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利用价格和税收杠杆提高能源效率
在线阅读

图1 中国的GDP和能源消耗,1980~2004

图1显示的是中国20世纪80年代到2004年GDP和能源消耗的情况,其中一条是能源消耗,大家看到能源消耗基本上是比较缓慢的,但是到2000~2003年之间突然上涨很快,这是与当时的重工业的钢铁、水泥、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还有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相吻合的。初级原料的消费,占GDP当中的比重,从80年代以来是下降的,但是从2003年开始方向变为上升。图2中这条线也非常有意思,这是美国能源使用的情况。它说明中国可以改善的余地很大。中美为什么存在这么大的能源效率差别,这里边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工业结构的不同。在美国,服务行业占相当大的比例,他们能源消耗比较小,就是GDP单位能耗很小。

图2 初级能源消费和GDP的比率(中国和美国)

为什么有这些能源消耗比例的不同呢?其中一点就是行业构成的不同。第二个需要强调的就是生活方式的选择,住房、交通格局不同,还有温度的选择不同。第三,就是现有资本的能源效率,这就是资本的总量,比如说一开始的资本能效不好,改善的过程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周期比较长。如果要加快资本本身能源效率,就要让能源价格提升到让人感到稀缺的水平。但在中国很多的能源商品仍然在得到不同程度的补贴。只有把价格提高到让人感到稀缺的时候,才能使人们觉得能源需要更有效率的使用。

另外一方面,要想加快转变的话,就要鼓励替代,也就是说运营的成本是一件事。如果鼓励人们都使用技术,就需要更高的资本成本,但是生活方式的成本长期来说是比较低的。比如你建一座房子,是三层,短期成本会高,但是可以节约能源成本,这是一个替代的做法。比如房地产开发商建房子的时候不会考虑能源效率,他们只想着把房子卖掉,只有购房人才想能源效率。所以,如果需要付出的资本代价比较高,就应该想办法去融资,让人明白付出的成本值得,因为以后的生活使用成本会比较低。

刚才我已经讲到了合适的定价,以及降低使用成本的问题,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市场的价格常常不反映实际的情况,比如在很多国家的汽油税,是因为消耗的汽油会造成空气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完全靠市场价格也是不行的。很多国家加税是很大的,比如跟日本和西欧相比,美国汽油税是相当高的。政府可以规定效率的标准,提高价格,或税收,都会产生影响,但是有时候只要宣布将在未来做这件事情就足够了。比如汽油价格五年之后要上涨,立刻就会产生相当好的效果,因为你今天宣布,马上变的话是不行的,因为很多人有车了。但是你说三年以后,五年以后价格要提高,等到他们想买车的时候,肯定会买一辆更有效率的车,而且工业设备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发出信号的效果也是很重要的。

我现在尤其想谈一下集体生活方式的选择。影响未来能源消费的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建怎样的未来城市。如果每一个车库里面都有一辆车,那就是噩梦了,对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都是这样,如果有400万辆车在街上跑就不得了了。汽油消费和它带来的污染会很严重。除此之外,如果都像美国那样依赖汽车的话,交通堵塞和各种各样跟车有关的成本都来了。我觉得发展用户友好型的公共交通系统,就能够取代很多车的使用。城市的交通系统,只要居民区相当稠密,以及周围居民非常稠密,公共交通就起作用了,如果人口不够就不行。但是要达到这种高密度的规划,一定要中央规划,不能交给市场去做,如果交给市场无形之手,那就像洛杉矶、像北京这样,开车开不动了。所以,我认为确实应该有中央比较集中的城市计划,并不一定是由中央政府做,但是各个城市和各个省必须有中心规划。我还要补充一点,从中国的情况来看,如果要真正开发公共交通,特别是在现代化城市,50~100个2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有这个需求,中国就很容易能建立起公共交通的行业,不仅可以向国内提供,也可以向全世界提供,不仅仅可以满足中国的需求,也可以满足印度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需求,这是很好的途径。我们希望城市像纽约、伦敦和巴黎,而不要像洛杉矶,这些大家都是达成共识了的。所以,我觉得这确实是一个集体的对于生活方式的选择。如果你让它自流的话,就会造成城市的蔓延,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有相同的经历。

下面看看图3,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图表,这是几个国家关于汽油价格的水平,中国是最底下的那条线,第二条是美国,其他的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要高得多,最高的是英国,还有德国、法国,它们的价格都比中国要高。关于汽油税,就是油老虎这个税,我觉得实际上可以采用汽油税,可以类似于像西欧或者是日本这样的税制。有这么一种说法,就是说如果你增加汽油税的话,就不能发展汽车工业了,这实际上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日本、德国,它们有非常繁荣的企业工业,同时它们的汽油税也是非常高的,所以不能说两者并进是一个神话。所以,我觉得在征收汽油税和提高汽油税最好的时机,就是在人们没有买汽车之前,而不是买汽车之后。所以,我觉得十年之后再提高汽油税就非常难了,现在美国根本不可能提高汽油税,如果谁要提高的话,谁就不可能当选为总统。中国在10年、15年以后恐怕可能也会形成这个情况,到时候每个中产阶级家庭都有一辆车,那个时候提高汽油税就太难了,最好是现在就做。

图3 所选国家的汽油零售价格

有一件事情想在这里强调,就是中国应该做的是要作出努力来减少现在对于供应切断的可能性。现在中国进口了一半的能源,但是,实际上中国可以减少这方面的脆弱性,措施是鼓励能源节省和使用可再生能源。但是,有意思的是,如果我们回顾一下1973~1980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的时候,油价大涨,一开始并没有发生任何影响,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进口石油数量大大减少了,价格又降下来了,后来就一直保持低价格,在两三年之后又暴涨。所以,人们觉得这个时机是非常独特的,人们必须有耐心,中国说在今后五年减少单位能耗的20%~30%,政府对于2006年没有达到这个目标感到不高兴,但这是可以做到的,大家还是要耐心。你如果发出价格的信号,在经过四五年之后,人们接受了这个信号之后,能耗就会下降,不可能第一年就生效,或者是产生直线下降的效果。同时,能源多样化,可再生能源也是很重要的,还要建立起战略储备。

最后,我总结一下,我觉得中国长远来看,必须寻找一个平衡的综合能源政策,符合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计划,以及人们对于共同交通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这种经济才可以持续。因为要进行持续发展,确实需要非常平衡的中央计划,还要激励人们节能,并且能够迅速转变消费结构。如果要认真改善单位GDP能耗,一方面是对于初级能源的转移的问题。另外一点,对于环境保护,我们可以减少汽油的使用,减少能源,我们可以使生活质量有所改善,减少大气和水源污染,减少交通堵塞。保证清洁的环境就可以促进社会和谐,环境是一个平等的参数,因为清洁的空气可以使所有的市民都享受,不仅仅是富人,穷人也一样。同样,公共交通也是一个平等的因素。

最后我要说明一点,就是基于现有的资本和基础设施,我们还要很长时间才能取得具体成果,所以我们需要耐心,需要事先发出信号,比如,价格的信号、收税的信号。这样在人们想买下一辆新车的时候,在建下一个厂房的时候,就会先考虑将要面对的高价格和高税收再做决策。所以,我们要认真执行节省能源和提高效率的政策的话,中国就可以本着《京都议定书》的精神行事,同时也可以走出一条新的道路给其他的发展中国家做出榜样。

');" class="a2">收藏

对于减少能源消耗在GDP当中所占的比重,以及环境污染,很多的政策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请允许我稍微换一个角度谈一下我认为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强调一下价格,和生活方式的选择。然后再看如何加速从能源密集型向能源高效型的转变。

图1 中国的GDP和能源消耗,1980~2004

图1显示的是中国20世纪80年代到2004年GDP和能源消耗的情况,其中一条是能源消耗,大家看到能源消耗基本上是比较缓慢的,但是到2000~2003年之间突然上涨很快,这是与当时的重工业的钢铁、水泥、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还有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相吻合的。初级原料的消费,占GDP当中的比重,从80年代以来是下降的,但是从2003年开始方向变为上升。图2中这条线也非常有意思,这是美国能源使用的情况。它说明中国可以改善的余地很大。中美为什么存在这么大的能源效率差别,这里边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工业结构的不同。在美国,服务行业占相当大的比例,他们能源消耗比较小,就是GDP单位能耗很小。

图2 初级能源消费和GDP的比率(中国和美国)

为什么有这些能源消耗比例的不同呢?其中一点就是行业构成的不同。第二个需要强调的就是生活方式的选择,住房、交通格局不同,还有温度的选择不同。第三,就是现有资本的能源效率,这就是资本的总量,比如说一开始的资本能效不好,改善的过程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周期比较长。如果要加快资本本身能源效率,就要让能源价格提升到让人感到稀缺的水平。但在中国很多的能源商品仍然在得到不同程度的补贴。只有把价格提高到让人感到稀缺的时候,才能使人们觉得能源需要更有效率的使用。

另外一方面,要想加快转变的话,就要鼓励替代,也就是说运营的成本是一件事。如果鼓励人们都使用技术,就需要更高的资本成本,但是生活方式的成本长期来说是比较低的。比如你建一座房子,是三层,短期成本会高,但是可以节约能源成本,这是一个替代的做法。比如房地产开发商建房子的时候不会考虑能源效率,他们只想着把房子卖掉,只有购房人才想能源效率。所以,如果需要付出的资本代价比较高,就应该想办法去融资,让人明白付出的成本值得,因为以后的生活使用成本会比较低。

刚才我已经讲到了合适的定价,以及降低使用成本的问题,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市场的价格常常不反映实际的情况,比如在很多国家的汽油税,是因为消耗的汽油会造成空气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完全靠市场价格也是不行的。很多国家加税是很大的,比如跟日本和西欧相比,美国汽油税是相当高的。政府可以规定效率的标准,提高价格,或税收,都会产生影响,但是有时候只要宣布将在未来做这件事情就足够了。比如汽油价格五年之后要上涨,立刻就会产生相当好的效果,因为你今天宣布,马上变的话是不行的,因为很多人有车了。但是你说三年以后,五年以后价格要提高,等到他们想买车的时候,肯定会买一辆更有效率的车,而且工业设备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发出信号的效果也是很重要的。

我现在尤其想谈一下集体生活方式的选择。影响未来能源消费的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建怎样的未来城市。如果每一个车库里面都有一辆车,那就是噩梦了,对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都是这样,如果有400万辆车在街上跑就不得了了。汽油消费和它带来的污染会很严重。除此之外,如果都像美国那样依赖汽车的话,交通堵塞和各种各样跟车有关的成本都来了。我觉得发展用户友好型的公共交通系统,就能够取代很多车的使用。城市的交通系统,只要居民区相当稠密,以及周围居民非常稠密,公共交通就起作用了,如果人口不够就不行。但是要达到这种高密度的规划,一定要中央规划,不能交给市场去做,如果交给市场无形之手,那就像洛杉矶、像北京这样,开车开不动了。所以,我认为确实应该有中央比较集中的城市计划,并不一定是由中央政府做,但是各个城市和各个省必须有中心规划。我还要补充一点,从中国的情况来看,如果要真正开发公共交通,特别是在现代化城市,50~100个2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有这个需求,中国就很容易能建立起公共交通的行业,不仅可以向国内提供,也可以向全世界提供,不仅仅可以满足中国的需求,也可以满足印度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需求,这是很好的途径。我们希望城市像纽约、伦敦和巴黎,而不要像洛杉矶,这些大家都是达成共识了的。所以,我觉得这确实是一个集体的对于生活方式的选择。如果你让它自流的话,就会造成城市的蔓延,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有相同的经历。

下面看看图3,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图表,这是几个国家关于汽油价格的水平,中国是最底下的那条线,第二条是美国,其他的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要高得多,最高的是英国,还有德国、法国,它们的价格都比中国要高。关于汽油税,就是油老虎这个税,我觉得实际上可以采用汽油税,可以类似于像西欧或者是日本这样的税制。有这么一种说法,就是说如果你增加汽油税的话,就不能发展汽车工业了,这实际上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日本、德国,它们有非常繁荣的企业工业,同时它们的汽油税也是非常高的,所以不能说两者并进是一个神话。所以,我觉得在征收汽油税和提高汽油税最好的时机,就是在人们没有买汽车之前,而不是买汽车之后。所以,我觉得十年之后再提高汽油税就非常难了,现在美国根本不可能提高汽油税,如果谁要提高的话,谁就不可能当选为总统。中国在10年、15年以后恐怕可能也会形成这个情况,到时候每个中产阶级家庭都有一辆车,那个时候提高汽油税就太难了,最好是现在就做。

图3 所选国家的汽油零售价格

有一件事情想在这里强调,就是中国应该做的是要作出努力来减少现在对于供应切断的可能性。现在中国进口了一半的能源,但是,实际上中国可以减少这方面的脆弱性,措施是鼓励能源节省和使用可再生能源。但是,有意思的是,如果我们回顾一下1973~1980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的时候,油价大涨,一开始并没有发生任何影响,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进口石油数量大大减少了,价格又降下来了,后来就一直保持低价格,在两三年之后又暴涨。所以,人们觉得这个时机是非常独特的,人们必须有耐心,中国说在今后五年减少单位能耗的20%~30%,政府对于2006年没有达到这个目标感到不高兴,但这是可以做到的,大家还是要耐心。你如果发出价格的信号,在经过四五年之后,人们接受了这个信号之后,能耗就会下降,不可能第一年就生效,或者是产生直线下降的效果。同时,能源多样化,可再生能源也是很重要的,还要建立起战略储备。

最后,我总结一下,我觉得中国长远来看,必须寻找一个平衡的综合能源政策,符合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计划,以及人们对于共同交通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这种经济才可以持续。因为要进行持续发展,确实需要非常平衡的中央计划,还要激励人们节能,并且能够迅速转变消费结构。如果要认真改善单位GDP能耗,一方面是对于初级能源的转移的问题。另外一点,对于环境保护,我们可以减少汽油的使用,减少能源,我们可以使生活质量有所改善,减少大气和水源污染,减少交通堵塞。保证清洁的环境就可以促进社会和谐,环境是一个平等的参数,因为清洁的空气可以使所有的市民都享受,不仅仅是富人,穷人也一样。同样,公共交通也是一个平等的因素。

最后我要说明一点,就是基于现有的资本和基础设施,我们还要很长时间才能取得具体成果,所以我们需要耐心,需要事先发出信号,比如,价格的信号、收税的信号。这样在人们想买下一辆新车的时候,在建下一个厂房的时候,就会先考虑将要面对的高价格和高税收再做决策。所以,我们要认真执行节省能源和提高效率的政策的话,中国就可以本着《京都议定书》的精神行事,同时也可以走出一条新的道路给其他的发展中国家做出榜样。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