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社会稳定的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社会稳定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收藏

丁水木等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241千字。

该书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主义社会稳定与制约机制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

本书论述了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社会主义制度兴衰的历史教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着矛盾、冲突和斗争,正确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存在的矛盾,对保证社会主义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前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剧变的深层原因。是社会控制系统强化的负效应和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激励源的枯竭和消失。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时期,转型时期的社会,既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也是一个矛盾错综复杂、问题层出不穷的社会。本书在分析了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特征和问题后,论述了实现中国社会长期稳定的基本思路。这就是:①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②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三者关系。③建立一个具有高度权威的政治领导集团和政治管理机构。④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⑤建立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稳定机制。

本书对社会稳定的构成,作了特别详细的论述。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历来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统治,都试图建立一套维护社会稳定的运行机制。资本主义在它运行的几百年中,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社会稳定机制,为缓和矛盾、消解对抗发挥了巨大作用。社会主义应当也可以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社会稳定机制。这套机制是在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几十年来的经验教训,归纳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而形成的机制群,社会稳定机制是一个机制群的集合体,它包括:社会控制机制、社会监督机制、社会保障机制、社会宣泄机制和社会预警机制。

本书分章详细论述社会控制机制、社会监督机制、社会保障机制、社会宣泄机制和社会预警机制的构成,及其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发展情况,当前已经达到的成就,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建设的方向,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