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加速乡村衰败
在线阅读 收藏

春节即将来临,外出经商、务工、读书等人员陆续回家过年,寂静的乡村顿时热闹起来了。然而,不久前,笔者在闽北山区调查时,处处可见残垣断壁、荒草丛生的村庄,房屋被主人遗弃年久失修而倒塌,山村小学因生源锐减而关闭。即使是原来人口密集的乡镇的情况也不乐观。闽北南平市樟湖是闽江边新兴的小城镇,有中小学与镇政府,然而人气却并不旺,街道上白天难得看到人。在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因就业、生活等向城市迁移是一种正常的发展趋势。但众多的乡村,甚至集镇都在衰败,则是一种不正常的发展现象,其中,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加速了乡村的破败。

当前受农民外出打工,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农村中小学生源锐减。现在越来越多的打工者倾向于家庭整体外出,孩子也被父母带到流入地城镇接受中小学教育。与此同时,随着城乡分化的加剧,许多教师不愿意在农村中小学任教,优秀教师不断地流向城镇,导致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下降。在生源减少、教师外流的背景下,农村中小学不得不进行合并。过去一个行政村一所小学,一个乡镇一所初级中学。但现在近1/3的行政村已没有小学,山区乡村这种比例则更高,有的乡镇甚至不再设初级中学。农村中小学合并,有利于办学效益的提高,但也给中小学生上学带来不便。没有“并校”前,学校离家较近,许多学生也许只要走读就可以;并校后,学校离家距离远,许多学生不得不选择住校。中国家庭向来有读书重教的传统,加之出于对孩子的关爱,现在农村都流行陪读,通常是孩子母亲为照顾孩子而在中小学校园旁边租房居住。有经济条件的干脆将家迁往中小学所在地的村镇。经济条件更好的家庭则将孩子送到县城或区域中心城市的中小学就读,家庭也随之向县城或中心城市迁移。县城等区域中心城市拥有本地区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选择在中心城市购房落户,以使子女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机会。为照料子女读书,家庭内成员多常年居住在城市陪读。而这些在城市就读的“第二代”已习惯城市生活,未来倾向于留驻城市工作与生活,回归乡村或小城镇的概率不大。与乡村、小城镇相比,中心城区因拥有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高品质的人文社会环境,成为近年乡村高收入家庭居住地点的新选择。有调查发现,家庭收入水平与迁移行为大致呈正相关关系,即家庭收入水平越高,在毗邻中心城区购买住房的意愿越强烈,这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乡镇表现得尤为突出。富裕家庭迁出乡村,将导致乡村公益事业处于无财力兴办等窘境,对乡村发展显然不利。

当前中央政府为了提高农民收入与农村城镇化水平,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加强小城镇建设。为改善农村居民居住环境,地方政府提出建设中心村、中心小城镇的发展策略,着力于高标准住房与生活设施的配套建设,以吸引农村居民向中心村与中心小城镇安居。笔者在此认为,如果农村中小学教育水平跟不上去,还会导致中心村、中心小城镇的衰败。很多农村中小学校长都感叹农村中小学留不住优秀的教师,很多老师想方设法调到城里或中心城镇中小学任教,这导致偏远地区中小学教育质量下降。关心子女教育的家长自然不愿意让孩子在农村中小学接受教育,他们也想方设法迁移到城镇居住。因此,在当前加强新农村建设、加强小城镇建设之际,首要目标是提升以中小学教育为核心的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水平等,其次是改善农村交通与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水平,建设宜居小城镇与新型中心村,以吸引农村居民到小城镇与中心村安家落户,而不是搞单一的房地产开发。

实现城乡间的教育均衡,从宏观层面来讲,要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从微观层面上讲,要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加大对农村教师的补贴力度,让在艰苦地区工作的教师取得丰厚的回报,使他们安心于乡镇工作,使乡镇也能留得住优秀的中小学教师,从而保证中小学教育质量能得到提升。如果教师留不住,那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户也留不住,他们也会因寻求好的教育资源而迁移到县城或大中城市。挽救乡村与集镇的破败,应先从教育入手,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特别是要提高乡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努力提高乡村中小学教育水平。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