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智库与传播
在线阅读

传媒领袖大讲堂(第六辑)

何建华

何建华,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曾任《上海青年报》专刊部主任、《新民晚报》经济部副主任、上海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处长、《文汇报》副总编辑、上海文化广播集团副总裁。

主持人: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的演讲嘉宾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何建华老师。何建华老师曾任《上海青年报》专刊部主任、《新民晚报》经济部副主任、上海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处长,《文汇报》副总编辑、上海文化广播集团副总裁。今天,何老师会给大家带来哪些精彩的分享呢?让我们有请何老师!

何建华:来自全国160多所高校的精英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我最近的一些观察和研究。我原来从事媒体行业,现在任职于上海社会科学院。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中国新型智库建设,我们上海社会科学院也可能会成为首席国家级高端智库的试点单位,所以现在我非常关注在全球都非常流行的一个词“智库”。

智库到底指的是什么?智库与传播之间有哪些联系?我相信在座的青年教师以及传媒学子们会关注这个话题。第一个方面,我跟大家分享几个案例。

第一个经典案例——兰德公司。美国著名智库兰德公司成立于1948年11月。在朝鲜战争初期,兰德公司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对中国民族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对朝鲜战争做出了7个字的预测——中国将进入朝鲜。兰德公司准备将这份报告以高价卖给美国国防部。但美国国防部认定中国绝不会跨过鸭绿江,并且认为这份研究报告开价太高,并没有予以理会。不久,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了鸭绿江,兰德公司的预测成为现实。美国国防部为检讨在这一事件上的错误,用了200万美金买回了这份已经过期的报告。兰德公司则因成功预测朝鲜战争的进展而一举成名,成为美国也是全球知名的智库。兰德公司是美国以军事为主的最重要的研究机构,以研究美国尖端的军事技术和重大的军事战略著称,继而又扩展到外交等方面的研究,逐渐发展成为研究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等社会各个方面的思想库,被誉为现代智库的大脑集中营、美国政治研究学院、美国政府的第一智囊以及世界智囊团的开创者和代言人,可以说是当今世界最负盛名的决策研究机构之一。

1948年,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厄尔玛麦向美国国防部提供了一份关于宇宙飞船设计的咨询报告,报告建议制造人造地球卫星。然而,国防部看了这份报告后,认为制造人造地球卫星是一个遐想,甚至是科学幻想,对此建议不屑一顾。结果在1957年,兰德公司在预测中详细地推断出苏联制造出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时间,其得出的结果与苏联实际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时间仅相差2周。这一结果令美国五角大楼震惊不已,由于忽视了兰德公司的咨询报告,美国在研制人造卫星方面整整延误了10年。

兰德公司对苏联的研究非常深入,曾利用其拥有的资料成功地预见了赫鲁晓夫、安德罗波夫、戈尔巴乔夫的上台执政。此外,兰德公司还对中美建交、古巴导弹危机、美国经济大萧条、德国统一等一系列重大事件进行了成功预测,这些研究结果使兰德公司的名声如日中天。

兰德公司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且举世瞩目,它一共发表研究报告18000多篇,在期刊上发表论文3100篇,出版了近200部书,每年发表的几百篇研究报告中有70%是机密报告,30%是公开发表的报告。所谓的机密报告,即为买方提供决策意见,需要买方支付资金予以购买。所谓的公开报告,通常是面向社会进行传播。兰德公司的这些研究报告涉及中国21世纪的空军、中国的汽车工业、日本的繁育计划、日本的高科技、俄罗斯的核力量等重大课题。

第二个经典案例——“马歇尔计划”。美国一个全球著名的智库叫布鲁金斯学会。1948年,布鲁金斯学会构建了具有跨时代影响力的著名的“马歇尔计划”,也称欧洲复兴计划的政策方案。该计划成功地挽救了西欧濒临崩溃的经济,是美国对外政策中最为成功的案例之一。1947年底,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亚瑟·范登堡致信布鲁金斯学会,请求其对“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提出政策建议。1948年1月,布鲁金斯学会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提交出1份20页的研究报告,对“马歇尔计划”的结构重点以及操作方法提出了8项详细建议,其中包括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来管理该项目,在驻外使馆任命公使级官员作为项目联络官等。194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马歇尔计划”,计划中包含布鲁金斯学会提出的政策建议。因此,“马歇尔计划”的顺利实施与布鲁金斯学会的这份报告密不可分。

第三个经典案例——“巧实力外交”。2006年,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成立了一个跨党派的“巧权力委员会”,由美国前副国务卿理查德·阿米蒂奇(Richard L. Armitage)和“软权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领衔。2007年11月,“巧权力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报告,指出美国政府应制定全面战略,将“硬权力”(所谓硬权力即象征人体的肌肉)与“软权力”(所谓软权力即象征人体的大脑智慧)结合起来形成“巧权力”,即在用武力打击美国敌人的同时,通过威慑、劝说和吸引来瓦解敌人,以此应对全球恐怖主义的威胁。这一理念被奥巴马总统采纳,他在竞选获胜之后表示,他的政府将比小布什时代的“单边主义”更加注重“多边合作”,主张美国领导世界不仅要靠“硬权力”,而且要更重视使用“软权力”,这就是所谓的“巧实力外交”。2007年,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提出了“巧实力外交”思想,成为奥巴马执政的战略。同时,美国进步中心提出了重建美国军事力量的报告,奥巴马政府对报告的意见几乎是完全照搬。

通过以上几个经典案例,我们认识到,在当今人类社会的各种博弈中,智库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

下面我首先来阐述一下智库的概念。所谓智库,说法很多,最核心的一个概念是思想工程,也就是创造思想的一个工厂。同时,智库又被认为是外脑,被称为脑库、智囊团、情报研究中心等,英文为“Think Tank”。中文学术界认为是思想库,就是生产思想的库,但媒体一般称之为智库。

20世纪70年代以来,智库越来越受到西方的重视,西方各界都非常认可智库在社会、经济发展、外交战略的人类博弈中所发挥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智库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21世纪初期,智库逐渐开始引起中国民众的关注。有人把中国古代的诸葛亮也称为一种智库,封建社会的一些谋士、门人、食客确实是凭借自己出的主意生存,但这些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概念,不是近现代意义上智库的概念。我们目前所谓的智库,是一个近现代名词。在二战时期,美国就为国防科学家和军事参谋提供一种能够自由讨论战略问题、安全又保险的环境,即安全处所,让国防科学家和军事参谋待在安全处所里自由讨论,制定方案为军事决策提供参谋意见,因而形成了智库。1964年,美国第33位总统哈里·S.杜鲁门用“思想库”这一名词取代了“智库”,智库就更接近于今天人们对其的理解。为什么要用“思想库”这一概念?因为“智库”可能包含有知识、智慧的概念,但“思想库”是用来生产思想、观点的,这就更难、更高级。

智库与基金会有什么区别?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现在,各类基金会非常多。最近上海有一个会议,主题为“国外的NGO在中国健康发展”。很多NGO组织(非政府组织)都是以基金会的形式出现的,基金会事实上是支持和援助教育、宗教等活动,主要从事公益性服务,其用途是对于其他非经营性机构进行资金支持。而智库的目的是进行政策研究。基金会是智库基金的重要提供者,一般不从事研究。现在有的基金会也会既支持研究机构,也从事研究,拥有基金会和智库双重身份。比如,著名的卡耐基国际基金会、拉塞尔和谐基金会等。

智库与咨询公司又有什么区别?现在,咨询公司也有很多,很多同学毕业都去咨询公司工作。事实上,咨询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营业机构,同时需要向政府纳税。而智库是非营利性的机构,它的资金来源以接受资助、捐赠为主,同时靠出版物的发行、会员费和研究费等作为收入来源,不需要向政府纳税。全世界的智库都是公益性的,例如上海社会科学院。

此外,智库与游说组织也是有区别的。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有强大的游说组织,而智库是强调依据其研究做出结论,而游说组织强调目的而不在乎其客观性。

我们对智库进行定位,即智库是一个政策研究机构,其目的是影响执政者的执政行为,影响政策的制定,其运作方式具有相对独立性,其性质是非营利性,其存在状态相对稳定。如今,尤其是非常发达的美国,一批相关的政策研究机构应运而生,事实上这些机构与现代智库的运作模式相近。现在,智库的社会功能逐渐被认可,我们国家重视建设现代智库,有关文件里还把智库建设排在媒体建设前面。我们在做内部研究的时候说,现在全中国有50多万注册的记者,媒体机构也有很多,但把智库建设排在媒体前面也预示着我国智库建设将会迎来一个发展的黄金期。

智库为何产生于美国?美国智库为什么如此发达?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家经济增长很快。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以市场经济残酷竞争为特征的经济社会中,社会结构变得更为松散,社会道德沦丧,人心不古,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这样发展下去是不行的。所以,美国知识界就掀起了社会经济政治改革运动。美国这场进步运动对推动美国社会进入现代社会影响非常之大。一战后,美国又成为世界经济最强国,美国要走向世界霸权,要摆脱孤立主义,同时,美国的知识分子强调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思想,要使所谓的学术走出书斋、走出校园、走出研究室,为社会进步发挥作用。学术要服务于社会就要有大企业家的资助,在这样的背景下,智库在美国率先发展起来。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智库都是在1951年以后成立的,而1/3的智库都成立在1970年以后,有一半以上出现在1980年以后。冷战结束后,智库在全球范围内激增。现在非洲、东欧、中亚、东亚、东南亚等大部分地区都成为新型智库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地区,智库在这些地方的发展都只有20年的历史。中国是近期才对智库建设提出要求的,在2014年提出了要建立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

早期的美国智库大都是由美国的企业家投资赞助建设而成的。比如,著名的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它是由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赞助创办的,主要致力于国家和平问题的研究。布鲁金斯学会是由慈善家罗伯特·布鲁金斯成立的,是美国第一个私人投资的国家公共政策研究机构,它的目的是提供决策建议,实现在公共政策领域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另外还有德国的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英国皇家事务研究所等,这些都是全球著名的智库,其共同特点是大多数由大慈善家、大企业家捐赠成立,在独立和中立的政治色彩下从事政策研究,而且是侧重于前瞻性和中长期战略性研究,研究人类的未来会如何发展。

到了20世纪中期,智库的发展逐渐加快,主要是因为在这一时期,信息与技术不断革新,传播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我们这个世界。在信息革命发生之前,绝大部分信息都是为政府所垄断,正因为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革命,信息不再成为被政府所垄断和控制的资源,公众从政府以外的渠道获得越来越多的信息,进而使公众对政府的决策产生了质疑,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同时,在新时代想要维持国家的稳定将要面对比以前更多、更复杂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和公众需要一个第三方力量。一方面,政府需要其为政府建言献策;另一方面,公众需要其来解释政府制定的政策。第三方机构保持一种客观中立的态度,以知识理性进行学理演绎和逻辑推理,同时形成一种思想概念来平衡政府和民众间的不平衡,所以这一时期美国的智库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至今,智库的国际化趋势愈演愈烈,主要原因在于,世界的两极格局结束,国际秩序面临着大调整,很多智库以研究国际关系为主,多极化整体性世界形成以及全球化时代的到来。20多年前,在大家研究互联网的时候,当时研究未来大趋势的学者就说,互联网广泛地应用于民间,将会使我们人类生存的星球变成一个地球村落。由于交通工具的发达,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达,不管居住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沟通都将变得更为便捷,人类社会迎来了全球化时代。由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人类活动空间日益跨越障碍,政治权威多元化,国际、国内事务边界模糊化,世界经济同质化,人类已经跨越了区域、国家,越来越全球化。因而,智库的国际化趋势就迅猛发展,世界各大著名的智库都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以扩大影响力。当今世界,智库肩负着为全球安全繁荣做出重要贡献的使命,因此在全球范围内,智库设立永久性的分支机构,运用跨国视角开展研究工作,与此同时,举办各类国际会议。

美国智库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还在于研究人员的多元化组成。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数字化也成为智库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发展方向。大多数美国智库都建有自己的官方网站,一些知名的智库还设有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法语、阿拉伯语等不同语种的官方网站,及时公布其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相关学者撰写的时政评论文章。2014年,生产智库研究报告最多的是美国,位居第二的是中国,接着是英国、德国,这些智库的研究报告都有很高的价值,其主要是根据国际形势变化、根据人类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困境来开展各类研究,关注的都是热点、难点议题,是从政界到老百姓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比如,印度经济何以超越巴基斯坦?希腊闹剧如何?法国能否夺回欧洲领导权?北约该如何应对欧洲安全问题?恐怖主义如何通过影视作品影响普通人的生活?步入老龄化的亚洲四小龙还会继续繁荣吗?中俄友谊可以持续多久?在美国影响力越来越大的智库组织——美国新安全研究中心,关注的是如何解决韩国的末端高空防御系统难题,日本该如何逆转对华的局势……美国进步中心关注的是美国对土耳其与俄罗斯建立密切能源关系作何反应,中美共同开发蓝色经济有多大可能,伊核框架协议对美伊关系的影响等全球热点问题。

第二个方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智库的特点以及一些成功的案例。

智库的第一个特点是以问题为导向,注重研究实效问题。比如,2007年11月,美国进步中心公布了《进步性增长:通过清洁能源、革新与机遇扭转美国经济》报告,指出美国经济面临五大挑战,提出美国经济应向低碳型经济转变、实现进步性增长的具体变革建议。奥巴马上台后就改变了经济改革上的立场,加大了对新能源、环保能源的投入力度,很大程度上就是采纳了这项报告所提出的建议。2007年,美国进步中心又发表了《重建美国军事力量:朝着一种新的改良型国防战略迈进》报告,主张美国国防部应把对潜在竞争者的遏制放在次要地位,把更多开支用于军队人员而并非硬件建设上,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方案,在2009年,时任美国国防部部长盖茨提出2010年美国国防预算草案,其内容几乎全部吸收了美国进步中心提出的建议。2008年,美国进步中心又发布了《2009年核态势研究报告》,列出了奥巴马在政府过渡阶段、就职后100天内以及在执政的第一年中应该做的事项。对此,《纽约时报》、美联社等多家媒体一致认为,报告有望对奥巴马政府的核力量调整产生重大影响,成为打造新核力量的指南。结果奥巴马在就职后的100天内,在布拉格发布了关于建立无核世界的核裁军战略,与上述报告中提出的建议内容相似。

智库的第二个特点在于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这是智库的一个鲜明特色。智库在研究过程中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所谓定量,即是一种数理化科学,研究社会科学,应建构数理模型,要进行大量的抽样调查、统计与分析,而不是原来从理念、文字中进行推导演绎。兰德公司运用的研究方法很多,比如系统分析法、成本销路分析法、动态规划、线性规划、哥顿法、特尔斐法、程序预算编制法等,其中特尔斐法就是著名的推测方法,是目前200种推测方法中使用最多的推测方法。特尔斐法就是列出问题,然后对最权威的国际专家进行一对一调查访谈,分析其各种不同的观点,这种方法使研究更为多元、更为客观,而且可以从观点碰撞中进行分析,归纳出正确的结论。

智库的第三个特点是跨学科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来,环境污染严重,工业污染成为全球智库研究的一个重点。相关的研究角度有很多,比如对生态平衡进行观察和研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向地球的索取是不是超越了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力度?当前,环境污染已深刻地影响到社会以及人们的心理层面,人们如果住在一个化工厂的周边,就会产生一种心灵上的恐慌。这些都成为智库研究的课题,在研究时需要对涉及的学科领域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基于此,跨学科研究成为智库的研究重点。比如,日本政策科学研究所从事产业活动的自然环境协调一致专题分析,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从植物社会学和植物生态学两个领域,探究植物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创造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生存指标计量标准。

智库的第四个特点是开放性研究。所谓的开放性研究,就是开展国际合作研究。现在很多智库每年都要派大量的研究人员出去访问,到世界一流智库去做访问学者,这就是要进行思想上的碰撞和观念上的融合,就像各位传媒学子来到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聆听专家学者的分享,也是各种观点、思想的碰撞。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对外人员交流是智库的特点。在这方面,智库比媒体机构做得更充分。媒体更像是把人当作工具来使用,每天去采访报道新闻事件。而智库关键是要提高人的素质,拓宽我们的大脑生产,在讨论问题时大脑要有想象力,要能提出观点。

第三个方面,与大家分享智库与传播。

智库与媒体、智库与公众、智库与社会,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智库与传播之间又有哪些关联?智库的本质是生产思想,那么,什么是思想呢?有的书中说道,思想就是力量,思想等待思想者……人作为高级动物,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核心就在于两点:第一,我们人类拥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而且人类的知识是一代代传承的;第二,相对于其他动物,人是有思想,会思考的。所谓思想,就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人的思维而产生的一个结果,这种结果就是所谓的观念。观念是我们怎样来认知大脑皮层反映的客观存在,这种认知要符合客观的实际规律,越符合规律的思想越深刻。现在的智库生产思想,生产思想就是制造观念。因此,智库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要不断创造让人耳目一新的观念,比如欧美的智库创造G20、金砖国家利益攸关方、“中国威胁论”,包括现在整个的外交战略和经济发展战略,这都是智库提出的概念。这种概念非常简洁,但是一下就能洞察人的心灵,深入你的脑海,使你感觉到这非常有震慑力,这就是智库生产思想的一种魅力。

当今最有价值的是正在形成的思想市场,它会创造财富。但这种思想是疯牛状态下的股市投资者所不能接受的。就像我在人民银行的一个朋友,现在刚退休,整天说退休以后,他账面上的资产增值跟他在岗的时候完全不一样,现在每天都看着数据上升,账面上达到9000多万元。这在三十多年前和他太太恋爱的时候不敢想,十几年前他梦想这辈子要成为亿万富翁。而当他账面上有9000多万元的时候,他和太太两人大吃一惊,他兴奋地不得了,因为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离亿不远了,加上房产过亿。但是遭遇了股灾,丢失了3/5的市值,现在的他身体与精神状态非常差。他说他当时已经研究出来股市不可能一直疯下去,但是他没有能抓住这种朦胧的思想。

全世界包括我们中国,思想的市场正在形成,在思想市场上一个理念是最有价值的东西。智库产业蓬勃发展,资源竞争加剧,在知识生产过程中呈现出了扁平化、跨界化、签约化、生产周期加速化以及注意力频繁转移的现象,这给以传统方式从事研究的知识生产者带来了角色和认同的挑战,他们不得不或多或少地改变自身,以更加市场化的方式满足社会对实用型知识的需求,满足社会大众对思想知识的需求。

智库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智库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进程中最具竞争力的产业。如果打一个比喻的话,就像一个男孩去追求妙龄美貌女子,男孩展示胸肌,腹部六块肌肉,而开口说话却说不出来,女孩便认为其灵魂是苍白的,内涵是枯燥的。这女孩会想他一定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为什么?因为男孩没有思想,只有硬实力。硬实力就是肌肉,却没有大脑的智慧。最具魅力和吸引力的是思想与内涵。我们前面说智库是从事政策研究,它的核心竞争力是影响决策者的决策、领导者的决策,所以本质上智库是知识和权力的桥梁,有时候拥有权力的人不见得拥有知识,拥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拥有权力,所以智库是思想和决策的纽带。现在中国面临很多问题,要靠思想的力量来破解。

公共政策学者将智库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智库连接研究与政策,二是智库服务于公共领域,三是智库促进知识的积累。智库连接研究与政策的主要形式是对形成政策的有效干预人群进行游说。所谓有效干预人群就是政策的制定者,将理念传播给他们。根据可能影响的决策人群的不同,智库卖自己思想的方式分为捕获政府决策者、对社会精英以及公众展开启蒙。随着知识社会需求不断地扩大,当代学者更加努力地将自己塑造成思想的赢家,而非传统形式上的知识供应商。所谓的思想赢家就是一定要有新的理念,让人眼前一亮的一种观点、见解来影响决策。智库对决策的影响镶嵌在多元复杂知识权力的社会网络中,这一过程充满变量。现在的一些谈话是网络语言纯搞笑,是低层次娱乐层面,不会带来精神的愉悦。如果和一个智者、一个思想者进行交谈,你会不断地感到思想的力量是多么具有魅力。所以,智库在公共政策形成中,一是产生政策思想为决策者提供智慧服务;二是要产生政策方案;三是要为政府储备、提供人才,即旋转门流动。所谓旋转门流动,现在很多官员通过进入智库旋转门从而进入决策层。四是教育公众,透过其著作用思想和观点来影响大众。所以从这些方面来讲,智库在现代国家体制中有很大的作用,是决策层的智囊团。

智库与媒体又是一个怎样的关系?前面提到智库影响决策、影响大众、影响精英,智库的功能事实上都要靠传播来实现,所以智库的力量在于传播。它与媒体的作用是依存与互动的关系,有学者在研究智库与媒体融合发展,媒体也在做智库,像中央级的媒体《人民日报》、新华社,它们也要成立智库机构。

首先传播是智库的核心功能,一个智库要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就要有传播力,因此,传播力是智库的核心影响力、竞争力、生命力,中国的智库目前基本上都不会传播,像社会研究院有700多个研究人员,有许多博士,女博士要达到480多个,但是它的传播力非常有限。他们的研究除了一些内部研究报告,基本被束之高阁,没有使智库的研究来服务于社会。同时,权威主流媒体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智库功能,比如像媒体的理论版是专家学者智库的研究成果的推广平台。智库与媒体,前者的研究能力强,后者的传播力强,两者合作,可以提升话语权。所以除了政府和媒体外,智库同时也承担着意见领袖的作用。很多著名的媒体人,也是把自己着力打造成智库专家型的意见领袖。央视白岩松也在朝这方面努力,人们认为他说的话很有学术范儿。所谓学术范儿,就是有知识点考证,有学理的思维,有逻辑的演绎,同时有思想的判断。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与公民社会”项目负责人麦甘教授提出,未来智库必须在新的传播形式上加以思考。所谓新的传播形式,其核心是要在新媒体语境下进行传播。所谓新媒体语境,就是人类现在所运用的传播工具高度发达,无线互联互通个人智能终端的时代,每个人都有强大的传播能力。这种新媒体语境更符合我们人性的需求。在这种需求之下,新媒体的特点是短平快。而智库的优点是扎实的研究报告,智库的研究报告需要一定的方式手段、传播技巧来进行传播。

政策是用来引导和影响社会的发展和大众的生活的,所以智库与公众有一种紧密的联系,公众影响力就是国家智库的重要社会资本,也是智库为了实现影响决策而常常借助的力量,通过公众来促使政府议题和政策的变动与发展。正如现在的舆情研究,舆情就是对决策者决策行为和执政方式产生影响的公众意见,这种公众意见倒逼决策者的现象必须加以重视与应对。智库形成的观点如果能形成舆情,智库的影响力会更大。

作为现代社会知识生产的智库,从一开始就带有职业化、产业化的色彩,智库是一种意见领袖,在启蒙公众方面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事实上,智库的传播途径在全世界基本相同。首先是议题设置,智库所关注的话题都是社会发展中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话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智库基于自己的专业权威和价值中立的特质,对社会发展的战略现实问题产生立场和见解,其政策思路和选择方案往往成为媒体报道和公众关注的重要议题。同时,欧美的智库还经常召开新闻发布会,在智库观点、见解与社会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实现社会民众的利益表达和传递,纠正了社会舆论中片面偏激的观点,进一步修正政治方案,得到社会的认同,形成有利于被决策者采纳的社会舆论,对政府的公共决策产生影响。智库的创新成果得到社会认同,也有助于政府部门公共决策进一步地执行,所以美国媒体对智库的报道是非常丰富的,目前我国媒体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此外,国际的智库都定期出版自己的刊物,有些智库甚至将学术期刊提升到与所在机构同等重要的地位,打造学术精品和思想载体,不断强化智库的品牌形象,比如战略国际研究中心、布鲁金斯学会等智库主办的理论期刊,就是智库的传播平台。上海社会科学院也主办有四五份报纸和杂志。另外,全球的智库会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类会议、论坛。现在很多智库举办的各种峰会、培训班、讲座、大型活动等都非常丰富多彩,就是为了搭建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组织相关媒体、政府官员、相关记者、工商界人士、社会公众参与讨论。例如,布鲁金斯学会每年组织100多次研讨会,加强与社会各类专家的联系,经常邀请政府首脑来参加,共同探讨国际、国内相关问题,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这些活动也使智库和政界人士达到共通信息、交流思想的目的。高级智库成员几乎每天都要接受媒体采访,向外界进行观点输出。

智库要在新媒体语境下进行传播。美国的智库纷纷利用网络社交媒体施展自己的影响力,通过新媒体来传递信息,增强影响,甚至动员基层民众对立法机构形成舆论压力。其中,美国智库在社交媒体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是美国传统基金会。根据2012年底的统计,美国传统基金会在Twitter和Facebook上共有71万粉丝,而布鲁金斯学会当年才有不到4万粉丝。如今,美国传统基金会单在Twitter上的粉丝量就已达到大约42万。

第四个方面,关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发展。

所谓中国特色,它界定了我们中国智库发展的一个属性,本质属性是服务性,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研究机构,而是要提供思想产品。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这是中共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出“智库”概念。10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决策通过了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该意见提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研究咨询机构。

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资源。“所贵圣人之治,不贵其独治,贵其能与众共治。”也就是说,圣人之治不是独治,不是一个人来治理,要众治、要共治,要汲取各方面的智慧、思想来使这个社会制度更为合理。习近平总书记也对建立中国新型智库发表了他个人的观点,认为我们国家现在缺乏具有较大影响力、国际知名度高的高质量智库,我们要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智库、专业化智库。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关键是要提高国家软实力,就是要用中国人的思想、学术、知识去影响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用我们的软实力去征服其他国家、其他民族。智库建设,服务决策是根本,效率超前是关键,就是说内部要提高公共政策质量,外部要增加国家影响力。而智库发展的前提是健全决策咨询制度,我们国家现在建设党政军智库、社会科学院、高校智库、民间智库四种类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被列为目前中国智库综合影响力最大的十大智库。

下面就涉及一个问题,如何成为智库人才。一般来说,智库人才、智库学者、智库专家的人员构成,包括行政管理人员、研究专家。当前,学习数学理工、处理数据、计算和分析、进行数理模型分析的研究人才很稀缺,因为科学的结论建立在大量的抽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另外,在西方,像兰德公司,大约有20%至35%是游说人员。所谓游说,就是思想的销售者,既参加研究又去参加游说,游说议员、游说法官。现在我们这里没有游说人员,我们都是研究人员,所以,传统智库的公共关系游说人才也是稀缺人才。除此之外,还需要编辑与图书管理人才。因此,智库研究人员的特点是高学历、高能力、跨学科、深入了解实际。所谓高学历,现在进智库部门,至少要博士学历;高能力,能力要超强。智库用人标准要能献身于解决问题,对跨学科领域有兴趣,能和各种不同资历的专家合作,具有较高的概括和分析综合能力。

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的用人标准是研究能力,要擅长调查和研究;洞察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服务能力,与委托者交涉、与同行合作的能力,能适应课题的转变的能力。兰德公司研究人员构成中,30%是社会科学家,17%是统计人员,13%是经济学家,20%是工程技术人员,10%是物理学家,5%是法政商,另外5%是文学家、计算机专家、其他人员,兰德公司是一个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人才组合而成的研究机构。其他智库的人员构成还有政府人员,有行政管理经验的人才进入智库,智库人员也可以出去从事行政管理。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目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具有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通过今天的分享大家也可以知道,智库与媒体关系密切,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融合互动,相得益彰。所谓融合互动,相得益彰是谁也离不了谁。这给在座的各位传媒学子提供了一个新的职业规划和选择的机遇和空间,也就是说你可以成为媒体人,也可以成为智库人。因为媒体和智库的共性,我认为传播信息与传播观念,都是思想人,所以希望各位在媒体人这一职业的设计基础之上给自己提出更高一层的设计,就是能成为智库人,这样你的发展就会更好一点。祝福各位传媒学子在上海学习收获甚丰,也期待各位可以对智库有更多的关注。

');" class="a2">收藏

时间:2015年7月27日

地点: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陈瑞球楼100号

主讲人:何建华

传媒领袖大讲堂(第六辑)

何建华

何建华,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曾任《上海青年报》专刊部主任、《新民晚报》经济部副主任、上海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处长、《文汇报》副总编辑、上海文化广播集团副总裁。

主持人: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的演讲嘉宾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何建华老师。何建华老师曾任《上海青年报》专刊部主任、《新民晚报》经济部副主任、上海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处长,《文汇报》副总编辑、上海文化广播集团副总裁。今天,何老师会给大家带来哪些精彩的分享呢?让我们有请何老师!

何建华:来自全国160多所高校的精英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我最近的一些观察和研究。我原来从事媒体行业,现在任职于上海社会科学院。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中国新型智库建设,我们上海社会科学院也可能会成为首席国家级高端智库的试点单位,所以现在我非常关注在全球都非常流行的一个词“智库”。

智库到底指的是什么?智库与传播之间有哪些联系?我相信在座的青年教师以及传媒学子们会关注这个话题。第一个方面,我跟大家分享几个案例。

第一个经典案例——兰德公司。美国著名智库兰德公司成立于1948年11月。在朝鲜战争初期,兰德公司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对中国民族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对朝鲜战争做出了7个字的预测——中国将进入朝鲜。兰德公司准备将这份报告以高价卖给美国国防部。但美国国防部认定中国绝不会跨过鸭绿江,并且认为这份研究报告开价太高,并没有予以理会。不久,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了鸭绿江,兰德公司的预测成为现实。美国国防部为检讨在这一事件上的错误,用了200万美金买回了这份已经过期的报告。兰德公司则因成功预测朝鲜战争的进展而一举成名,成为美国也是全球知名的智库。兰德公司是美国以军事为主的最重要的研究机构,以研究美国尖端的军事技术和重大的军事战略著称,继而又扩展到外交等方面的研究,逐渐发展成为研究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等社会各个方面的思想库,被誉为现代智库的大脑集中营、美国政治研究学院、美国政府的第一智囊以及世界智囊团的开创者和代言人,可以说是当今世界最负盛名的决策研究机构之一。

1948年,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厄尔玛麦向美国国防部提供了一份关于宇宙飞船设计的咨询报告,报告建议制造人造地球卫星。然而,国防部看了这份报告后,认为制造人造地球卫星是一个遐想,甚至是科学幻想,对此建议不屑一顾。结果在1957年,兰德公司在预测中详细地推断出苏联制造出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时间,其得出的结果与苏联实际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时间仅相差2周。这一结果令美国五角大楼震惊不已,由于忽视了兰德公司的咨询报告,美国在研制人造卫星方面整整延误了10年。

兰德公司对苏联的研究非常深入,曾利用其拥有的资料成功地预见了赫鲁晓夫、安德罗波夫、戈尔巴乔夫的上台执政。此外,兰德公司还对中美建交、古巴导弹危机、美国经济大萧条、德国统一等一系列重大事件进行了成功预测,这些研究结果使兰德公司的名声如日中天。

兰德公司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且举世瞩目,它一共发表研究报告18000多篇,在期刊上发表论文3100篇,出版了近200部书,每年发表的几百篇研究报告中有70%是机密报告,30%是公开发表的报告。所谓的机密报告,即为买方提供决策意见,需要买方支付资金予以购买。所谓的公开报告,通常是面向社会进行传播。兰德公司的这些研究报告涉及中国21世纪的空军、中国的汽车工业、日本的繁育计划、日本的高科技、俄罗斯的核力量等重大课题。

第二个经典案例——“马歇尔计划”。美国一个全球著名的智库叫布鲁金斯学会。1948年,布鲁金斯学会构建了具有跨时代影响力的著名的“马歇尔计划”,也称欧洲复兴计划的政策方案。该计划成功地挽救了西欧濒临崩溃的经济,是美国对外政策中最为成功的案例之一。1947年底,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亚瑟·范登堡致信布鲁金斯学会,请求其对“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提出政策建议。1948年1月,布鲁金斯学会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提交出1份20页的研究报告,对“马歇尔计划”的结构重点以及操作方法提出了8项详细建议,其中包括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来管理该项目,在驻外使馆任命公使级官员作为项目联络官等。194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马歇尔计划”,计划中包含布鲁金斯学会提出的政策建议。因此,“马歇尔计划”的顺利实施与布鲁金斯学会的这份报告密不可分。

第三个经典案例——“巧实力外交”。2006年,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成立了一个跨党派的“巧权力委员会”,由美国前副国务卿理查德·阿米蒂奇(Richard L. Armitage)和“软权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领衔。2007年11月,“巧权力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报告,指出美国政府应制定全面战略,将“硬权力”(所谓硬权力即象征人体的肌肉)与“软权力”(所谓软权力即象征人体的大脑智慧)结合起来形成“巧权力”,即在用武力打击美国敌人的同时,通过威慑、劝说和吸引来瓦解敌人,以此应对全球恐怖主义的威胁。这一理念被奥巴马总统采纳,他在竞选获胜之后表示,他的政府将比小布什时代的“单边主义”更加注重“多边合作”,主张美国领导世界不仅要靠“硬权力”,而且要更重视使用“软权力”,这就是所谓的“巧实力外交”。2007年,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提出了“巧实力外交”思想,成为奥巴马执政的战略。同时,美国进步中心提出了重建美国军事力量的报告,奥巴马政府对报告的意见几乎是完全照搬。

通过以上几个经典案例,我们认识到,在当今人类社会的各种博弈中,智库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

下面我首先来阐述一下智库的概念。所谓智库,说法很多,最核心的一个概念是思想工程,也就是创造思想的一个工厂。同时,智库又被认为是外脑,被称为脑库、智囊团、情报研究中心等,英文为“Think Tank”。中文学术界认为是思想库,就是生产思想的库,但媒体一般称之为智库。

20世纪70年代以来,智库越来越受到西方的重视,西方各界都非常认可智库在社会、经济发展、外交战略的人类博弈中所发挥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智库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21世纪初期,智库逐渐开始引起中国民众的关注。有人把中国古代的诸葛亮也称为一种智库,封建社会的一些谋士、门人、食客确实是凭借自己出的主意生存,但这些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概念,不是近现代意义上智库的概念。我们目前所谓的智库,是一个近现代名词。在二战时期,美国就为国防科学家和军事参谋提供一种能够自由讨论战略问题、安全又保险的环境,即安全处所,让国防科学家和军事参谋待在安全处所里自由讨论,制定方案为军事决策提供参谋意见,因而形成了智库。1964年,美国第33位总统哈里·S.杜鲁门用“思想库”这一名词取代了“智库”,智库就更接近于今天人们对其的理解。为什么要用“思想库”这一概念?因为“智库”可能包含有知识、智慧的概念,但“思想库”是用来生产思想、观点的,这就更难、更高级。

智库与基金会有什么区别?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现在,各类基金会非常多。最近上海有一个会议,主题为“国外的NGO在中国健康发展”。很多NGO组织(非政府组织)都是以基金会的形式出现的,基金会事实上是支持和援助教育、宗教等活动,主要从事公益性服务,其用途是对于其他非经营性机构进行资金支持。而智库的目的是进行政策研究。基金会是智库基金的重要提供者,一般不从事研究。现在有的基金会也会既支持研究机构,也从事研究,拥有基金会和智库双重身份。比如,著名的卡耐基国际基金会、拉塞尔和谐基金会等。

智库与咨询公司又有什么区别?现在,咨询公司也有很多,很多同学毕业都去咨询公司工作。事实上,咨询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营业机构,同时需要向政府纳税。而智库是非营利性的机构,它的资金来源以接受资助、捐赠为主,同时靠出版物的发行、会员费和研究费等作为收入来源,不需要向政府纳税。全世界的智库都是公益性的,例如上海社会科学院。

此外,智库与游说组织也是有区别的。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有强大的游说组织,而智库是强调依据其研究做出结论,而游说组织强调目的而不在乎其客观性。

我们对智库进行定位,即智库是一个政策研究机构,其目的是影响执政者的执政行为,影响政策的制定,其运作方式具有相对独立性,其性质是非营利性,其存在状态相对稳定。如今,尤其是非常发达的美国,一批相关的政策研究机构应运而生,事实上这些机构与现代智库的运作模式相近。现在,智库的社会功能逐渐被认可,我们国家重视建设现代智库,有关文件里还把智库建设排在媒体建设前面。我们在做内部研究的时候说,现在全中国有50多万注册的记者,媒体机构也有很多,但把智库建设排在媒体前面也预示着我国智库建设将会迎来一个发展的黄金期。

智库为何产生于美国?美国智库为什么如此发达?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家经济增长很快。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以市场经济残酷竞争为特征的经济社会中,社会结构变得更为松散,社会道德沦丧,人心不古,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这样发展下去是不行的。所以,美国知识界就掀起了社会经济政治改革运动。美国这场进步运动对推动美国社会进入现代社会影响非常之大。一战后,美国又成为世界经济最强国,美国要走向世界霸权,要摆脱孤立主义,同时,美国的知识分子强调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思想,要使所谓的学术走出书斋、走出校园、走出研究室,为社会进步发挥作用。学术要服务于社会就要有大企业家的资助,在这样的背景下,智库在美国率先发展起来。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智库都是在1951年以后成立的,而1/3的智库都成立在1970年以后,有一半以上出现在1980年以后。冷战结束后,智库在全球范围内激增。现在非洲、东欧、中亚、东亚、东南亚等大部分地区都成为新型智库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地区,智库在这些地方的发展都只有20年的历史。中国是近期才对智库建设提出要求的,在2014年提出了要建立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

早期的美国智库大都是由美国的企业家投资赞助建设而成的。比如,著名的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它是由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赞助创办的,主要致力于国家和平问题的研究。布鲁金斯学会是由慈善家罗伯特·布鲁金斯成立的,是美国第一个私人投资的国家公共政策研究机构,它的目的是提供决策建议,实现在公共政策领域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另外还有德国的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英国皇家事务研究所等,这些都是全球著名的智库,其共同特点是大多数由大慈善家、大企业家捐赠成立,在独立和中立的政治色彩下从事政策研究,而且是侧重于前瞻性和中长期战略性研究,研究人类的未来会如何发展。

到了20世纪中期,智库的发展逐渐加快,主要是因为在这一时期,信息与技术不断革新,传播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我们这个世界。在信息革命发生之前,绝大部分信息都是为政府所垄断,正因为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革命,信息不再成为被政府所垄断和控制的资源,公众从政府以外的渠道获得越来越多的信息,进而使公众对政府的决策产生了质疑,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同时,在新时代想要维持国家的稳定将要面对比以前更多、更复杂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和公众需要一个第三方力量。一方面,政府需要其为政府建言献策;另一方面,公众需要其来解释政府制定的政策。第三方机构保持一种客观中立的态度,以知识理性进行学理演绎和逻辑推理,同时形成一种思想概念来平衡政府和民众间的不平衡,所以这一时期美国的智库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至今,智库的国际化趋势愈演愈烈,主要原因在于,世界的两极格局结束,国际秩序面临着大调整,很多智库以研究国际关系为主,多极化整体性世界形成以及全球化时代的到来。20多年前,在大家研究互联网的时候,当时研究未来大趋势的学者就说,互联网广泛地应用于民间,将会使我们人类生存的星球变成一个地球村落。由于交通工具的发达,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达,不管居住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沟通都将变得更为便捷,人类社会迎来了全球化时代。由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人类活动空间日益跨越障碍,政治权威多元化,国际、国内事务边界模糊化,世界经济同质化,人类已经跨越了区域、国家,越来越全球化。因而,智库的国际化趋势就迅猛发展,世界各大著名的智库都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以扩大影响力。当今世界,智库肩负着为全球安全繁荣做出重要贡献的使命,因此在全球范围内,智库设立永久性的分支机构,运用跨国视角开展研究工作,与此同时,举办各类国际会议。

美国智库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还在于研究人员的多元化组成。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数字化也成为智库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发展方向。大多数美国智库都建有自己的官方网站,一些知名的智库还设有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法语、阿拉伯语等不同语种的官方网站,及时公布其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相关学者撰写的时政评论文章。2014年,生产智库研究报告最多的是美国,位居第二的是中国,接着是英国、德国,这些智库的研究报告都有很高的价值,其主要是根据国际形势变化、根据人类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困境来开展各类研究,关注的都是热点、难点议题,是从政界到老百姓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比如,印度经济何以超越巴基斯坦?希腊闹剧如何?法国能否夺回欧洲领导权?北约该如何应对欧洲安全问题?恐怖主义如何通过影视作品影响普通人的生活?步入老龄化的亚洲四小龙还会继续繁荣吗?中俄友谊可以持续多久?在美国影响力越来越大的智库组织——美国新安全研究中心,关注的是如何解决韩国的末端高空防御系统难题,日本该如何逆转对华的局势……美国进步中心关注的是美国对土耳其与俄罗斯建立密切能源关系作何反应,中美共同开发蓝色经济有多大可能,伊核框架协议对美伊关系的影响等全球热点问题。

第二个方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智库的特点以及一些成功的案例。

智库的第一个特点是以问题为导向,注重研究实效问题。比如,2007年11月,美国进步中心公布了《进步性增长:通过清洁能源、革新与机遇扭转美国经济》报告,指出美国经济面临五大挑战,提出美国经济应向低碳型经济转变、实现进步性增长的具体变革建议。奥巴马上台后就改变了经济改革上的立场,加大了对新能源、环保能源的投入力度,很大程度上就是采纳了这项报告所提出的建议。2007年,美国进步中心又发表了《重建美国军事力量:朝着一种新的改良型国防战略迈进》报告,主张美国国防部应把对潜在竞争者的遏制放在次要地位,把更多开支用于军队人员而并非硬件建设上,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方案,在2009年,时任美国国防部部长盖茨提出2010年美国国防预算草案,其内容几乎全部吸收了美国进步中心提出的建议。2008年,美国进步中心又发布了《2009年核态势研究报告》,列出了奥巴马在政府过渡阶段、就职后100天内以及在执政的第一年中应该做的事项。对此,《纽约时报》、美联社等多家媒体一致认为,报告有望对奥巴马政府的核力量调整产生重大影响,成为打造新核力量的指南。结果奥巴马在就职后的100天内,在布拉格发布了关于建立无核世界的核裁军战略,与上述报告中提出的建议内容相似。

智库的第二个特点在于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这是智库的一个鲜明特色。智库在研究过程中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所谓定量,即是一种数理化科学,研究社会科学,应建构数理模型,要进行大量的抽样调查、统计与分析,而不是原来从理念、文字中进行推导演绎。兰德公司运用的研究方法很多,比如系统分析法、成本销路分析法、动态规划、线性规划、哥顿法、特尔斐法、程序预算编制法等,其中特尔斐法就是著名的推测方法,是目前200种推测方法中使用最多的推测方法。特尔斐法就是列出问题,然后对最权威的国际专家进行一对一调查访谈,分析其各种不同的观点,这种方法使研究更为多元、更为客观,而且可以从观点碰撞中进行分析,归纳出正确的结论。

智库的第三个特点是跨学科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来,环境污染严重,工业污染成为全球智库研究的一个重点。相关的研究角度有很多,比如对生态平衡进行观察和研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向地球的索取是不是超越了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力度?当前,环境污染已深刻地影响到社会以及人们的心理层面,人们如果住在一个化工厂的周边,就会产生一种心灵上的恐慌。这些都成为智库研究的课题,在研究时需要对涉及的学科领域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基于此,跨学科研究成为智库的研究重点。比如,日本政策科学研究所从事产业活动的自然环境协调一致专题分析,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从植物社会学和植物生态学两个领域,探究植物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创造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生存指标计量标准。

智库的第四个特点是开放性研究。所谓的开放性研究,就是开展国际合作研究。现在很多智库每年都要派大量的研究人员出去访问,到世界一流智库去做访问学者,这就是要进行思想上的碰撞和观念上的融合,就像各位传媒学子来到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聆听专家学者的分享,也是各种观点、思想的碰撞。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对外人员交流是智库的特点。在这方面,智库比媒体机构做得更充分。媒体更像是把人当作工具来使用,每天去采访报道新闻事件。而智库关键是要提高人的素质,拓宽我们的大脑生产,在讨论问题时大脑要有想象力,要能提出观点。

第三个方面,与大家分享智库与传播。

智库与媒体、智库与公众、智库与社会,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智库与传播之间又有哪些关联?智库的本质是生产思想,那么,什么是思想呢?有的书中说道,思想就是力量,思想等待思想者……人作为高级动物,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核心就在于两点:第一,我们人类拥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而且人类的知识是一代代传承的;第二,相对于其他动物,人是有思想,会思考的。所谓思想,就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人的思维而产生的一个结果,这种结果就是所谓的观念。观念是我们怎样来认知大脑皮层反映的客观存在,这种认知要符合客观的实际规律,越符合规律的思想越深刻。现在的智库生产思想,生产思想就是制造观念。因此,智库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要不断创造让人耳目一新的观念,比如欧美的智库创造G20、金砖国家利益攸关方、“中国威胁论”,包括现在整个的外交战略和经济发展战略,这都是智库提出的概念。这种概念非常简洁,但是一下就能洞察人的心灵,深入你的脑海,使你感觉到这非常有震慑力,这就是智库生产思想的一种魅力。

当今最有价值的是正在形成的思想市场,它会创造财富。但这种思想是疯牛状态下的股市投资者所不能接受的。就像我在人民银行的一个朋友,现在刚退休,整天说退休以后,他账面上的资产增值跟他在岗的时候完全不一样,现在每天都看着数据上升,账面上达到9000多万元。这在三十多年前和他太太恋爱的时候不敢想,十几年前他梦想这辈子要成为亿万富翁。而当他账面上有9000多万元的时候,他和太太两人大吃一惊,他兴奋地不得了,因为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离亿不远了,加上房产过亿。但是遭遇了股灾,丢失了3/5的市值,现在的他身体与精神状态非常差。他说他当时已经研究出来股市不可能一直疯下去,但是他没有能抓住这种朦胧的思想。

全世界包括我们中国,思想的市场正在形成,在思想市场上一个理念是最有价值的东西。智库产业蓬勃发展,资源竞争加剧,在知识生产过程中呈现出了扁平化、跨界化、签约化、生产周期加速化以及注意力频繁转移的现象,这给以传统方式从事研究的知识生产者带来了角色和认同的挑战,他们不得不或多或少地改变自身,以更加市场化的方式满足社会对实用型知识的需求,满足社会大众对思想知识的需求。

智库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智库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进程中最具竞争力的产业。如果打一个比喻的话,就像一个男孩去追求妙龄美貌女子,男孩展示胸肌,腹部六块肌肉,而开口说话却说不出来,女孩便认为其灵魂是苍白的,内涵是枯燥的。这女孩会想他一定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为什么?因为男孩没有思想,只有硬实力。硬实力就是肌肉,却没有大脑的智慧。最具魅力和吸引力的是思想与内涵。我们前面说智库是从事政策研究,它的核心竞争力是影响决策者的决策、领导者的决策,所以本质上智库是知识和权力的桥梁,有时候拥有权力的人不见得拥有知识,拥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拥有权力,所以智库是思想和决策的纽带。现在中国面临很多问题,要靠思想的力量来破解。

公共政策学者将智库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智库连接研究与政策,二是智库服务于公共领域,三是智库促进知识的积累。智库连接研究与政策的主要形式是对形成政策的有效干预人群进行游说。所谓有效干预人群就是政策的制定者,将理念传播给他们。根据可能影响的决策人群的不同,智库卖自己思想的方式分为捕获政府决策者、对社会精英以及公众展开启蒙。随着知识社会需求不断地扩大,当代学者更加努力地将自己塑造成思想的赢家,而非传统形式上的知识供应商。所谓的思想赢家就是一定要有新的理念,让人眼前一亮的一种观点、见解来影响决策。智库对决策的影响镶嵌在多元复杂知识权力的社会网络中,这一过程充满变量。现在的一些谈话是网络语言纯搞笑,是低层次娱乐层面,不会带来精神的愉悦。如果和一个智者、一个思想者进行交谈,你会不断地感到思想的力量是多么具有魅力。所以,智库在公共政策形成中,一是产生政策思想为决策者提供智慧服务;二是要产生政策方案;三是要为政府储备、提供人才,即旋转门流动。所谓旋转门流动,现在很多官员通过进入智库旋转门从而进入决策层。四是教育公众,透过其著作用思想和观点来影响大众。所以从这些方面来讲,智库在现代国家体制中有很大的作用,是决策层的智囊团。

智库与媒体又是一个怎样的关系?前面提到智库影响决策、影响大众、影响精英,智库的功能事实上都要靠传播来实现,所以智库的力量在于传播。它与媒体的作用是依存与互动的关系,有学者在研究智库与媒体融合发展,媒体也在做智库,像中央级的媒体《人民日报》、新华社,它们也要成立智库机构。

首先传播是智库的核心功能,一个智库要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就要有传播力,因此,传播力是智库的核心影响力、竞争力、生命力,中国的智库目前基本上都不会传播,像社会研究院有700多个研究人员,有许多博士,女博士要达到480多个,但是它的传播力非常有限。他们的研究除了一些内部研究报告,基本被束之高阁,没有使智库的研究来服务于社会。同时,权威主流媒体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智库功能,比如像媒体的理论版是专家学者智库的研究成果的推广平台。智库与媒体,前者的研究能力强,后者的传播力强,两者合作,可以提升话语权。所以除了政府和媒体外,智库同时也承担着意见领袖的作用。很多著名的媒体人,也是把自己着力打造成智库专家型的意见领袖。央视白岩松也在朝这方面努力,人们认为他说的话很有学术范儿。所谓学术范儿,就是有知识点考证,有学理的思维,有逻辑的演绎,同时有思想的判断。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与公民社会”项目负责人麦甘教授提出,未来智库必须在新的传播形式上加以思考。所谓新的传播形式,其核心是要在新媒体语境下进行传播。所谓新媒体语境,就是人类现在所运用的传播工具高度发达,无线互联互通个人智能终端的时代,每个人都有强大的传播能力。这种新媒体语境更符合我们人性的需求。在这种需求之下,新媒体的特点是短平快。而智库的优点是扎实的研究报告,智库的研究报告需要一定的方式手段、传播技巧来进行传播。

政策是用来引导和影响社会的发展和大众的生活的,所以智库与公众有一种紧密的联系,公众影响力就是国家智库的重要社会资本,也是智库为了实现影响决策而常常借助的力量,通过公众来促使政府议题和政策的变动与发展。正如现在的舆情研究,舆情就是对决策者决策行为和执政方式产生影响的公众意见,这种公众意见倒逼决策者的现象必须加以重视与应对。智库形成的观点如果能形成舆情,智库的影响力会更大。

作为现代社会知识生产的智库,从一开始就带有职业化、产业化的色彩,智库是一种意见领袖,在启蒙公众方面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事实上,智库的传播途径在全世界基本相同。首先是议题设置,智库所关注的话题都是社会发展中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话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智库基于自己的专业权威和价值中立的特质,对社会发展的战略现实问题产生立场和见解,其政策思路和选择方案往往成为媒体报道和公众关注的重要议题。同时,欧美的智库还经常召开新闻发布会,在智库观点、见解与社会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实现社会民众的利益表达和传递,纠正了社会舆论中片面偏激的观点,进一步修正政治方案,得到社会的认同,形成有利于被决策者采纳的社会舆论,对政府的公共决策产生影响。智库的创新成果得到社会认同,也有助于政府部门公共决策进一步地执行,所以美国媒体对智库的报道是非常丰富的,目前我国媒体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此外,国际的智库都定期出版自己的刊物,有些智库甚至将学术期刊提升到与所在机构同等重要的地位,打造学术精品和思想载体,不断强化智库的品牌形象,比如战略国际研究中心、布鲁金斯学会等智库主办的理论期刊,就是智库的传播平台。上海社会科学院也主办有四五份报纸和杂志。另外,全球的智库会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类会议、论坛。现在很多智库举办的各种峰会、培训班、讲座、大型活动等都非常丰富多彩,就是为了搭建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组织相关媒体、政府官员、相关记者、工商界人士、社会公众参与讨论。例如,布鲁金斯学会每年组织100多次研讨会,加强与社会各类专家的联系,经常邀请政府首脑来参加,共同探讨国际、国内相关问题,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这些活动也使智库和政界人士达到共通信息、交流思想的目的。高级智库成员几乎每天都要接受媒体采访,向外界进行观点输出。

智库要在新媒体语境下进行传播。美国的智库纷纷利用网络社交媒体施展自己的影响力,通过新媒体来传递信息,增强影响,甚至动员基层民众对立法机构形成舆论压力。其中,美国智库在社交媒体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是美国传统基金会。根据2012年底的统计,美国传统基金会在Twitter和Facebook上共有71万粉丝,而布鲁金斯学会当年才有不到4万粉丝。如今,美国传统基金会单在Twitter上的粉丝量就已达到大约42万。

第四个方面,关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发展。

所谓中国特色,它界定了我们中国智库发展的一个属性,本质属性是服务性,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研究机构,而是要提供思想产品。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这是中共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出“智库”概念。10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决策通过了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该意见提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研究咨询机构。

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资源。“所贵圣人之治,不贵其独治,贵其能与众共治。”也就是说,圣人之治不是独治,不是一个人来治理,要众治、要共治,要汲取各方面的智慧、思想来使这个社会制度更为合理。习近平总书记也对建立中国新型智库发表了他个人的观点,认为我们国家现在缺乏具有较大影响力、国际知名度高的高质量智库,我们要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智库、专业化智库。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关键是要提高国家软实力,就是要用中国人的思想、学术、知识去影响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用我们的软实力去征服其他国家、其他民族。智库建设,服务决策是根本,效率超前是关键,就是说内部要提高公共政策质量,外部要增加国家影响力。而智库发展的前提是健全决策咨询制度,我们国家现在建设党政军智库、社会科学院、高校智库、民间智库四种类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被列为目前中国智库综合影响力最大的十大智库。

下面就涉及一个问题,如何成为智库人才。一般来说,智库人才、智库学者、智库专家的人员构成,包括行政管理人员、研究专家。当前,学习数学理工、处理数据、计算和分析、进行数理模型分析的研究人才很稀缺,因为科学的结论建立在大量的抽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另外,在西方,像兰德公司,大约有20%至35%是游说人员。所谓游说,就是思想的销售者,既参加研究又去参加游说,游说议员、游说法官。现在我们这里没有游说人员,我们都是研究人员,所以,传统智库的公共关系游说人才也是稀缺人才。除此之外,还需要编辑与图书管理人才。因此,智库研究人员的特点是高学历、高能力、跨学科、深入了解实际。所谓高学历,现在进智库部门,至少要博士学历;高能力,能力要超强。智库用人标准要能献身于解决问题,对跨学科领域有兴趣,能和各种不同资历的专家合作,具有较高的概括和分析综合能力。

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的用人标准是研究能力,要擅长调查和研究;洞察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服务能力,与委托者交涉、与同行合作的能力,能适应课题的转变的能力。兰德公司研究人员构成中,30%是社会科学家,17%是统计人员,13%是经济学家,20%是工程技术人员,10%是物理学家,5%是法政商,另外5%是文学家、计算机专家、其他人员,兰德公司是一个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人才组合而成的研究机构。其他智库的人员构成还有政府人员,有行政管理经验的人才进入智库,智库人员也可以出去从事行政管理。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目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具有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通过今天的分享大家也可以知道,智库与媒体关系密切,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融合互动,相得益彰。所谓融合互动,相得益彰是谁也离不了谁。这给在座的各位传媒学子提供了一个新的职业规划和选择的机遇和空间,也就是说你可以成为媒体人,也可以成为智库人。因为媒体和智库的共性,我认为传播信息与传播观念,都是思想人,所以希望各位在媒体人这一职业的设计基础之上给自己提出更高一层的设计,就是能成为智库人,这样你的发展就会更好一点。祝福各位传媒学子在上海学习收获甚丰,也期待各位可以对智库有更多的关注。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