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潜在挑战
在线阅读 收藏

导读

2013年7月10日,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华盛顿举行。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亚太事务研究员蒂姆·萨默斯认为,这次会议为两国加深沟通提供了良机,斯诺登事件不会对中美两国关系造成太大影响。不过,要解决中美之间矛盾,光靠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是不够的。

2013年7月10~11日,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华盛顿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和国务委员杨洁篪同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特别代表、国务卿克里和财政部部长雅各布·卢共同主持对话。双方围绕落实两国元首安纳伯格庄园会晤共识、推进中美两国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坦诚、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重要积极成果。

本次对话会举行的时间定于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加州非正式首脑会议后的一个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本次会议为两国领导人加深沟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并且使两国可以就一系列议程上的双边和全球问题进行详细的讨论。会谈中双方都一直热衷于探索如何使两国已有的期望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此外,会谈的主要意义在于,在习近平主席刚上任的几个月以及奥巴马总统的第二个任期开始的几个月里,双方开展深入对话变得更有可能。

在2013年6月峰会之前,美国在中国的“网络间谍”问题上大做文章,甚至令外界认为此事要成为峰会的主要议程。两国元首同意将此事纳入工作层面继续讨论。不过,当斯诺登事件出现后,网络间谍问题就被抛在一边了。斯诺登事件不仅使美国失去了指责中国搞网络间谍的动力,而且使美国失去了道德制高点。结果在对话会中,网络安全问题不会成为对话的主要议题,即使美国仍想把此事纳入议程。

这样一来,中美之间在其他一些问题上的僵局可能会被打破。朝鲜问题就是其一。中国政府近几个月来在对朝外交上显得十分低调。至少根据中国媒体的报道来看,中国仍然坚持要求各国重开六方会谈,并为此做出各种努力。虽然最近访问北京的朝鲜使节曾暗示,平壤可能会缓和先前的强硬姿态,但本次对话会不会出台新的政策立场。虽然汪洋副总理是中国领导层中具创新思想的成员之一,但中国的外交部署表明,汪洋不可能脱离习近平主席确立的外交立场。

至于一些全球性的问题,美国既不可能将中国看作合作伙伴,也不会指望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以及贸易政策上能为美国提供各种支持以帮助其实现目标。同样,中国也不希望签署“G2”协议,并且不想与美国共同管理全球性事务。中国的官方立场是,世界正朝着多极化发展,中国要促进世界的多极化发展趋势,中国致力于发展与俄罗斯的关系正好体现了这一思想。

在东亚问题上,两国间政策仍然存在着许多差异。在过去的几年,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美国和中国在该区域中的各种做法差异已经导致两国间产生了一系列的摩擦。例如,前者的“再平衡”政策与后者的“专横”(assertive)政策之间就产生过极大的冲突,要解决这些问题和摩擦,中美间就需要定期开展对话。而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则是这些对话中的一部分。但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不能过于指望该对话能为两国交流带来巨大的改善,至少在短期内要取得长足的进展仍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本文原题名为“US-China Talks and the Underlying Challenges”。本文作者Tim Summers是亚太问题研究员,致力于中国的政治、外交和区域政策研究。本文于2013年7月刊于CHATHAM HOUSE网站。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