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乡愁之外
在线阅读 收藏

每年春节后,总能看到一些回农村老家过春节的“城里人”感叹故乡在凋敝,乡村纯朴的民风在消亡。确实,随着农村人口不断外流,农村发展速度变缓成为事实。很多人是因爱乡而触发“乡愁”,但除了感叹,我们这些跳出“农门”的“城里人”还能为家乡做些什么?做了大官与大老板的乡贤也许比较容易为家乡做贡献,如直接动用行政资源与经济资源,为家乡翻修校舍、修路筑桥或者招商引资、投资兴业等。而在城市里仅仅是普通白领的人,面对故乡衰落,难道只能抒发“乡愁”,爱莫能助?笔者在福建工作多年,发现一些福建籍的朋友很注重利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家乡发展做贡献。他们利用春节、清明等传统节日回乡时,游说并联手志同道合的家乡亲友,共同做一些有益于家乡发展的事业,而不是袖手旁观。

笔者的校友吴博士,现供职华侨大学法学院,他就是很早注意到推动家乡发展的一个践行者。最近几年,吴博士发现家乡村庄贫富分化较严重,有些家庭的孩子还读不起书,村里的孤寡老人生活困难,而有些宗亲通过办厂等方式成为资产过亿元的大富豪。针对这种情况,他萌发了成立宗族慈善基金会的想法,让富裕的宗亲出些钱做慈善,并将此事制度化。吴博士在2015年春节与清明假期回乡时,游说经商办企业的富裕宗亲,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初步落实了资金来源与发放办法,接着草拟了基金会章程,使基金会运作有章可循。在2016年正月初一上午,他利用大部分宗亲都在村庄过春节的机会,在吴氏宗祠召开基金会成立大会,吸引了100多位村民参加。当天成功募集资金70000多元,其中吴博士带头捐款10000元,当天支出助学扶老资金约13000元。对于宗亲基金会的下一步发展,吴博士希望其能被本村村委会接手,成为一个村级慈善基金会,以便惠及全村群众,而不仅仅是惠及他们本宗族群众。

博士陈君,闽南永春人,现供职于北京一家研究机构,主要从事民间宗教研究,积极利用家乡村庙文化来推动富裕村民做慈善公益事业。陈君经常去台湾宫庙走访,他利用这种便利条件,在2011年成功撮合家乡的村庙与台湾新港奉天宫妈祖庙联谊,从新港奉天宫请回一尊妈祖像在故乡村庙供奉,使两家庙宇结成“子孙庙”关系。台湾新港奉天宫理事会经常来本村访问,本村由企业家等组成的宫庙理事会也经常到台湾回访,他们在台湾参观了很多宫庙,看到很多台湾宫庙都成立基金会做善事,很受震动。陈君借机向村贤游说,向台湾宫庙学习,成立慈善基金会做善事,这项提议得到几个办企业的乡贤的响应,于是一家以救济贫困老人、宣传慈孝文化为主业的慈善基金会应运而生。这家基金会的服务范围一开始仅限于本村,后随着基金会收入增多,便由本村拓展至全镇。一位企业主还在企业内部组织义工服务队,定期到乡村敬老院等地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推动家乡发展,也有的人选择从推动经济入手。张君,女,闽南安溪人,她读本科时是笔者的学生,后来考上中山大学社工研究生,曾在台湾暨南大学当交换生一年,专攻台湾社区营造,去年毕业后在厦门一家社工事务所当职业社工。她非常想利用自己学到的社区营造理论与方法来改变家乡山村面貌,她的策略是利用家乡靠近厦门的区位优势,发起茶乡山村体验旅游。2014年以来,她利用春节假日回乡时间,拜访回乡过节的青年,特别是那些在厦门工作的青年同乡,向他们介绍可以通过联合创办乡村旅游公司来推动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计划。工作模式采取建设性的“5+2”模式,即合伙回乡创业青年的现有职业不放弃,只利用周末2天时间轮流回乡工作,平时业务则交给乡亲们打理。她的计划得到十多个在外地工作的本乡青年人的响应与支持,这些青年人再说服自己的家乡父老支持他们的项目计划。2015年秋季,在动员村民参与的基础上,张君与十多位本乡青年人以众筹方式联合成立了一家众创旅游公司,公司下有家庭旅馆,体验式茶园、菜园与果园等。项目投入运营以来,整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环境卫生得到很大改善。每个周末都有厦门等地的白领自驾来此游玩,城里人来乡下住宿消费已为村民带来经济收益。乡民们由原来的怀疑,不理解,甚至是嘲笑,渐渐地转为理解和支持。村民自发地把自家的茶园、老宅捐献出来做“姐夫家的茶园”“主题民宿”等,在外工作的新青年以入股方式支持旅游公司的发展。

由以上三个个案来看,从农村出来的城市白领对家乡的热爱,不是仅仅在春节回乡时给家乡亲友一个大红包,或是将家乡双亲兄弟姐妹接出农村,而是尽可能为家乡发展提供一种机制。一个人的力量非常有限,他们充分发动家乡亲友参与,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现在每个村庄都有先富起来的乡亲,这些先富起来的乡亲也有助人的愿望,但他们不知道如何更好地帮助家乡发展,他们需要有人引导,帮助他们出点子,当然有时还要现场示范,以身作则。因此,如果我们有爱乡之情,还要付诸行动,常回家看看,多为自己家乡想些办法,如此家乡面貌将会得到不断改善。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