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迈向21世纪的中俄关系
在线阅读 收藏

在一般的会议议程中,关于中俄关系的阐述相当谨慎,在“可信赖的伙伴关系”阐述之后,往往接着是一个问号。然而,在我们看来,这种伙伴关系的性质和前景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中俄之间伙伴和战略协作关系是由这两个大国的战略利益的客观一致性或相似性所决定的。在长达几个世纪的两国关系中,双方已经积累了多层面合作、相互影响和共存的宝贵经验。以此为基础,两国逐渐对它们历史命运的共同点有了一个深刻的理解,对于建设性合作和共同发展任务优先考虑,并且在它们各自的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经历。这种经历的重要性在20世纪下半叶尤为增大。六七十年代20年的疏远和对抗,给了两国以很多的教训。这些教训表明,从意识形态上夸大各种片面的分歧和无足轻重的差异对于两个大国的根本利益是多么有害。然而,在随后的年代中,从相互宣布关系正常化到睦邻友好合作,从可信赖的伙伴关系到面向21世纪的战略合作,两国政治关系的这种成功发展证明,双方都从六七十年代的戏剧性经验中正确吸取了教训并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其次,在可预见的将来或在目前国际关系进程中,都不存在任何客观或非常主观的前提条件。因为这些前提条件可能会威胁到中俄两国之间战略协作和伙伴关系的进一步的重要的发展。因而,两国都非常关心有利的国际环境,同时也关心最大限度地发挥双方的互补性潜力。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共同发展以及巩固和改善两国的睦邻合作及战略性伙伴关系。第三,外来的政治气候是促使中俄两国相互影响的因素。它促使两国准确地在战略环境中看到它们的伙伴关系。西方的某些集团,特别是美国领导下的北约,根据继续推行压力政策以及北约不仅在欧洲大西洋地区,而且在世界其他地区占绝对统治的企图,已经提出了自己的国际安全准则。美国的防卫集团及其在亚洲的盟友,特别是日本,也正在解释这些说法,把这一准则应用于既定盟友所在地区。同时,有些国家正在采取单方面行动,企图破坏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及调整裁军过程、禁止核武器及其试验、禁止反弹道导弹(ABM)试验等等国际条约的权威性。另一个证据是美国参议院不愿意批准禁止核试验的国际条约以及美国当局企图在全球建立反弹道导弹(ABM)系统及在东亚建立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俄罗斯方面,可能还有中国方面不能不对这个事实感到焦虑:西方的某些集团煽动对中俄这两个大国的仇恨气氛并且试图散布有关“对文明世界的共同威胁”这样的无稽之谈。同时,很显然,有人在全球范围构筑对这两个国家增大压力和遏制的工事。正如南斯拉夫的经历以及挑衅性轰炸贝尔格莱德中国大使馆所表明的那样,这些措施不仅只局限于显示力量,而且有时候会采取一种直接的军事压力的形式。鉴于以上理由,俄罗斯在关心自己的安全和尊严的同时,不能不为其外交政策作出相应的结论。然而,应当强调指出的是,中俄战略协作和亲密伙伴关系并不意味着形成任何机构性的集团或联盟。俄罗斯(及中国)表达它们对军事压力和霸权政策的反对态度,但并不希望把与西方伙伴的政治讨论和对话转变为对抗的水平。我们倾向于通过谈判来就以下问题达成对各方均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如安全、军控、核不扩散、禁止核试验,以及单方面开发损害大国之间安全平衡的各种各样的反弹道导弹(ABM)系统。

至于金融、经济和资源方面的合作,我们的西方伙伴的明显趋势是利用一切手段来加强各种经济和金融制裁以及利用直接压力的方法。这反倒促使俄罗斯努力使经济和金融合作的渠道多样化。这也是中俄两国试图在金融和经济领域寻找互相接受和互惠合作形式的原因之一。

因而很明显,中俄两国之间亲密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仅对于它们之间的双边关系非常重要,而且具有全球性地缘政治意义。关于后一点,这种伙伴关系的基础是两个大国对符合国际社会所有成员利益的国际社会发展方式和新的国际秩序形成方式的共同理解。在我们看来,新的世界秩序在国际关系和经济合作全球化的背景下正在形成。它应当符合所有国家改善生活和生存的利益,以及有利于各种文明的建设性共存和环境安全。这种理解导致有必要考虑多极世界的形成这个客观趋势。这些条件似乎为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人道化提供了新的机会。这种完全符合逻辑的态度与某些国家集团所表现出来的支配世界及超级大国霸权的自私欲望完全相反。

在历史作用方面,中俄两国的战略关系是解决时代任务的重要因素。这个时代任务的核心就是和平、安全与发展,以及具有不同种族、文化和宗教的整个人类生存的尊严。毋庸置疑,中俄两国的这种关系将最终会转变为一种广泛的世界各国的反霸权运动。这种运动又会抵消各种存有冷战心理、继续实施集团和军事政策的全球性力量。因而,各种必要的先决条件的出现将会有助于国际社会克服工业文明的总危机并且为目前的全球性问题找到根本解决办法。这些解决办法将会征得整个全球社会的同意并且符合其利益,而不是仅仅征得目前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占优势的一方的同意,仅仅符合这一方的利益。在这一点上,需要提一下近来出现的一种观点,即俄、中、印三国形成一个战略三角,作为稳定欧亚局势和巩固世界和平的工具。到目前为止,这个观点的考虑程度以及观点的具体实现形式还限于所有三方能接受的范围。然而只要西方在世界上特别是在欧亚大陆加强它的“文明化”活动,那么这种想法就是及时的、可行的并且必然会实现的。因为西方的这种活动是以使用各种暴力手段为基础,并且侵犯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人权和主权。发展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在于两国在相互接触、交流和多层面合作中的真正潜力和需要。到目前为止,这种巨大的和多样化的内涵已经程度不同地广泛地运用于政治、外交和国际领域,以及运用于两国为巩固安全的国防及合作领域。在形成睦邻友好和信任的氛围中,同样的趋势也在深刻地发展。这种对内涵的广泛运用本身就有力地证明:中俄两国关系现在不存在任何重大和悬而未决的问题。

在形成一个新的多极化世界的过程中,中俄的理解与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除了公开努力实现一个公正的国际秩序,两国还通过两国关系的实践来表明这种合作的效率。在中俄的推动下有关各方签定了大量的协议。这些协议的内容包括在边界地区采取军事信任措施、在边界两侧削减军队,以及在边界地区与邻国开展各种各样的多边合作。由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已经加入了这个俱乐部,所以一种模型已经建立起来。它有助于在安全领域建立信任、有助于解决诸如边界这样棘手的问题。我们认为,“上海五国”的经验对于解决亚洲最困难的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亚洲,大约有40个国家仍然有待解决复杂的领土和边界问题。中俄战略协作的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是对建立新的国际秩序的态度上。在叶利钦总统与江泽民主席所签订的《联合公报》中,两国都使用了“地缘政治”和与文明有关的术语来考虑新的多极化国际秩序。正如在声明中所强调的那样,未来的多极世界必须成为各种文明的合作、互动和相互影响的世界,而不应当看做为文明的多样性降低为一种文化和价值观体系占统治的世界。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两国一直没有积极发挥在贸易和经济关系领域的发展潜力。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俄罗斯和中国未能在2000年把贸易量增加到目标中的200亿美元。所签定的一些贸易和经济协议也没有付诸实施。然而,莫斯科和北京都完全明白经济合作对于进一步推动两国之间战略伙伴关系的大局所具有的重要性。因此,两国正在加倍努力以克服经济合作领域的实际停滞并把经济合作推向与两国政治关系相同的水平。阻碍中俄经济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一些难点是下列这些客观因素:第一,众所周知的俄罗斯经济混乱;俄罗斯几乎所有行业的生产都大幅下降;计划经济机制被破坏而调节国内经济和对外经济的市场机制仍不成熟。第二,俄罗斯开始恢复与中国的经济关系时,中国正在把它的主要对外经济潜力用在其他方向上(大多是西方)。第三,中俄经济关系虽然已经处于不利的环境,但是仍然受到1997年东亚严重的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除了第三个因素,其余因素的作用将是持续的。因此,两国必须积极寻找多层面的发展经济合作的新途径。这是一件符合战略时机的事情。寻找已经开始,而且希望有实质性结果。从共同实施的一些大项目中我们看到了美好的前景。这些项目包括:能源与核能,和平开发外层空间及把空间研究用于人类利益,建设天然气和石油管道,以及从东西伯利亚至中国的能源运输。这些项目的实现将巩固战略合作的经济支柱,并且为发展两国广阔的相邻地区增添了强大的推动力,特别是为从第三国吸引投资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另外,所有这一切都将加快东北亚地区经济状况的总体改善。这些合作项目的结果意义重大,特别是对于中国。上面的一些大项目现在正处于可行性研究或实施的不同阶段上。总之,它们会使中俄贸易量增加几十亿美元,单是连云港核电厂建设的总协议金额(1997年签字)估计就达36亿美元。高技术生产领域内的合资企业在搞活两国经济联系方面有可能产生很高的效率。数字电话交换机的联合生产项目已经在成功实施之中。在俄罗斯建立组装彩电和家用空调合资企业的协议已经达成。中国被认为在这类家用电器和其他消费性电子产品的生产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最为重要的是,两国在科技领域的广泛合作及在高科技方面的交流,应当成为两国双边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动力。对于这一点,两国已经达成共识并开始具体实施。这个领域的合同价值1998年超过了190亿美元。然而,由于中国科技潜力的增长和莫斯科科技政策的一定改善和重现活力,所以这种潜力实际上是无限的,并且在不断增长。经济关系的发展要跟上政治关系,军事技术领域合作的增加正起着且预计将起着更加显著的作用。与印度一样,长期以来中国也是俄罗斯武器和军事装备的重要进口国。这个领域的合作是以互惠为基础的,俄罗斯还遵守了其他一些原则:例如,不损害俄本身的安全,严格遵守已承诺的国际义务,不破坏东亚现有的力量平衡以及俄中军事技术联系的透明度。这种方式取决于双方的共同理解。早在1992年12月18日,双方就签订了关于军事技术合作的《中俄备忘录》。如果美日在东北亚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用更实际和明确的术语来表述,并且用步步为营的方式来实现,进而破坏本地区现有的力量平衡,那么,中俄两国在这个领域的合作似乎将不可避免地达到一个更广泛的范围和一个新的质量。因为美日的行动将会在质量上构成对中俄安全的新威胁。从总体上来看,建立战略性伙伴关系的动机在于两国各自的发展需要和共同发展的需要,还在于主要是来自西方的各种现实和潜在的威胁,特别是军事上的威胁。因此,战略伙伴关系的多层面发展顺理成章地成为俄罗斯和中国的首要任务。需要作出郑重声明的只有一条:“冷和平”的形成不是俄罗斯或中国的选择,而只能由西方来承担责任。中俄战略性伙伴关系产生于两国真诚希望消除世界上的冷战心理,从而形成一个更加有利于中俄两国以及地球上所有其他国家的进步、繁荣和平等安全的国际环境。尤为重要的是,中俄两国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之后,不会再让西方利用臭名昭著的分而治之的政策来操纵它们。这种政策在六七十年代显然非常成功。但是,俄罗斯人常说:“坏事总有好的一面。”中俄两国人民和领导人会牢牢记住西方对俄罗斯(苏联)和中国的“成功”而带来的消极后果,从而谁也不会“吞下”西方的诱饵。到目前为止,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已经充分地证明了这种作为促进两国睦邻友好与共同发展手段的关系框架的有效性,这还是一种保护各自重要利益免受外来干扰的手段。同时,这也是努力建立现代持久和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一个因素。由于已经具备稳固的基础,所以中俄关系的新模式及其完善的基本原则确保两国能够克服它们之间存在的或在两国未来发展过程中及外部局势演变过程中存在的任何问题。如果预言中俄战略伙伴关系仅仅只是甜言蜜语,那将是很奇怪的。国家利益以及两大国的地位不可能会永远地百分之百地重合。但是,决定中俄两国在双边关系及地区和全球政策领域内相互影响这一主流的是客观的共同的根本利益,而不是某些不可避免的片面的差别和分歧。我对两国伙伴关系的乐观主义没有任何不合理的幻想或一厢情愿式的想像,相反,它完全是根据对目前国际政治的现实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冷静思考,以及对两个伟大邻国的根本利益的客观判断而得出的。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