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农业发展的环境审视
在线阅读 收藏

农业作为一个最大限度依赖于自然而又受到人工强度控制的特殊生产部门,既是生态环境问题的受害者,又是最主要的“贡献者”之一。中国现代农业是在农业资源环境相对贫乏脆弱的基础上,农业增长对资源消耗型技术体系有较强依赖性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由于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和社会代价在认识上的滞后,许多农业资源环境问题多年形成积重难返的局面。进入90年代以来,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迫使政府将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性开始纳入农业发展目标体系之中,但以资源保护、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仍然没有占据农业发展的主导战略地位,常规农业发展战略的巨大惯性依然发挥着决定作用。生态环境问题的处理尚处于不得已而为之的状态。毫无疑问,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必然选择,我们目前仅处在转折时期的起步阶段。

自9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农产品供需矛盾的缓和,特别是近几年供需基本平衡、丰年有余态势的出现,一系列突发性、全局性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相继出现:黄河有史以来出现高达265天的断流;平原区地表水几乎全部污染;海水污染严重,赤潮危及渔业生产;每年的夏收和秋种,我们都处在由于秸秆焚烧引起的大气污染的危害之中;1997年的特大洪灾几乎超越了国人可以承受的极限;1999年的酷热和严冬记忆尤新,2000年酷夏高温已经开始再创历史新高;新世纪第一个春天的北方十几次沙尘暴伴随着大规模的持续干旱毫不留情地向我们袭来,整个北方已处在水资源危机的威胁之下;而多年来几乎从人们记忆中消失的蝗虫却又卷土重来……

所有这些,给予我们深刻的警示:

①资源退化、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毫不留情地开始向我们展开了报复;

②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打破了地区、行业、城乡的界限,呈现交叉性、综合性作用;

③政府和相关方面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认识上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即便如此,仍然无法有效地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对突发性、全局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处理更显得力不从心,“四两拔千斤”的高难要求经常导致“挥天无力”甚至使问题“反弹”;

④农业作为一个最大限度依赖于自然而又受到人工强度控制的特殊的生产部门,既是生态环境问题的受害者,又是最主要的“贡献者”之一;

⑤中国农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不得不重新审视生态环境问题、从根本上采取战略转变的关键历史时期。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