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当代文学批评的文化观问题
在线阅读 收藏

从我国文学变革转型的背景来看,学界普遍认为,新时期以来我国文学和文学研究发生了两次大的转向:一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文学实践由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向现代性文学形态转向,与此相关联,文学批评也开始从“外部研究”转向“内部研究”,或者说是由社会历史批评转向审美化的文学批评;二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学不断走向泛化,走向边缘化、大众化、世俗化,文学批评也再次由内向外突围转向,即由审美化的文学批评走向文化批评。

这种文化批评(或文化研究)转向,在西方社会早已发生,其原因也许在于,在当今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传统的经典文学研究事实上正在受到大众文化甚至消费文化的挑战,这使得文学市场变得日益萎缩。而文化研究的特色是从理论阐释和分析批判的视角来研究当代大众文化及其产品通俗文学。应当承认,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研究越来越远离经典文学及其伟大的传统,它容纳了种族研究、性别研究、区域研究、传媒研究等,当前在英语学术界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研究完全被诸如种族、性别、大众传媒、大众文化以及消费文化等非文学现象所主宰,它对文学研究实行挤压和排斥的策略,并且本身越来越远离文学研究,在北美,比较文学几乎沦落到被文化研究吞没的边缘。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缩小比较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之间的鸿沟的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把文学研究置于一个广阔的文化研究的语境之下。759070基于这种看法,有学者认为,在我国当今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中,也应当借鉴西方的文化研究思路与方法,“有必要弘扬一种新的文化批评”。759071

我国的文化批评(或文化研究)转向,一方面当然受西方文化研究转向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根源于我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所带来的文化转型。实际上,在当今时代的后现代文化语境中,文学发展已进入“后文学”时代,文学本身已经走向泛化、大众化和世俗化,文学和文化都具有某些后现代性特征,它已成为人们的现实生活方式,而不像过去那样仅仅是超越性精神生活方式。既然如此,就有必要从文化转型的意义上去研究它,这就必然形成文化研究或文化批评。

从近年来我国文学批评向文化批评转向的总体趋向来看,一方面是在批评观念与方法上,不仅把文学当作纯粹的审美对象,而是当作文化现象来看待,把文学放到更广阔的文化视野中来观照评判,努力克服原来审美批评的狭隘视界,扩大了文学批评的文化视野;另一方面则是在价值观念上,不是像以往的文学批评那样更多关注文学的审美特性及其意义,而是在更宽泛的意义上关注和阐释其文化特性及其价值。因此,在当代文化批评中,就必然关涉文化价值立场与价值观的问题。从前一个方面来说,把文化批评或文化研究的方法与视野引入文学批评,拓宽文学批评的视野和丰富文学批评的方法,这无疑是积极有益的;但从后一个方面来说,当代文化批评往往更偏向于“后现代性”的价值取向,又无不使人担忧其应有的文学精神品格的丧失。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文化诗学”在给文学批评带来崭新天地的同时也存在若干不足,其适用范围有限,不能充当所有文学的有效阐释手段,如果生搬硬套就会造成不具创新性的误读,造成“过度阐释”。此外,文化诗学有时也会掩盖对作品文学价值的发现,文学之为文学必然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独特性,文化批评虽然会重新发现一些过去被忽视了的文学作品的价值,但并不能涵盖文学的全部特性。由此,“文化诗学”“文化批评”无法成为文学批评的唯一方向,更无法取代狭义的文学批评,我们必须建立一种不拘一格的开放的理论研究框架,强调理论原创性,以促成新的批评或美学范畴的生成。759072

总的来看,不管我们对文化批评如何理解和看待,它都实际上已成为当代文学批评变革发展的一种新的趋向,对这种文化批评形态及其所关涉的文学与文化现象,对其中所反映出来的价值立场与价值观念等方面的问题,仍有必要加以系统深入的探讨。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