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外出务工对内蒙古民族混居农村的影响——来自内蒙古翁牛特旗农村的调查
在线阅读 收藏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农村全面推行生产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以来,广大农村牧区的社会与经济发生深刻变化。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使每户农民都有了长期享有使用权的耕地,可自由安排劳动时间和进行自主经营。随后城镇体制改革使政府放松对人口流动和就业的限制,改变了城镇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和就业体制,这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提供了新的机会。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农民工”成为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特有现象和学者媒体研究讨论的热点话题。

1989年全国外出务工人员达到3000万人,2004年达到1.2亿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3.8%,如果加上在本地乡镇、县城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我国农民工总数大约为2亿人。836154如此规模的跨城乡劳动力大转移,必然将彻底改变中国城市和农村的面貌,加速推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改变中国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推动中国原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近年来,对进城农民工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学科的重点选题,目前发表的有关农民工的研究成果有不少是政府数据分析和宏观趋势展望,836155实地调查研究绝大多数是在农民工就业的城镇进行的,用人口学的专用术语讲,就是在流动人口的“迁入地”开展的。相比之下,在“迁出地”开展的实地研究比较少,这方面的调查活动亟待加强,以帮助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来全面和系统地认识当前中国的“农民工”大潮及其给我国农村社会带来的影响。

本文是对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一个半农半牧、蒙汉混居地区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完成的。自1985年以来,笔者在这一地区先后进行了多次不同专题的社会调查,涉及的专题包括人口迁移、族际通婚、居住格局、进镇迁移、镇政府组织等,836156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社会组织、经济结构、族际交往、农民生活等都比较熟悉,这些调查活动都得到当地基层政府的大力支持。2005年当我们考虑对农村经济和人口流动进行一次问卷调查时,又把这一地区选做调查地点。这次调查问卷的内容涉及面很宽,但本文将集中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借助于这个典型半农半牧区的调查资料,使我们对北方农村外出务工现象有些具体和量化的认识和分析。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