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为什么要复制银行:自由银行业思想的回归?
在线阅读 收藏

金融史表明,银行的最基本功能就是可以提供货币。人们缺货币时最直接的想法是找银行。影子银行体系的基本功能就是复制银行——以银行之外的组织形式发挥期限转换和流动性转换功能。复制银行的关键在于非银行金融机构可以发行高信用、高流动性短期债务,其本质就是货币。但是,其载体或形式不是存款,而是各种债务凭证如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回购协议。在过去几十年中,非银行金融机构事实上已经与商业银行形成了隐性化的竞争局面,短期债务凭证市场呈现自由竞争状态。这一隐性的不监管现象与历史上显性的自由银行体制如出一辙。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自由银行业的思想从未消失过,它以不同的形式在历史上有过反复回归,影子银行体系只是其中一例?

但是,从自由银行时期至今,商业银行一般都有严格的进入限制。这是自由银行制度消亡的历史凭证。特许权对于银行业非常重要,特许权与稀缺、垄断、政治意愿等有内在联系,可以保证有限数量下的垄断利润。在此背景下,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什么要复制银行、为什么能复制银行?通过梳理自由银行时期前后英国和美国的银行特许权演变历史发现,复制银行动力包括商业银行特许权内在价值演变因素,也包括金融监管演变的外在因素。一方面,商业银行的特许权内涵在不断扩大,由最初的发钞特许权演变为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发行短期债务等普通业务特许权,与此同时,特许权价值随着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和商业银行自身活动表外化等因素则不断降低。另一方面,美国的金融监管制度呈现整体放松趋势,尤其是约束影子银行体系的两方面法律——货币市场的证券发行法律和信贷资产投资主体资格约束的法律都得以放松。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均源于一种思想——自由银行思想的反复回归,最终促成现代影子银行体系得以复制银行功能并存在。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