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社会学人类学论丛
在线阅读 收藏

马戎、潘乃谷主编。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政治与经济的转型带动了中国社会人类学的再度恢复。费孝通先生以其坚持到社会中去做调查研究的治学方法带动着一批青年学者共同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发生的社会变迁。如果说30年代费孝通先生所做的是一种微观研究,即试图通过对一个农村村落(社区)的解剖麻雀式的研究来推知这一村落以外的中国社会是怎样的,亦即微观中见宏观。在其后期的研究中,费孝通先生虽仍是立足于上述的方法论原则,但其预先所关怀的问题已经扩大,如中国西部发展问题、小城镇问题、边区开发问题以及乡镇企业发展问题都成为了费孝通先生思考的核心问题。面对这样的大问题,费孝通先生决不空谈,而是从实处着眼,从一家一户的人怎样想,怎样做,有怎样的要求开始考虑解决的办法,这便是以微观证宏观的运思,是费孝通先生社会学研究的整体风格。

在这种治学风格的带动下,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拟订了“社会学人类学论丛”的出版计划,并由马戎和潘乃谷教授担任主编,截止到1998年12月止共出版了11卷15册。这套丛书的第一卷是由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纪念费孝通教授学术活动60周年文集》(上、中、下)。这是为纪念费孝通先生在他的老家所做的著名田野调查而编辑的。写作者大部分是费孝通先生的弟子或过去的同事。读罢这套文集你会感觉到中国社会科学(至少是社会学和人类学)若还有拯救的希望,若还不至于完全被处于优势地位的西方学术所吞并的话,那么这种希望就反映在文集的各位写作者的那种贴近中国社会生活求学问的运思理路中。这些写作者大部分是中青年学者,中间也不乏从国外回来的洋博士,但在学术的问题上他们是真正的敢于说“不”的社会学和人类学学者。他们深知中国的文化与中国的社会结构并非等同于西方诸国更不同于美国,因而中国人的思维也不应当由西方人或美国人的思维来操弄,这绝非是一种学术的民族主义而恰恰是一种学术上的老实求真的态度。许多学科所呼喊的所谓社会科学中国化或本土化的问题在这一批学者中得到了具体的落实。这是一个学术的团体,他们聚拢在费孝通先生所创立的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这一时空坐落中,一起研究中国的社会发展问题,试图开辟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新的时空坐落。这样一个新的时空坐落不尚空谈,脚踩泥土,眼观社会,试图以他们的学术洞见去影响中国的跨时代的改革。

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上、下)是由费孝通教授倡导举办的“第一届社会文化人类学研讨班”(1995年6~7月)的会议报告论文集。在这一文集中,既有老一辈资深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学者,如费孝通、钟敬文、林耀华等对自己学术生涯的回顾与反思,也有像李亦圆、中根千枝、乔健、金光亿等来自海外学者的研究报告,更有年轻学者在社会学与人类学的结合上所做的努力,如马戎对民族社会学的思考、周星对人类学者的“知识”本身的方法论的思考、王铭铭对英国功能学派的再思考、高丙中则试图从人类学看民俗学的发展方向,上述的见解对现代中国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深入研究都极有启发性意义。

第3卷是王铭铭的《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1996)。这本著作以扎实的实地田野调查对福建省的一个村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一研究与30年代费孝通等人的实地研究相像的是,他们采取的都是以村落为研究对象的田野调查方法,并都以功能论为基本的解释框架;而不同的是在王铭铭的著作中加入了历时的历史维度,讲述了一个中国普通家族村落是如何伴随着中国近现代的革命与变革即民族——国家建设而逐步发展和变迁的。

第4卷《文化格局与人的表述——当代西方人类学思潮评述》(1997)是王铭铭研习西方社会人类学的最近发展而写下的一部评述性的著作。在10几万字的著作中,我们看到了西方人类学最近几十年发展的整体脉络,并通过作者深有所悟的评述而使我们对各家学派的理论都有所权衡,知其良莠,从一定意义上补足了3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人类学界对西方此一学科发展了解上的空白。

由王铭铭和潘忠党主编的《象征与社会——中国民间文化的探讨》(1997)一书是这套丛书的第5卷。在这本由15篇研究论文组成的文集中,集中探讨了作为文化的象征与作为实践的社会之间的互动和交融的动态过程。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既有人类学、社会学的声音,也有民俗学和传播学的声音。周星对“灯”与“丁”的分析、潘忠党对“战争”的隐喻的新的分析视角、王斯福对中国风水深入的社会人类学分析,以及王铭铭对民间宗教的重新诠释,还有高丙中对土族时空观念的理解都为文化与社会关系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气息。

第6卷高丙中主编的《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是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八五”计划的成果之一。这本书集中探讨了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与社会变迁,以及由这种变迁所带来的当地人生活方式的改变。书中的文字以具体而细微的田野研究资料说明了社会与文化变革的动态过程,在这种动态过程中,我们多少看到了现代社会的现代性追求对少数民族地区生活方式的强迫性改变,当然我们也看到了当地的少数民族对这种现代性的现代文化的主动改造和适应。

费孝通教授从事学术活动60年学术庆祝活动、学者们的论文汇编和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研讨班的教员及学员的研究论文结集而成《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上、下),作为丛书的第7卷由群言出版社出版。文章围绕实地田野工作与费孝通教授提出的“文化自觉”这样的学术主题展开讨论,书中既有详实的实地研究性论文,也有包括费孝通在内的诸多学者在“文化自觉”主题下开展的对社会人类学学科本身发展方向的探讨。

专长于民族社会学的马戎主编的《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1997)作为此套丛书的第8卷。此书将西方社会学的最新研究文献翻译成中文结集出版,这对于民族社会学的学科建设来说实在是一项极为有意义的事情。在书中所精选的20几篇文章中,集中探讨了民族社会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和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研究中去的方法。

由周星教授翻译的《汉族的民俗与宗教——社会人类学的研究》(1998)一书是由日本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渡边欣雄根据在中国台湾和大陆所做的实地田野研究而写成的一部宗教人类学专著,作为第9卷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着重探讨了宗教与信仰、信仰中的礼仪以及宗教与世界观方面诸多的宗教人类学的理论问题。该书没有泛泛之谈,更多的是由作者亲自观察到的田野资料来佐证其抽象的论点,读来有极其入微的感受。

由马戎组织翻译和校对的美国环境社会学家查尔斯·哈珀(Charles L.Harper)所著的《环境与社会——环境问题中的人文视野》(1998)一书,成为“社会学与人类学论丛”的第10卷。这是一本内容新颖、结构清晰的环境社会学的教科书,该书的翻译出版真正填补了中国环境社会学教学与研究的空白。此书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叙述了社会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集中探讨了地球上的生命资源的问题,同时探讨了对于这些有限的资源人类社会将会采取什么样的有效策略来避免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危胁人类生存的诸多风险;第三部分重点在于探究环境中人的因素的问题,由此提出了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第四部分进一步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学意义,并以鲜明的价值关怀结束讨论,这种价值关怀便是:趋向更绿的世界体系。

这套丛书的最新出版的一卷是由色音所著的《蒙古游牧社会的变迁》(1998),这本书从社会变迁的视角探讨了蒙古地区社会经济的变迁过程。作者特别选择了三种经济类型区加以个案研究,最后得出结论认为经济的交融带动文化的交融,最终导致了蒙古族社会的变迁。

综观这11卷著作,给我们留下的一个最深的印象就是,书中充满了对中国社会实地的田野研究资料,这些资料大多是改革开放以后实地调查的结果。除了材料上的新颖之外,有许多著作还能结合中西方的最新理论成果加以评述,以此来达成与此一学科的世界前沿学术思想的对话。这11本著作坚持的是费孝通所倡导的社会学与人类学相结合的中国人类学的发展思路,并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的一种中国社会的学术实践。这种思路还会延续下去,这种实践还有更广阔的天地。我们寄希望于“社会学人类学论丛”越办越有特色,越办越有学术的深度。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