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传统宗教文化与闽籍企业家慈善事业
在线阅读 收藏

英国人胡润在编制中国富豪排行榜的同时,也搞了一个中国豪富慈善排行榜,收集大量中国企业家慈善事业材料。分析多年来的胡润慈善榜可以发现,广东、浙江、福建三地富豪上榜最多,这其中的原因与三地经济发达,富豪数量居多相关,也与地方传统宗教文化发达,富人能自觉从事慈善与社会公益事业有关。中国企业家从事慈善事业背后,是有传统宗教伦理支持的,在这方面,福建籍企业家表现得特别明显。

从企业家富豪个人财富来看,福建籍企业家总体财富并没有广东、浙江两省多,但捐款总额与平均捐资额却名列全国之冠。福建籍企业家在慈善事业中表现最抢眼,前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先生一年内捐45亿成为2011年度中国“首善”,此外进入胡润慈善榜前十名的还有世纪金源集团的黄如论先生、昌源集团的侯昌财先生。西方企业家从事慈善事业都被认为拥有宗教情怀,福建籍企业家从事慈善事业也有一种宗教情怀,这种情怀是深受中国传统宗教文化影响的结果。这里的传统宗教文化是指制度化的佛教、道教、儒教,还有非制度化的民间信仰,如祖宗崇拜与神明(社区神)崇拜等。福建是中国大陆传统文化保留较多的地区之一,祠堂与村庙数量多,其中村庙更多,向来有“村村缘有庙,无庙不成村”之说。每年的村庙神诞庆典与春节期间的游神赛会活动都办得特别热闹,所有活动经费都来自捐助。福建的家族祠堂没有固定财产与收入来源,也依靠家族成员的捐献。这些传统宗教文化活动,培养了人们的捐赠意识与公益精神。另外,民间流行富人要多捐款、花钱买面子等习俗,这也促使富人群体自觉从事公益与慈善活动。据有关新闻报道,曹德旺与黄如论都宣称自己是佛教徒,出生于泉州南安的侯昌财先生也应当是传统宗教文化的信仰者。

福建籍富豪从事慈善事业也富有传统,但在过去,人们更多将这种情怀解释为“爱国爱乡”的表现。如闽籍华侨巨商陈嘉庚捐出全部资产兴办厦门大学、集美学村等;另一华侨巨商胡文虎的慈善与公益事业遍及海外与国内,抗战发生后,他还捐巨资给国民政府,支持祖国抗战。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华侨捐资家乡事业也是巨大的,如侨乡晋江、福清、南安、长乐等县市的经济起飞就与侨资鼎力支持有密切关系。笔者认为,华侨爱国爱乡情怀背后,是受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的影响。

福建是传统家族文化非常发达的地区,当作为家族成员的某人成为企业家或腰缠万贯的“海归”(致富荣归故里的华侨)时,他回乡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捐资给家乡亲友,在此基础上,再捐赠地方社会事业。泉州是福建省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但同时也是福建宗教文化最为发达的地方。在这里华侨捐资助学、支持家乡兴办公益事业的传统由来已久。泉州民营企业都是家族企业,且家族化管理现象也很普遍,企业主的家族成员与同乡通常在企业里从事较清闲的管理工作,享受着高工资待遇,但生产线上外来工则经常要超时加班,才可以得到一份很普通的薪水。

福建籍民营企业家群体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宗教徒的并不多,但他们大多受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的核心伦理是佛教的因果报应、轮回思想,道家的长生术思想,儒家的忠孝思想,以及民间信仰中的功利主义思想等。这种宗教伦理文化对中国企业家的影响是在信任、社会责任上呈现以企业主为中心的“差序格局”,即对亲友与同乡关照较多,对其他人则关心较少。中国富豪从事慈善事业,遵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即事业有成才考虑慈善事业,“先发迹,再捐款”;在慈善对象选择上,则存在“差序格局”,“帮熟不帮生”;在慈善理念上,认为“捐钱物”才是慈善。不过,随着中国企业家精神境界的提高,他们的慈善理念也开始出现变化,更多关注需要帮助的人,不论其是不是自己的家乡人。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