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关于当前中国城市民族关系的几点思考
在线阅读 收藏

在中央实行改革开放政策30年后,我国城乡所有制结构、社会分层结构和社会流动机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管理体制、民众思想观念也正处在一个深刻变革的转型过程中。中国在城乡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对外贸易等领域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一系列成绩,都是在党中央改革开放路线的指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长期艰苦奋斗取得的。目前我国的体制改革仍在不断深化,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必须关注的社会问题,因此在我们研究21世纪中国城市民族关系、思考城市民族工作时,需要从这样一个宏观的社会转型的大背景出发,努力对中国民族关系的基本格局、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同时需要像思考其他领域的工作(如产业转型、金融管理、劳动力转移、分配差距、倡廉反腐、外交斗争等)那样,面对各种新现象和新问题,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及脚踏实地的科学实证精神,努力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创新性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在所有制结构转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各地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跨地区的人口流动已成为普遍的人口现象,约1亿2000万的农民工队伍成为各地城市经济活动和社会运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83603521世纪初国家制定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的在开发项目、资金、物资和人员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西部地区商品经济得以迅速发展,推动了西部地区原国有经济的体制改革更进一步和西部地区劳动力就业的市场化。与此同时,西部地区农村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劳动力也逐步离开农业,进入附近城镇,汇入全国的“农民工”大潮之中,其中部分西部少数民族人口也在这一潮流中来到东部和中部城镇。这些变化推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迈上一个新台阶,也使发生在各地区、各层面的民族交往无论在规模还是在深度上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

这样一个新局面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发展态势的必然结果。中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全面进入国际原料、能源、商品、金融、旅游市场,中国在对外开放初期,主要是东南沿海面向港台地区、欧美实行开放,现在已经发展到了我国的东南地区面向欧美和东南亚、东北面向韩日和俄罗斯、西北面向中亚和中东、西南面向缅泰和南亚的全面开放的全新局面。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使我国今后的发展与世界其他各国的发展密不可分,也使中国边疆各少数民族位于国家对外开放和深化改革的第一线,使中国城市民族关系呈现许多新态势。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