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潘绥铭
在线阅读 收藏

男,汉族,1950年12月生,北京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社会学会副秘书长,以及卫生部、民政部、新闻出版总署的专家委员会委员。1984年在东北师大获得硕士学位,以后一直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曾先后到美国和英国进修访学。

从1985年起,从事性社会学的基础研究,并在中国人民大学开设性社会学的课程。提出了性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性存在”,即包括性的生物存在、心理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系统形态,以区别于传统的单纯表现为生物存在的“性”。同时,提出了性现象的“生活实体”与“社会设定”之间的区别和相互作用,认为性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就是要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与运行机制,而不是任何一个孤立的方面。据此,重新解释了传统上被生物学所定义的性行为、性关系等关键概念以及一系列具体概念,把社会学真正与性学交叉起来。

认为:性存在、社会性别、爱情、婚姻、生殖,共同组成了“人类初级生活圈”。它是个体性存在与社会性文化之间发生作用的中介层次之一。运用这样的视角,把传统说法的“性的社会化”重新解释为个体与社会在这一中介层次上的冲突与博弈,并且据此提出了自己的性教育理论,取得了许多应用成果。

其所做的应用研究和实地研究,主要是努力把一般社会学的基本理论运用到社会学的特殊研究之中,分别从人类性现象中的社会因素与人类社会中的性现象这两个角度,提出了性行为的7层次划分与相互关系、性现象存在于人际的和社会的网络之中并且是由社会予以定义的、社会性别是由性存在所制约而不是相反、中国近代性文化中的三次“造神”运动等新见解。研究了中国人的性行为模式、性关系的机制、性文化现象和与性有关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地下性产业与非法红灯区。还着力于创立性社会学所特需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性调查只能通过测谎去获得“主诉的真实”的见解,并且运用到自己的研究中。

进行过16项课题的研究,其中国际合作8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部级4项,单位委托1项,自费研究2项。在国际学术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20篇英文论文。主要成果有专著;《神秘的圣火——性的社会史》、《中国性现状》、《性学与性社会学》(未公开发行)、《性,你真懂了吗?——21世纪性学读本》、《存在与荒谬——中国地下“性产业”考察》、《中国大学生的性行为:1991~1997》。译著:《金西报告——人类男性性行为》、《女性性行为——金西报告续篇》、《美国人的性生活》(合译),主编了《中国性学百科全书·性社会学卷》、《世界性学名著译丛》;还是4本辞典和教材的副主编。在国内报刊上发表中文论文200多篇。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