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重提文学的人民性
在线阅读 收藏

文学的人民性,是俄罗斯19世纪革命民主主义文艺理论与批评大师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在文学实践中运用的文学美学理论范畴与批评原则。它提炼了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精髓,并引导了一代民族文学运动的生长,评论并总结了伟大作家们的创作,创获了俄罗斯文学的辉煌时期。

我们在20世纪引进了这个俄罗斯文学的理论范畴与批评原则,运用它肯定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优秀作品,在理论上予以总结。但是,由于“左”的文艺思潮的影响,这个理论与批评原则,一度成为打人的棍子,“文化大革命”中它又被诬为“修正主义”“文艺黑线”的黑货而遭到严重批判。于是“人民性”似乎声誉不佳。因此,文学新时期以来,它被废弃不用了,从文学领域里消失了。

现在,文学的现实状况,使我想起了这个理论的余音与文学的召唤。我们是不是应该重提文学的人民性?我以为应该。

杜勃罗留波夫关于文学的人民性曾经强调地指出:文学应该是“人民生活的印记”,也就是说,文学应该反映人民的生活,反映人民的风俗和习惯,反映人民的欢乐和痛苦、爱和恨、意志和愿望。我们当今的人民生活,是极为丰富的,经历着超越历史的深刻变迁,产生了、产生着越过历来固有的多种新兴阶层,理性世界与感情世界也经历着翻江倒海般的巨变。一切都在从传统向现代急遽转换。可写和应该写的人和事,太多了,多到从古到今,从未有过。然而,环视我们现今的文学作品,从作为“人民生活的印记”的要求来说,不免逊色。的确,有相当部分的作品,是背对人民,而转向私心,无关众生,唯吟哦自身;或者是目光所向,帝王将相;兴之所至,皇后嫔妃;笔墨挥洒,豪门贵族。不能说这种作品一律不好,应该进行具体分析。但其题材与内涵,与“人民生活的印记”的诉求,是疏离的、隔阂的。看不见人民生活的影像,听不到人民内心的声音,反映不出人民新的形象。当然,问题还不仅在于题材,而在于如何对待和处理这种题材。情不系苍生,思想感情上脱离或疏离人民的生活,疏离人民的欢乐与幸福、疾苦与忧伤,总之,不切人民的心。

或有人说,我就是写我自己,写作的个人化、私人化,这是新时期文学的特征和进步;甚或认为,苟反此,就是公式化、概念化,伪文学。完全个人化、私人化的写作和作品,不是没有,它可以有生存的权利,它甚至可能热闹一时,洛阳纸贵;但它拥有的生存时日不会长。因为它离人民远,人们终究会远离它。文学的历史长河,就是这样淘洗文学作品的“沙金”的:淘尽泥沙见真金。丹纳在《艺术哲学》中形容说,我们在那些留存下来的优秀作品中,不但听到作家的个人声音,而且,还能够听见当时群众的和声与合唱。这就是说,文学史和阅读史上榜上有名的作品,作家的声音与人民的声音是相通的;也说明,这种文学作品是反映了人民的心声的。这就是文学人民性的力量与生命。

史实证明,作为社会生活一个不可或缺的部类,作为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基本活动与创造领域的文学,人民性是它与生俱来的本性。失掉人民性的文学,疏离了社会,疏离了人民,离开了时代精神,就虚悬于空,无有着落,命也不长。

文学应该具有人民性,作家要为人民而写作。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