机制不一样,同样是一个冷媒介做出的电视,其内容和功能是由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制作者来提供的,所以媒介是中性的,但它的功能和内容是完全可以自由调配的。事实证明,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会把电视剧作为电视传播的主要内容,但在中国百分之六七十的内容是电视剧,这是由于中国人口过度密集,数量过于众多,以及我们娱乐文化生活过于单调和昂贵造成的。电视剧承担的功能远远超出你的想象,比如它有历史文化传承、娱乐、休闲、社交的功能,当然也有励志和情感宣泄的功能等。电视剧在中国不仅主要,而且是电视媒体收益的最大内容所在,这就是中国的本土化道路跟别国不同的地方,也没法相同。如果把古装剧取消了,将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中国的历史就没人去传承了。比如《百家讲坛》为什么偏偏在2006年、2007年间突然火爆,之前不行,之后也不行,因为这是一个很特殊的时间。叱咤在《百家讲坛》的于丹,她的价值我是必须承认的,她至少做到了最基础的文化普及,如果把于丹推前一年或者滞后一年,她可能绝不会达到今天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其实,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那段时间很多古装戏说历史过分了,于是中宣部到国家广电总局要求禁止所有媒体在黄金时间播出古装戏。但中国毕竟是一个几千年的封建大国,老百姓还是习惯性用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后宫争斗等去满足和填充自己的精神空间,突然电视剧没了,老百姓就开始通过寻找古装戏搜索到了《百家讲坛》,尽管不是电视剧,但是可作为替代品,正好在那个时段播出,于是《百家讲坛》就火了,等到后来古装剧又恢复起来,《百家讲坛》的关注度就下降了。这个事例说明首先我们要强调本土化生产,中国电视和世界各国都不一样,它有独特的国情和功能,当然就会有独特的内容需求,但是从民生新闻来讲,又不能简单把它只压缩在一个所谓本义的概念内,它的本义应该是世界视角下的本义,也就是说在空间和内容的领域完全可以适当拓宽,就像《南京零距离》,它现在从南京已经变成了一个全国的零距离,实际上就是一个报道的拓宽。

第二点是细化功能诉求。全国几百档民生新闻栏目,怎么样能够做得更深做得更好,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深化和提升它的服务功能。例如,大概从2006年以后,民生新闻出现一个“帮”字。从山东一个《生活帮》衍生到全国,出了几十档栏目,都以“帮”为名义,这种所谓的“帮”是深入性的。原来只是我坐在那,你有什么要求你报过来我给你播出,我不管你后面怎么去解决,现在是主动深入到民间,主动去探讨、去寻找、去发现老百姓的困惑和困难,首先要设置公共的服务平台或投诉平台,然后派人去先做预调查或者预采访,最后开始正式的拍摄,这应该说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个深化服务功能的方式。二是强化情感功能。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虽然看起来哭哭闹闹的事情比较多,但是真正对百姓情感慰藉的节目还是不足的,所以这一方面还是需要再去强化和深化。

第三点是强化议程设置。今天的民生新闻有一个突出的问题,由于专业水准有限,我们的很多民生新闻从业者,比较习惯“大”而“全”,面面俱到地把一个事情稀里糊涂地堆成一条新闻,而不习惯把它拆分缕析地进行拆装组合。而所谓议程设置,一是指内容的排布:什么东西是重要的,需要特别突出强调的,而什么东西是次要的,可以一笔带过,这个一直是掌握在媒体人手里的;二是指形式的排布:形式的排布也非常关键,我个人特别推崇头条概念,即民生新闻的节奏感。现在很多栏目,半小时的节目有十五条新闻,平均两分钟一条,面面俱到的结果是没有给观众留下任何印象,而真正好的民生新闻的设计应该善于组合善于拆装,想办法把当天最重大的新闻强调出来,通过拆解,把大而全拆解成多视角的几条新闻,再把它们拆解成单一的小新闻,再组合成一个头条,这种拆装组合是我非常欣赏的形式设置。假若你设置一个新闻组合,今天有8条新闻,总共20分钟,其中头条就占到了8分钟的份额,但是头条的8分钟由八个角度组成,也就是拆解成很独特、很清晰、很深入的角度,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议程设置或者整个新闻的节奏感,通过内容和形式的强化排布,形成一种参差有序的结构,这是议程设置该做的事情。

第四点是强化观点评论。今天我们正步入信息发达的社会,手机随时跟踪正在发生的事件,可以说全民记者的时代也快要到来,在这种情况下,独家的新闻资源越来越难找,但对于同样为新闻的独家评论却日显重要。我们可以看到,凤凰卫视在新闻资源上绝不比内地的内容更有优势,但是凤凰卫视凭什么能够赢得舆论阵地?其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评论,凤凰卫视有很多优秀的评论员,比如阮次山,阮先生是个非常可爱的老头,说话慢悠悠,而且口齿不太利落,有的时候结巴,但在他磨磨蹭蹭的表达中,你会觉得他挺有意思的,时不时会爆出闪光点,极具思想性和独特性。中国目前缺少的正是这样一支评论员队伍。

第五点是创新报道的样态。关于报道样态不用细说,它有各种各样的报道方式,尤其是和新媒体嫁接之后,我们看到网络和电视的结合,出现了所谓“网络评论员”的概念。比如,在浙江卫视的《新闻深一度》、《新闻深呼吸》这类节目就是将手机网络电视联合起来的典范。我做过一期《新闻深一度》的嘉宾访谈,访谈时,我对面有一个荧光屏,四个设定网络评论员通过家里的摄像头将言论直接反馈到荧光屏上,主持人就面对着屏幕,借助网络将大家的交流直播出去了。随着技术越来越发达,像连线电话、卫星传输、小型直播车等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连线,进行多维度的沟通,可以说技术的发展使得报道样态日渐丰富。

第六点是整合内容资源。今天的民生新闻一方面很弱势,另一方面又很有空间。由于体制改革的原因,某些地县电视台表现夸张,比如某县电视台就遭到一个老红军的投诉,说这家电视台被当地最大的药材老板给买下了,电视台把本台开播的按钮就搁到老板家里,老板随时控制全县电视的开播,播新闻联播的时候,无论是总书记出访国外还是领导讲话,电视荧幕上都是药材广告,甚至把字幕打错位置,实在是不可忍。后来经查,药材公司果然花37万元把电视台买了。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靠一家地方媒体发展太局限了,要生存,要发展,就应该考虑突破地域局限,通过县级之间、地级之间、省级之间、跨区域的合作和联合,相互进行内容整合和内容交换。省级台民生新闻的28家协作体,应该说在推动中国民生新闻的内容整合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任何一家协作体都播放着其他27家当天的素材,因为它不上星,不存在在天上打架的问题,而且大家可以互相借助,随时随地将这种素材截取和融入到自己节目中。我想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机会,这种资源的整合,包括联合采访、联合报道、联合组织大型活动,很有可能为我们未来民生新闻的发展做出更突出的贡献。当然这个工作现在还在进行中,民生新闻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压力,可以说它和整个中国电视一样,面临着来自技术、政策、新媒体的各种各样的压力,但是我们要意识到这支队伍非常宝贵,也在这十几年中取得了非常重要的经验,我们也相信民生新闻在未来的时间和岁月当中,可以给百姓、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更正向的、积极的、有意义的内容。

嘉宾:您好!我有两个问题:第一,您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内容为王》,在民生新闻内容同质化的今天,请问内容是否依然为王,还是说形式也可以为王;第二,您刚才特别提到要注重走本土化道路,现在的《中国梦想秀》和《中国好声音》等娱乐综艺节目都是从国外请团队来量身打造的,因此,怎样才能使中国的综艺节目走出自己的本土化道路,而不是刻意地模仿西方?

胡智锋:关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我们经过历史的反复检验,最终还是要确定内容为王。但是这个内容不是一个死板的内容,所有好的内容一定是和特定的形式相关联,没有绝对脱离形式的内容,当然也不可能有绝对脱离内容的形式。当形式过分大于内容时会出现负面效果,像孔老先生所言的“质胜于文则野”。例如某台报天气预报,开始穿正装报道,后来穿暴露服装,最后甚至穿泳衣来报道,这种所谓的形式创新绝对和内容是没有关系的。什么意思呢?不是说形式创新不重要,而是不管怎么去形式变革,如果只是为形式而形式,脱离内容的形式创新,这一定是短命的,永远不可能走太久。

关于综艺节目的本土化的内容,这的确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但我可以非常高兴地告诉你,《中国梦想秀》《中国好声音》的新版已经被英国BBC回购。有点像日本,它把欧美的技术设计经过改造处理就变成日本独特的东西,尽管这种原创不是很充分,但是不能否认日本本土的创作。《中国梦想秀》来自于BBC原版,但现在又开始被BBC花重金回购它的《中国梦想秀》的版本,意味着中国的电视综艺之路,经过十几年反反复复的沉淀,现在终于开始有自己的本土原创性。当然主要是在技术指标和制作水准上,达到了国际水准,当然这只是个别的,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再经过10年20年的积累,我相信中国电视综艺本土化原创将很快会来临。

嘉宾:您好!我想请问胡老师中国军事类的节目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胡智锋:这个问题比较敏感和重要。老实讲,军事领域包罗万象,既有面向大众的,也有面向军事专业的,也有面向精英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们需要像军事战略、军事讲堂这种专业性的节目,它可能不太适合面向大众,因为它涉及国家的军事机密,或者高端的节目,可能它更适合小范围的受众,但是这些内容又特别的需要。同时我们需要面向大众,军事普及类、军事娱乐类的节目,比如以轻松、愉快、亲和的方式介绍军营生活,或者让老百姓登登战舰,让百姓有潜水的体验,就是比较大众化的。现在的问题是,目前中国的官方军事频道只有第七套,还是和农业混在一起,原来有少儿,少儿独立以后,就剩了农业和军事,我理解每个内容都应该建立独立频道,但是现在如果它不能够建立独立频道,以后的发展是很困难的。我倒寄希望于某些小众的军事方面的专业媒体,比如《爱好者俱乐部》,能够突破军事体制的干预,对此类军事和准军事的内容做大众化的包装。总而言之,军事节目的发展空间,涉及政策性问题、平台问题和媒体的视野性问题。

嘉宾:胡老师您好!我现在在《重庆日报》实习,负责写民生新闻。我一直有这样的困惑,当我想为解决某些民生事件做进一步报道时,老记者就会劝解我们只需要负责报道,至于事情的解决,就顺其自然。在老记者眼里,我们充满激情,但长久以后也会持有和他们一样的看法。所以我们在做民生新闻的时候,该如何去把握这个度?

胡智锋:这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问题,最起码有两个层面要考虑,第一个层面表达了新闻受教育者、从业者和民众的关系,一种是参与建构式的,一种是理性旁观式的;第二层面反映了媒体和社会监控的关系,这非常有意思,既有积极争取的角色,又有被动、顺从的角色,这两种角色就像你讲到的新老两代人,他们一定会有不同感觉。一般情况下,新记者由于对情况了解不多,所以会比较自然地成为积极的角色,打破砂锅问到底,同时也会积极干预政府和社会,试图影响政府决策,促进社会进步。但是我觉得理想和现实的确会经常有矛盾,老记者对你的劝解,很可能是他总结无数次教训后所积累的经验,当然你的这种热情是难能可贵的,如果没有热情,那社会将无法进步,但这种热情如何在适度的范围内得到保护,除了我们新闻法律的建立以外,我觉得就是经验的积累。

关于这个度的实现,以《焦点访谈》为例说明。1994~1998年是《焦点访谈》最成熟的时候,他的负责人跟我讲,《焦点访谈》刚开始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牺牲了很多知名的记者、杰出的播音员甚至领导。这个节目后来成熟了在于能够把握好度,这个度有三条标准,一是领导重视,如果领导不重视不当回事,只是你上赶着着急,就容易出麻烦,这时应请教老记者;二是群众关心,指的是报道的内容是老百姓关心的,能够与老百姓产生共鸣;三是社会普遍存在,即选题不是个案,而是要大量、普遍地存在。如果三条标准都符合,这个选题就可以继续了。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