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北京共识”还是“中国经验”?
在线阅读 收藏

“北京共识”这个说法是雷墨先生讲的,按中国的标准,这位雷墨还很年轻,他以前为《时代》杂志做编辑,在北京住了几年下来,越来越觉得拿西方现有的关于中国的“框”(sterotypes)来看中国当下的发展有问题,甚至有偏见,怎么也说不清楚,于是提出这么个新的说法,以区别于“华盛顿共识”。很多人会说,哪有什么北京共识啊?我们不是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吗?的确,我们是在摸索、探索,其中不乏分歧、争论,很多问题并没有形成“共识”。而雷墨本人的意思恰恰是说,不论这里有多少问题、风险、不确定性,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中国没有简单遵从“华盛顿共识”:“北京共识从结构上说无疑是邓小平之后的思想,但是它与他的务实思想密切相关,即实现现代化的最佳途径是‘摸着石头过河’,而不是试图采取休克疗法,实现大跃进。”其实,即使连所谓“华盛顿共识”,在华盛顿也是没有多少人知道的,更不用说有什么“共识”了,那不过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之间很少部分人之间的“共识”。威廉姆森(Williamson)对此有很清楚的说明:“‘华盛顿共识’这个术语最初是在1989年提出的。在国际经济学研究所举办的一个会议中,我在论文中第一次使用‘华盛顿共识’这一书面语,用以衡量OECD一直认为适当的系列观点在多大程度上取代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主导拉美经济政策的发展经济学旧观念。”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