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文学的三不朽精魂
在线阅读 收藏

文学具有三个不朽的精魂,这就是:人文关怀、使命感、良知激情。

古今中外,数千年历史,能够留存后世的文学作品,其凭借与奥秘,就在于它们具有三不朽精魂,而且使之臻于崇高、深邃、优美的境界甚至化境,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与审美价值,能够抚慰人的灵魂、提高人的生命意义。

文学的三不朽精魂,不是任何人强加于文学的额外要求,而是文学从它产生时起,就具备的本性。它们才是文学的本真。

从发生学的角度来分析,文学艺术在原始人类社会生活中,在祭祀、礼仪、巫术活动中,为了实践的目的,为了生活之所需,也因为情之所至,歌之、咏之、舞之、蹈之,狂迷疯癫,既抒发内在情愫,又祈求未来福祉,共同欢乐,同声歌哭,祈祷狩猎丰收、战斗胜利、战胜病魔、延长生命,以至死后的“生活”幸福。所有这一切,就“全息”地、“完型”地包含了强烈的人文关怀、使命感和良知激情。它们完整地、“囫囵”地混融于一体,存在、活跃、运行于每一次文艺性的原始生命活动与人生体验中。文学保留着这个原始的生命体、生命力,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不断生长、发展、衍化、丰富、繁杂、优化、提高,逐渐具有了现在的高度发展和成熟的形态。但是,不管怎么发展、变化以至现代化,它的这三个精魂,不曾改变。苟有改变者,它就不再是文学,更不是优秀的、不朽的文学,而成为其他。

略举其荦荦大者而言:中国的《诗经》《离骚》、汉赋魏晋文、唐诗宋词元曲、宋元话本、明清小说,其中佼佼者,哪个不是三不朽精魂熠熠闪光?外国文学史上的精华,但丁的《神曲》、密尔顿的《失乐园》、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歌德的《浮士德》、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斯丹达的《红与黑》、托尔斯泰的三大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与《复活》)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等等,也无不充溢着三不朽精魂。那里倾诉着、舒泄着、抚慰着人间与人类的欢乐与痛苦、欣喜与哀伤、追求与颓丧、理想与绝望。

文学艺术在人类发展历史中,始终是人类情感与心灵的舒泄、抚慰、养息的领域,是人类人生体验与生命存在的基本空间。它始终是人类人文文化的前哨。人文关怀必然是它的灵魂,它的生命所寄。作家艺术家之所以要创作,就是被这种内心的力量所促动,有时简直是驱使,去创作文学作品,以完成对人类生存与社会人生的鼓舞或抚慰、倾诉或舒泄、歌吟或叹息的任务。而这就是他的使命感。他们的人文关怀和这种使命感,他们的创作冲动和激情,就是因为他们感受了人生的体验与生命的律动,激起了他们的良知。而由于作家艺术家的性情所致,总是比一般人更强烈、更激动、更激越,于是而萌发良知激情。

人文关怀→使命感→良知激情,从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激起到作品的内涵营造,再到受众的接受,便是文学艺术的运作循行路径,也是服务人类社会的路途。这个循环往复的路途,显示了文学艺术的基本性能与作用体现。

当然,也有许多作品,历代都有,现今亦然,三不朽精魂稀薄、缺少甚至阙如。只关怀我心我意、我情我愿,只为一己的使命而写;这使命可能就只是金钱、名誉和声望。心中激起的不是社会良知,却只是狭小的甚至卑琐的个人情怀。这样的作品,自然,其生命发展线索是:产生→冷淡或欢迎→冷落→消失。大浪淘沙,文学艺术的历史长河,不息地流淌,淘尽了它们,而留存下那些充溢三不朽精魂的杰作。“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