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移动互联网的今天和明天
在线阅读

官建文

官建文,现任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人民网研究院院长,《人民日报》高级编辑。长期从事新闻媒体、网站管理工作及相关研究,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应对与效果评估信息平台建设研究”首席科学家。主编《人民日报》内参《情况汇编》8年,获中央领导同志批示1500多件,组织并指挥人民网几十次重大活动报道。主管的“强国论坛”“人民时评”“中国共产党新闻”均被评为“中国互联网品牌栏目”。

官建文: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很高兴今天有机会跟大家做交流。

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移动互联网的今天和明天》,在讲今天和明天之前,我们先讲昨天。移动互联网的昨天有三个关键的时间点:第一个是1997年无线通信协议WAP的制定。这个协议是由当时通信业三个顶尖企业——爱立信、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在一个联合召开的论坛上制定的,并且现在仍然在用,2G手机、PDNA、PCG都使用这一协议。据预测,以后家电产品的通信端也可能使用这个协议。第二个是1999年的My Mode,用中文翻译之后就是“我的模式”。它跟WAP有点类似,但因为它的制式不一样,所以基本上只在日本使用。它是当时最成功的移动互联网,因为它将上网计费方式从按时间计费变成了按数据量下载计费。人民网早在2000年就利用在日本的中继站,用My Mode把信息发送出去。第三个是大家比较熟知的IOS。2007年iPhone手机搭载的IOS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是智能终端最早的形式。

以上这三个时间点所诞生的事物,是移动互联网过去的三个重要的代表,现在已经不止这些形式了。尽管我们现在所说的AVT仍然是在IOS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是新开发的通过移动端浏览网站的协议HTML5就跟过去没有太大的关系。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始于1997年;1997年到2002年,移动互联网处于一个非常缓慢的发展状态;2002年之后,移动互联网才开始快速发展。检索不同年份学术期刊所得的与移动互联网相关的研究文章篇数的变化跟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发展情况基本上是吻合的。智能手机从2008年开始发展,出货量在2011~2013年达到顶峰,从时间上看,我国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在2011年、2012年、2013年达到最高。另外,中国移动电子商务用户的规模从2010年就开始了快速增长。移动互联网在过去几年间,特别是2010年之后,呈现了飞速发展的态势。有人说过去这几十年,基本上每一个10年就是计算机发展的一个新时代。20世纪70年代,是主机时代,接着是有用户桌面的个人电脑时代,然后是桌面互联网时代,而现在,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应该是移动互联网时代。

在谈移动互联网的今天之前,我们先谈什么叫移动互联网。我们所说的移动互联网,比较准确的概括是移动通信网加上移动网。前几年,有人说移动互联网是一个伪概念。互联网只有一个,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在移动端的一个延伸,不存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区分。我们编写了三本关于移动互联网的蓝皮书,第一本是2012年之前完成的。在编写第一本蓝皮书的时候,社会上就有“移动互联网不能作为一个概念和一个学科来研究”的说法。到第二年我们出版第二本蓝皮书的时候,移动互联网的市场规模已经是整个PC互联网规模的10倍。

另外,我们需要了解为什么称之为移动互联网而不是无线互联网。最开始的时候,这两种称呼都有。后来我们觉得移动互联网更为准确,因为这个网络本身体现的不是无线性,而是移动性,叫移动互联网才能更准确地反映其本质。

我们还需要讨论一下移动互联网跟PC互联网的区别。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动与静的区别。PC互联网是人随网动,人随网走。20世纪90年代有CALL机或者叫BP机,它是一个接收信号的终端。别人给我打了电话,会显示电话号码,然后我就满地去找固定电话给他回过去。这就是人随电话走。移动互联网和PC互联网的区别有点像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的区别。固定电话放在哪里,我们打电话就必须走到哪里。PC互联网也是如此,得有固定的网线才能上网。而移动互联网是人到哪网到哪,网随人动,比PC互联网灵活。这一特点带来的第一个变化是网络终端的变革。原来固定的PC机,最早叫“286”“486”,最后没法叫,因为不能“586”“686”一直叫上去,就改用INTEL重新表达。但是PC互联网发展到移动互联网后,带动了整个移动终端产业的升级,导致用户必须不断地换新手机。第二个变化是应用的拓展。在使用PC端的时候,应用方面可以拓展的东西不多。虽然PC端的服务有新闻信息、搜索、电子商务、游戏等,但是移动端有PC端没有的应用。比如地图,虽然我们经常在PC端查找地图,但是它不能跟着人走,所以LBS服务大家现在都看好。为什么呢?因为它把移动端和用户所到的地理位置实时结合在了一起。用户到了某个地方,根据移动终端的定位,这个地方附近的各种餐馆、商场、商店都可以把包括优惠券在内的所有信息发送到用户的移动终端上,这在PC端是无法实现的。围绕LBS服务,还有很多扩展的东西,我们后面会讲到。第三个变化是永远在线。移动互联网可以永远在线,但PC端要关机。尽管PC端不关机只下线也可以,但是不关机在用户离开后并没有意义。手机则不一样,比如手机端的微信可以永远在线。用户坐在办公室或者在家里电脑桌前上网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移动互联网可以让我们走到哪儿都能在线,帮助我们把所有碎片化时间都利用起来。移动化在线的时间远远多于PC端在线时间的这一特点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移动互联网跟PC互联网的第二个区别是人与人和人与物的区别。PC互联网下,我们面对的是电脑,它只是一个机器,包含了浏览器、服务器、IP地址和超链接。移动互联网建立在通信的基础上,是点对点的交流,平时我们打电话是人对人的,那么移动互联网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人跟人在交流。特别是各种类型的APP飞速发展,用户点开以后从体验感上来说就和PC端不一样。移动终端带来了用户体验上的唯一性、精确性、私密性。我们现在都在讲大数据,尽管在PC端也可以实现大数据,但是有难度。因为PC端用户很少有先注册再浏览网页的习惯。我们要获得用户的信息,只能通过浏览器,不能通过IP地址的精确定位。而且,很多局域网可以分配的IP地址很少,比如校园里的局域网IP地址就很少。特别是IPv4协议下我国分到的IP地址本身就不多,6亿多上网人口所分到的IP地址只有1亿多,很多局域网下的用户IP只能以局域网子网的形式表现。这非常不利于我们获取用户信息时的精确定位。但是手机不一样,手机具有唯一性,借给旁人使用也是极少的情况。因此只要用户使用了这个手机,他在购物、发邮件、使用网上银行时,手机都做了数据记录。如果研究者掌握了足够的用户上网数据,就可以精确地向用户推送信息。这就是唯一性和精确性。还有私密性。如果大家忘记带手机,或者是丢了手机,就会觉得抓狂,因为手机里藏着我们大量的秘密。

第三个区别是商业生态。在使用PC互联网时,我们是被动地使用操作系统。而移动互联网让我们有很大的主动性。刚才提到移动互联网过去的三个重要时间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三个时间点。2007年1月19日,苹果发布了IOS第一代,它跟我们传统的个人电脑操作系统有很大的不同。传统个人电脑是生产厂商把所有的操作系统都预装好,用户没有选择的余地。苹果电脑最大的颠覆是它的终端里只有一些基础程序,它留下了一个可以供第三方开发的平台,让用户在应用选择上有了很大的自主性。原来的新闻出版署公布过一个数字,广电系统加上平面媒体,持有记者证的人是24万多,不到25万,再加上在校的新闻系学生约20万,是我国所有的从事新闻相关事业的人数。而从事第三方平台应用开发的有100多万人,甚至200多万人。我国现在的网站约是320万个,而在苹果或者是安卓系统的应用市场上的第三方应用有多少个呢?仅苹果系统在中国的应用就有几百万个,而安卓系统也有几百万个。如果我们把这些应用当作一个个网站,那么这个庞大的数量对比大家可想而知。从PC端和移动端的比较来看,我们能看到商业生态的不同。PC端的操作系统是有固定程序的,用户不可以选择。移动端的应用由第三方开发,用户可以随意选择。用户下载一个APP,好用就用,不好用就删除。

所以,从以上这三个方面来看,移动互联网跟PC互联网存在相当大的区别。尽管它们在基本的信息交换、信息传递方面是一脉相承的,但由于以上三个区别,移动互联网形成了一个开放、竞争、活力十足的生态系统。从创造性来说,移动互联网有很大的创造空间。从数量来说,它有数百万的应用开发者和数以千万计的应用程序。

我们再来看移动互联网的今天。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数据大迁移;二是新闻;三是社交,如服务、娱乐、广告等。

手机是现在我们获取信息最主要的终端,现在移动端和PC端怎样融合是研究关注的重点。在新闻方面,细分为用户是通过移动社交平台查看信息,还是通过新闻客户端,或者是通过HTML5方式浏览网站。总体来说,尤其是年轻人,现在已经很少坐在办公桌前浏览新闻了,大多是通过手机终端获取信息。从社交方面也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广泛性。在服务应用方面,现在大家买火车票、旅游预订、存款转账等大都是通过移动端来完成的。在娱乐方面,手机游戏值得一提。手游在过去两年特别火,获得了大量的融资,而大型游戏正在减少。现在我们看到网吧、报刊亭都在减少。我们在出版第一本移动互联网蓝皮书的时候,给我们写与广告相关的主题的作者说:“移动互联网的广告,是‘未来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时的情况确是如此,但是这两年移动互联网广告有比较大的发展。但还有一个解决不了的问题:手机这么小的屏幕,我们该怎样发广告?

当然现在也有增值业务,有点像我们的软文。人民网研究院对北京市城镇务工人员手机上网频率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中每天都用手机上网的占了47%,将近一半。这些受访者跟我们不一样,他们每天的生存压力比较大,而且他们用PC端上网的条件不好,上班的时候基本上只能通过手机上网。他们的年龄层次不一样,年轻的基本上都是通过手机上网。

另外,2013年各类项目的移动搜索量排行榜显示,最高的是影视娱乐,占58%,然后是音乐、小说等,占40%多,紧接着是查找位置、各种知识问答,然后有游戏、手机应用、出行、旅游信息、公务类信息、软件,社区论坛的搜索量是最低的,约占23%。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收入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在2009年,移动互联网的收入非常低,但在2010年和2011年,移动互联网收入增长了20%,2012年增长了13%。腾讯发布了一个调研报告,对移动视频的广告规模、中国移动视频流量的增长、移动游戏的收益增长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对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移动游戏在2010年的收益只有32亿元,到了2016年预计将达到427亿元,7年时间增长12倍是十分迅速的。

移动互联网的今天,第一个特点就是内容的迁移,第二个特点是全方位的渗透。全方位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教育、金融、办公、旅游等领域都在渗透。互联网本身有渗透性,但是远没有移动互联网渗透的范围和社会影响大。

下面我们说说移动互联网这几年,特别是2010年之后,对社会各方面的渗透。首先是教育方面。我们今天的这种交流是传统的,传统的授课方式现在还是普遍存在的。但是网上授课增长迅猛,像新东方之类的上市公司已经感到了危机。有很多传统教育机构老师离职去做网上教育,通过大众化免费、小众化收费的授课方式来扩大影响。

金融方面大家比较熟悉,在此就不赘述了。在办公方面,有一个问题大家可能关注得比较少,就是现在政府部门的很多服务已经开始通过移动端完成。比如说现在有的公司已经在微信上开放用车的应用了。用户可以在微信上预约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用车。

我在一个众筹投资峰会上听到过一个通过移动端开展和大众点评网类似的网站投资项目,这个网站为停车场和洗车场而建,在浙江已经开始试点,在西安也已经在做推广。比如,我要到交大来办事,我可以在昨天甚至前天在这个移动端上预约什么时间到交大停车场、停车多少时间。在项目人介绍完后,有人问起排队者和预约者的冲突如何解决的问题。项目人的回答是会将预约车位和排队车位分开。由此我联想到医院的排号问题都可以通过预订的方式解决。

在旅游方面,现在通过移动端预订旅游的人很多,预订内容已经不仅局限于宾馆、旅游购票等。“微景旅游”是一个微信公众号,在景区游览时,这个公众号可以向用户推荐景区的服务项目,方便用户游览。我们在博物馆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第三个特点是移动互联网的影响力空前巨大。马云2013年年底在其公司的内部邮件里喊话说,整个阿里巴巴要以云端为基础进入移动电商领域,建立阿里巴巴的移动电商生态。新东方的俞敏洪说要更换自己的基因,也要更换整个新东方的发展基因。复星的CEO梁信君也说要向移动互联网发展。中国移动的李月提出了两个“三新”,在4年前他提了一个“三新”,旧的“三新”是针对3G网络的,代表不换号、不换卡就把2G和3G的手机网络打通。2014年年初他提出的“三新”包括新通话,指高清的音视频通话;新信息,类似微信;新联系,即把通信录打通。尽管还没有看到新的“三新”具体落地的效果,但是听起来中国移动这个国内最大电信运营商也要做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的今天,可以说第一点是原有的PC互联网大面积地向移动端迁移。第二点是移动互联网全面地向社会各行各业渗透。我们有一个词是互联网+,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可以跟所有的行业融合。第三点是移动互联网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影响。我们从移动互联网的昨天可以看到发展最快的是手机,网民增长最快的是2011年,但是在2011年为什么没有带来那么大的影响呢?因为它仅是网民的增长,是以2G手机为主的网民的增长。2013年以来,整个移动互联网就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特别是对传统金融领域的冲击。移动金融在半个月内发展到几千万甚至上亿的用户,特别是“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软件推出后,很多出租车司机都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推广者。

我们再看明天的移动互联网会是什么样子。我将它简单地归纳为五个“泛”。第一是泛网络化。如我们前面所说,移动互联网最开始被认为是一个伪概念,不存在实际意义上的移动互联网。那么,泛网络化时代来临后,我觉得移动互联网会成为一个过去的概念。移动互联网和PC互联网从无到有、从分到合。将来PC端出厂的时候,就有可能有两个端口,一个是有线的,一个是无线的,在用户不需要PC互联网时,不需要有线一样能用。现在的互联网电视就有两个口,一个是无线接口的,一个是有线接口,发展到最后会是泛终端,即到处都是终端。我们所说的终端,目前是指PC机、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电视机正在逐渐成为一个终端。那么下一步还有什么?汽车可能会成为新的终端。现在很多人在研究车联网,比如Google正在研究无人驾驶汽车,汽车的屏幕也会成为一个信息终端。再比如家电、眼镜、穿戴设备等都会成为一个终端。将来会是一个多终端、泛终端的时代。我看过一个科幻影片,这个片子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主人公无论走到哪,用手摸一下玻璃,玻璃就能马上显示正在跟他通话的人。我预测,在未来我们不会再讲移动互联网或者信息互联网,就单纯地说互联网。它以无线接入为主,大的线路仍然是有线的,但是线路的最后一公里都是无线的。最终的结果就是大而无形。我们到哪里都有信号,网络无处不在。前两年中央文件出现的“泛联网”这个词还是一个时髦的词,现在大家讲得比较多了。未来会是一个真正的泛网络时代,网络速度会非常快。3G比2G快很多,4G比3G快很多,现在5G已经投入研究了。5G网络下载一部电影可能也就是一两秒钟的事。

第二是泛智能化。现在智能手机的价格已经降到千元以下,媒体称其为“百元机”,各种终端设备的智能化已经逐步实现,电视可以成为智能终端,甚至每一个小家电都能配备一个小窗口,成为我们的信息终端。将来或许公共汽车、飞机、火车等的每一个座椅前面就是一个智能终端、一个接收装置。目前飞机上网已经投入研究,国航从北京到成都的航线正投入试用,只是成本非常高,推广效益不足。我们的蓝皮书对中国2013年退出或者参加智能终端研发的公司进行了统计。2013年3月,小米科技宣布正在研发智能鞋;4月,百度的智能眼镜进行内测;5月,腾讯宣布为可穿戴设备提供配套服务;6月,富士康发布了智能手表;10月,百度可穿戴设备网站上线,360发布了儿童卫士手环,让孩子到哪里家长都可以知道;11月,百度发布国内首份可穿戴设备用户的研究报告。

第三是泛媒体化。第一个方面体现在数字化平台的涌现。在传统媒体时代,报纸、杂志、电视等我们都可以把它看作信息平台,但是这个平台不是数字化的。数字化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有延展性和低成本的特点,信息传递得到扩张。现在,我们已经有很多数字化的信息平台,这些平台都可以被称为媒体,都能成为传播的平台。说到《人民日报》,大家最先想到的是印刷版的报纸。但是《人民日报》现在有了多种形式,除了报纸本身以外,还有人民网、客户端、微博、数字阅报栏。以前的客户端只是报纸的原样呈现,现在的新客户端除了自身报纸的内容随时发布之外,还有其他媒体的内容。所有这些都是数字化的平台,都可以传播。例如,数字阅报栏,既可以发布报纸的内容,也可以发布各种即时信息,包括广告、图片、视频等。除了以上形式,电商也是一个数字化平台,除了发布各种商品信息外,也可以发布新闻信息。还有广告牌、公共汽车站站牌、公共汽车上的屏幕,以及火车、飞机上的屏幕等,任何一个数字化的平台都是传播平台。所以第一个泛化是数字化平台的泛化。

第二个方面是媒体人的泛化。原来只有学新闻并且在媒体工作的人才能撰写新闻并且发布,其他非专业的新闻采写者叫作通讯员,他们得通过媒体渠道才能把新闻消息发出去。但是现在不一样,任何人都能通过自己的手机来发布信息。渠道可以是微博、微信、QQ群、论坛。现在还出现不需要移动信号和WiFi就能做的一个社交工具——WeChat。这个泛化带来的结果就是受者和传者合二为一,我们既是信息接收者,又是信息发布者。

第三个方面是媒体形式的泛化。过去讲体裁就是消息、通讯、评论等,讲媒体形式就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现在我们介绍情况,写总结,能用的形式可以列出二三十种,比如直播、访谈、评论、微博、微信等。比如刚才所说的《人民日报》的传播形式就有将近10种。这就是泛媒体化。泛化的结果之一是:信息无处不有。这带来了很多问题。我参加一个活动,一个企业的员工说她现在十分苦恼,不知道做一个广告可以投放到哪里。过去投放广告只在报纸、广播和电视上,但是现在投放到哪里才有最显著的效果很难预测。刚开始是传者的困惑,接下来是受者的困惑。这么多信息,从哪里开始看起?比如我自己下载了很多APP,微信公共账号也下载了很多。但是我的微信公共账号,经常是几十个都没有看。信息太多、太快,这是苦恼。

媒体形式的泛化使得媒体的盈利模式以及当前的广告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在媒体收入方面,现在都市报的收入下降得很厉害。中国的报纸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党报,现在看危机感还不太强,基本能保证量,部分报纸广告收入还在增长,发行量还在增长。第二类是都市报,是三种报纸中压力最大的。第三类是行业报。传统媒体的盈利模式是把独家内容做好了,发行量和影响力自然就大了,就会有广告。但是这个模式遭到了新媒体的挑战。新浪、搜狐、网易都没有原创的内容,但是腾讯2013年的收入是99亿美元,也就是600亿人民币。我在2012年看到的收入排行大致是这样的:百度是腾讯的一半,网易大概是百度的一半,然后搜狐是网易的2/3,新浪是网易的一半或略少。2013年情况有变化,腾讯是600亿,百度是300亿,网易是100亿,搜狐是80多亿,新浪比较少,只有40多亿。有一点我没弄清楚,新浪微博是单独上市的,我不知道新浪微博的收入有没有计算在新浪的总收入里面,搜狐的畅游是单独上市的,它的收入是不是算在搜狐的总收入里。新浪的收入为什么会这么低?因为它主要依靠的是广告。网易、搜狐的收入都是以游戏收入为主,搜狐的游戏收入已经超过总收入的50%。腾讯则更不用说,Q币是腾讯很大的一项增值业务,而现在微信上也有可盈利的游戏项目。百度的收入很大一部分来自竞价排名。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媒体的收入正在走向多元化,光靠广告盈利已经不行了。

在广告形式方面,进入移动时代,传统的图形广告在移动端没有很好的浏览效果和用户体验。什么样的广告适合移动端?现在媒体的收入虽然上来了,但是还没能找到很好的形式。不过我们不必担忧,因为PC互联网时代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赚钱。拯救新浪、搜狐的是短信。比如短信下载音乐的用户面很大,估计有几千万甚至上亿的规模。每个用户一个月几块钱,看起来不大,但是能让新浪和搜狐网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时候仍旧获得很高的盈利。

第四个方面是泛可视化。长视频、短视频,现在微视频开始活跃起来。微视频是一时的新鲜还是有长久的生命力,现在还不好说,但是视频肯定是一个趋势。移动端实现盈利首先会从视频开始。另外,图片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以后可能会智能生成图片,或者是智能化PS图片。我们现在用电子相册,未来可能会有一种软件把我们拍的新闻图片、旅游图片智能地变成一个个电子相册。还有可视化的交流,以及图文和视频的交替和互动。数字化给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创造空间。印刷版的版式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是数字化之后会有很多创新。

第五个方面是泛数据化。大数据现在谈得比较多,最主要应用在决策和研究方面。尽管过去的研究也用大量的数据和历史材料,但是如果我们有非常全面的数据,那么做出的分析会更加科学。大数据的应用有相当的难度,数据量很大,应用的时候就像是在草丛里面找一根针。但是不管怎么样,这肯定是个趋势,会出来各种各样的数据工具、数据公司,媒体人以后可能有很多会去做数据,以后最吃香的可能是数据分析师。我建议在座的同学如果有兴趣最好去熟悉一些数据统计方面的知识。

我们想象一下未来的媒体会是什么样的。未来的媒体机构肯定不会只生产一种媒体形式,电视不会只做视频,报纸不会只做传统平面媒体。《人民日报》这个纸媒只是在做一个产品,最终体现给读者的是一张报纸。电视不只是做一个产品,它做的可以说是一个产业,围绕一个电视频道形成上游和下游。有人说中央电视台大楼中午光是吃饭就有上万盒的盒饭,可能夸张了一点,但是这说明了有很多人在围绕着媒体服务。每个电视频道、每个栏目都可以往上或往下同时延伸,但是报纸的一篇文章能延伸到哪里?

未来的媒体可能是一个产业。《人民日报》官方网站就可以做成一个产业,它的边界可以无限扩大,可以往上、往下延伸。现在还没有一个网站能做到这一步,但是未来数据化、数字化的媒体公司有可能跟数据公司相融合,不仅仅是做新闻,也不是我们所说的大数据的新闻或者可视化的图形。未来的传媒公司可以为各行各业提供数据化的服务,它可以出一些研究报告,可以成为智库,可以为广告客户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原来的广告只是广而告之,把这个东西告诉消费者就行了。未来的广告肯定会对整个产品作分析,甚至通过互动社区分析网民的情绪,进而对产品的市场做出分析。

嘉宾:老师您好!现在高德地图数据和淘宝是完全打通的。我们如何通过以高德的数据为主,然后再结合一些淘宝的数据,来为户外广告公司做数据监测服务?老师您对这一块的应用前景怎么判断?

官建文:对网上行为数据的监测有最直接的效果。户外广告因为无法获取浏览和反馈的数据,作用只能说是间接的。比如在人民网或者阿里巴巴上面有广告,后台就可以看到什么时间、什么人进行了浏览。如果是手机端浏览,我们还可以了解用户的信息,比如他的年龄、身份、浏览时间段、用户所在的地点。如果我们了解了这些信息,还可以和他进行互动,查看他的评论。所以我觉得,如果是网上的广告,数据检测和数据分析会起到比较好的参考作用。如果是户外广告,只能起间接的作用,比如户外广告的内容跟网民购买此类广告所展示的产品行为,网络上的互动社区对这些产品的评价起一个间接的参考作用。

嘉宾:您说移动用户、移动端使用人群主要是中、青年人。但是当下一些农民或者老年人,他们可能希望更多地了解青年人的想法,也希望根据移动端来了解信息。但是这些人可能没有智能手机,信息获取也只能是通过电视等传统方式。不知道未来的移动端会不会开发针对年龄比较大,拥有信息获取需求但是不会使用智能设备的人群的产品?第二个问题是未来的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技术还是专业的发展?谢谢。

官建文: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我刚才所说的调查,在北京打工的农民工中,总体上是青年人,即16岁至40岁的年龄段移动上网的人最多。但这只是就总体上而言,随着这一批人年龄的增长,年龄将不再是主要问题,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事实上现在有一些应用,年龄大的人用得反而多。前两年在我的印象里,QQ是年轻人使用多,后来腾讯的员工告诉我,现在很多老年人在用QQ。这是为什么?因为老年人用QQ跟他的儿子、孙子联络。现在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微信群里面说得最热闹的反而是像我这样上了年纪的人,特别是已经退休的人。像你们这样的年轻人反而在微信群里面说话很少,因为你们很忙,所以移动端的人群不是绝对的。

第二个问题,不能说哪个更重要,各有长处。现在做新媒体的研究或者互联网的研究,绝对不能停留在原来做传统媒体研究的套路上,就是怎么用事实,怎么分析,怎么推论。你一定要用上一些软件,用上一些数据的分析。未来不仅是研究,在处理、策划的时候,可能也要用上某些软件来做数据分析。这需要技术和专业两方面的结合,所以我主张文科生能够接触一些计算机技术和数学的分析工具,工科生能够了解一下传媒。未来的媒体可能需要两面都懂得的人。人民网想找一些既懂新闻又懂得一些基本计算机技术的人就很难找到。

');" class="a2">收藏

时间:2014年7月12日下午

地点: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光彪楼1楼多功能厅

主讲人:官建文

官建文

官建文,现任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人民网研究院院长,《人民日报》高级编辑。长期从事新闻媒体、网站管理工作及相关研究,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应对与效果评估信息平台建设研究”首席科学家。主编《人民日报》内参《情况汇编》8年,获中央领导同志批示1500多件,组织并指挥人民网几十次重大活动报道。主管的“强国论坛”“人民时评”“中国共产党新闻”均被评为“中国互联网品牌栏目”。

官建文: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很高兴今天有机会跟大家做交流。

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移动互联网的今天和明天》,在讲今天和明天之前,我们先讲昨天。移动互联网的昨天有三个关键的时间点:第一个是1997年无线通信协议WAP的制定。这个协议是由当时通信业三个顶尖企业——爱立信、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在一个联合召开的论坛上制定的,并且现在仍然在用,2G手机、PDNA、PCG都使用这一协议。据预测,以后家电产品的通信端也可能使用这个协议。第二个是1999年的My Mode,用中文翻译之后就是“我的模式”。它跟WAP有点类似,但因为它的制式不一样,所以基本上只在日本使用。它是当时最成功的移动互联网,因为它将上网计费方式从按时间计费变成了按数据量下载计费。人民网早在2000年就利用在日本的中继站,用My Mode把信息发送出去。第三个是大家比较熟知的IOS。2007年iPhone手机搭载的IOS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是智能终端最早的形式。

以上这三个时间点所诞生的事物,是移动互联网过去的三个重要的代表,现在已经不止这些形式了。尽管我们现在所说的AVT仍然是在IOS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是新开发的通过移动端浏览网站的协议HTML5就跟过去没有太大的关系。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始于1997年;1997年到2002年,移动互联网处于一个非常缓慢的发展状态;2002年之后,移动互联网才开始快速发展。检索不同年份学术期刊所得的与移动互联网相关的研究文章篇数的变化跟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发展情况基本上是吻合的。智能手机从2008年开始发展,出货量在2011~2013年达到顶峰,从时间上看,我国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在2011年、2012年、2013年达到最高。另外,中国移动电子商务用户的规模从2010年就开始了快速增长。移动互联网在过去几年间,特别是2010年之后,呈现了飞速发展的态势。有人说过去这几十年,基本上每一个10年就是计算机发展的一个新时代。20世纪70年代,是主机时代,接着是有用户桌面的个人电脑时代,然后是桌面互联网时代,而现在,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应该是移动互联网时代。

在谈移动互联网的今天之前,我们先谈什么叫移动互联网。我们所说的移动互联网,比较准确的概括是移动通信网加上移动网。前几年,有人说移动互联网是一个伪概念。互联网只有一个,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在移动端的一个延伸,不存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区分。我们编写了三本关于移动互联网的蓝皮书,第一本是2012年之前完成的。在编写第一本蓝皮书的时候,社会上就有“移动互联网不能作为一个概念和一个学科来研究”的说法。到第二年我们出版第二本蓝皮书的时候,移动互联网的市场规模已经是整个PC互联网规模的10倍。

另外,我们需要了解为什么称之为移动互联网而不是无线互联网。最开始的时候,这两种称呼都有。后来我们觉得移动互联网更为准确,因为这个网络本身体现的不是无线性,而是移动性,叫移动互联网才能更准确地反映其本质。

我们还需要讨论一下移动互联网跟PC互联网的区别。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动与静的区别。PC互联网是人随网动,人随网走。20世纪90年代有CALL机或者叫BP机,它是一个接收信号的终端。别人给我打了电话,会显示电话号码,然后我就满地去找固定电话给他回过去。这就是人随电话走。移动互联网和PC互联网的区别有点像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的区别。固定电话放在哪里,我们打电话就必须走到哪里。PC互联网也是如此,得有固定的网线才能上网。而移动互联网是人到哪网到哪,网随人动,比PC互联网灵活。这一特点带来的第一个变化是网络终端的变革。原来固定的PC机,最早叫“286”“486”,最后没法叫,因为不能“586”“686”一直叫上去,就改用INTEL重新表达。但是PC互联网发展到移动互联网后,带动了整个移动终端产业的升级,导致用户必须不断地换新手机。第二个变化是应用的拓展。在使用PC端的时候,应用方面可以拓展的东西不多。虽然PC端的服务有新闻信息、搜索、电子商务、游戏等,但是移动端有PC端没有的应用。比如地图,虽然我们经常在PC端查找地图,但是它不能跟着人走,所以LBS服务大家现在都看好。为什么呢?因为它把移动端和用户所到的地理位置实时结合在了一起。用户到了某个地方,根据移动终端的定位,这个地方附近的各种餐馆、商场、商店都可以把包括优惠券在内的所有信息发送到用户的移动终端上,这在PC端是无法实现的。围绕LBS服务,还有很多扩展的东西,我们后面会讲到。第三个变化是永远在线。移动互联网可以永远在线,但PC端要关机。尽管PC端不关机只下线也可以,但是不关机在用户离开后并没有意义。手机则不一样,比如手机端的微信可以永远在线。用户坐在办公室或者在家里电脑桌前上网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移动互联网可以让我们走到哪儿都能在线,帮助我们把所有碎片化时间都利用起来。移动化在线的时间远远多于PC端在线时间的这一特点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移动互联网跟PC互联网的第二个区别是人与人和人与物的区别。PC互联网下,我们面对的是电脑,它只是一个机器,包含了浏览器、服务器、IP地址和超链接。移动互联网建立在通信的基础上,是点对点的交流,平时我们打电话是人对人的,那么移动互联网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人跟人在交流。特别是各种类型的APP飞速发展,用户点开以后从体验感上来说就和PC端不一样。移动终端带来了用户体验上的唯一性、精确性、私密性。我们现在都在讲大数据,尽管在PC端也可以实现大数据,但是有难度。因为PC端用户很少有先注册再浏览网页的习惯。我们要获得用户的信息,只能通过浏览器,不能通过IP地址的精确定位。而且,很多局域网可以分配的IP地址很少,比如校园里的局域网IP地址就很少。特别是IPv4协议下我国分到的IP地址本身就不多,6亿多上网人口所分到的IP地址只有1亿多,很多局域网下的用户IP只能以局域网子网的形式表现。这非常不利于我们获取用户信息时的精确定位。但是手机不一样,手机具有唯一性,借给旁人使用也是极少的情况。因此只要用户使用了这个手机,他在购物、发邮件、使用网上银行时,手机都做了数据记录。如果研究者掌握了足够的用户上网数据,就可以精确地向用户推送信息。这就是唯一性和精确性。还有私密性。如果大家忘记带手机,或者是丢了手机,就会觉得抓狂,因为手机里藏着我们大量的秘密。

第三个区别是商业生态。在使用PC互联网时,我们是被动地使用操作系统。而移动互联网让我们有很大的主动性。刚才提到移动互联网过去的三个重要时间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三个时间点。2007年1月19日,苹果发布了IOS第一代,它跟我们传统的个人电脑操作系统有很大的不同。传统个人电脑是生产厂商把所有的操作系统都预装好,用户没有选择的余地。苹果电脑最大的颠覆是它的终端里只有一些基础程序,它留下了一个可以供第三方开发的平台,让用户在应用选择上有了很大的自主性。原来的新闻出版署公布过一个数字,广电系统加上平面媒体,持有记者证的人是24万多,不到25万,再加上在校的新闻系学生约20万,是我国所有的从事新闻相关事业的人数。而从事第三方平台应用开发的有100多万人,甚至200多万人。我国现在的网站约是320万个,而在苹果或者是安卓系统的应用市场上的第三方应用有多少个呢?仅苹果系统在中国的应用就有几百万个,而安卓系统也有几百万个。如果我们把这些应用当作一个个网站,那么这个庞大的数量对比大家可想而知。从PC端和移动端的比较来看,我们能看到商业生态的不同。PC端的操作系统是有固定程序的,用户不可以选择。移动端的应用由第三方开发,用户可以随意选择。用户下载一个APP,好用就用,不好用就删除。

所以,从以上这三个方面来看,移动互联网跟PC互联网存在相当大的区别。尽管它们在基本的信息交换、信息传递方面是一脉相承的,但由于以上三个区别,移动互联网形成了一个开放、竞争、活力十足的生态系统。从创造性来说,移动互联网有很大的创造空间。从数量来说,它有数百万的应用开发者和数以千万计的应用程序。

我们再来看移动互联网的今天。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数据大迁移;二是新闻;三是社交,如服务、娱乐、广告等。

手机是现在我们获取信息最主要的终端,现在移动端和PC端怎样融合是研究关注的重点。在新闻方面,细分为用户是通过移动社交平台查看信息,还是通过新闻客户端,或者是通过HTML5方式浏览网站。总体来说,尤其是年轻人,现在已经很少坐在办公桌前浏览新闻了,大多是通过手机终端获取信息。从社交方面也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广泛性。在服务应用方面,现在大家买火车票、旅游预订、存款转账等大都是通过移动端来完成的。在娱乐方面,手机游戏值得一提。手游在过去两年特别火,获得了大量的融资,而大型游戏正在减少。现在我们看到网吧、报刊亭都在减少。我们在出版第一本移动互联网蓝皮书的时候,给我们写与广告相关的主题的作者说:“移动互联网的广告,是‘未来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时的情况确是如此,但是这两年移动互联网广告有比较大的发展。但还有一个解决不了的问题:手机这么小的屏幕,我们该怎样发广告?

当然现在也有增值业务,有点像我们的软文。人民网研究院对北京市城镇务工人员手机上网频率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中每天都用手机上网的占了47%,将近一半。这些受访者跟我们不一样,他们每天的生存压力比较大,而且他们用PC端上网的条件不好,上班的时候基本上只能通过手机上网。他们的年龄层次不一样,年轻的基本上都是通过手机上网。

另外,2013年各类项目的移动搜索量排行榜显示,最高的是影视娱乐,占58%,然后是音乐、小说等,占40%多,紧接着是查找位置、各种知识问答,然后有游戏、手机应用、出行、旅游信息、公务类信息、软件,社区论坛的搜索量是最低的,约占23%。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收入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在2009年,移动互联网的收入非常低,但在2010年和2011年,移动互联网收入增长了20%,2012年增长了13%。腾讯发布了一个调研报告,对移动视频的广告规模、中国移动视频流量的增长、移动游戏的收益增长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对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移动游戏在2010年的收益只有32亿元,到了2016年预计将达到427亿元,7年时间增长12倍是十分迅速的。

移动互联网的今天,第一个特点就是内容的迁移,第二个特点是全方位的渗透。全方位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教育、金融、办公、旅游等领域都在渗透。互联网本身有渗透性,但是远没有移动互联网渗透的范围和社会影响大。

下面我们说说移动互联网这几年,特别是2010年之后,对社会各方面的渗透。首先是教育方面。我们今天的这种交流是传统的,传统的授课方式现在还是普遍存在的。但是网上授课增长迅猛,像新东方之类的上市公司已经感到了危机。有很多传统教育机构老师离职去做网上教育,通过大众化免费、小众化收费的授课方式来扩大影响。

金融方面大家比较熟悉,在此就不赘述了。在办公方面,有一个问题大家可能关注得比较少,就是现在政府部门的很多服务已经开始通过移动端完成。比如说现在有的公司已经在微信上开放用车的应用了。用户可以在微信上预约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用车。

我在一个众筹投资峰会上听到过一个通过移动端开展和大众点评网类似的网站投资项目,这个网站为停车场和洗车场而建,在浙江已经开始试点,在西安也已经在做推广。比如,我要到交大来办事,我可以在昨天甚至前天在这个移动端上预约什么时间到交大停车场、停车多少时间。在项目人介绍完后,有人问起排队者和预约者的冲突如何解决的问题。项目人的回答是会将预约车位和排队车位分开。由此我联想到医院的排号问题都可以通过预订的方式解决。

在旅游方面,现在通过移动端预订旅游的人很多,预订内容已经不仅局限于宾馆、旅游购票等。“微景旅游”是一个微信公众号,在景区游览时,这个公众号可以向用户推荐景区的服务项目,方便用户游览。我们在博物馆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第三个特点是移动互联网的影响力空前巨大。马云2013年年底在其公司的内部邮件里喊话说,整个阿里巴巴要以云端为基础进入移动电商领域,建立阿里巴巴的移动电商生态。新东方的俞敏洪说要更换自己的基因,也要更换整个新东方的发展基因。复星的CEO梁信君也说要向移动互联网发展。中国移动的李月提出了两个“三新”,在4年前他提了一个“三新”,旧的“三新”是针对3G网络的,代表不换号、不换卡就把2G和3G的手机网络打通。2014年年初他提出的“三新”包括新通话,指高清的音视频通话;新信息,类似微信;新联系,即把通信录打通。尽管还没有看到新的“三新”具体落地的效果,但是听起来中国移动这个国内最大电信运营商也要做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的今天,可以说第一点是原有的PC互联网大面积地向移动端迁移。第二点是移动互联网全面地向社会各行各业渗透。我们有一个词是互联网+,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可以跟所有的行业融合。第三点是移动互联网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影响。我们从移动互联网的昨天可以看到发展最快的是手机,网民增长最快的是2011年,但是在2011年为什么没有带来那么大的影响呢?因为它仅是网民的增长,是以2G手机为主的网民的增长。2013年以来,整个移动互联网就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特别是对传统金融领域的冲击。移动金融在半个月内发展到几千万甚至上亿的用户,特别是“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软件推出后,很多出租车司机都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推广者。

我们再看明天的移动互联网会是什么样子。我将它简单地归纳为五个“泛”。第一是泛网络化。如我们前面所说,移动互联网最开始被认为是一个伪概念,不存在实际意义上的移动互联网。那么,泛网络化时代来临后,我觉得移动互联网会成为一个过去的概念。移动互联网和PC互联网从无到有、从分到合。将来PC端出厂的时候,就有可能有两个端口,一个是有线的,一个是无线的,在用户不需要PC互联网时,不需要有线一样能用。现在的互联网电视就有两个口,一个是无线接口的,一个是有线接口,发展到最后会是泛终端,即到处都是终端。我们所说的终端,目前是指PC机、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电视机正在逐渐成为一个终端。那么下一步还有什么?汽车可能会成为新的终端。现在很多人在研究车联网,比如Google正在研究无人驾驶汽车,汽车的屏幕也会成为一个信息终端。再比如家电、眼镜、穿戴设备等都会成为一个终端。将来会是一个多终端、泛终端的时代。我看过一个科幻影片,这个片子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主人公无论走到哪,用手摸一下玻璃,玻璃就能马上显示正在跟他通话的人。我预测,在未来我们不会再讲移动互联网或者信息互联网,就单纯地说互联网。它以无线接入为主,大的线路仍然是有线的,但是线路的最后一公里都是无线的。最终的结果就是大而无形。我们到哪里都有信号,网络无处不在。前两年中央文件出现的“泛联网”这个词还是一个时髦的词,现在大家讲得比较多了。未来会是一个真正的泛网络时代,网络速度会非常快。3G比2G快很多,4G比3G快很多,现在5G已经投入研究了。5G网络下载一部电影可能也就是一两秒钟的事。

第二是泛智能化。现在智能手机的价格已经降到千元以下,媒体称其为“百元机”,各种终端设备的智能化已经逐步实现,电视可以成为智能终端,甚至每一个小家电都能配备一个小窗口,成为我们的信息终端。将来或许公共汽车、飞机、火车等的每一个座椅前面就是一个智能终端、一个接收装置。目前飞机上网已经投入研究,国航从北京到成都的航线正投入试用,只是成本非常高,推广效益不足。我们的蓝皮书对中国2013年退出或者参加智能终端研发的公司进行了统计。2013年3月,小米科技宣布正在研发智能鞋;4月,百度的智能眼镜进行内测;5月,腾讯宣布为可穿戴设备提供配套服务;6月,富士康发布了智能手表;10月,百度可穿戴设备网站上线,360发布了儿童卫士手环,让孩子到哪里家长都可以知道;11月,百度发布国内首份可穿戴设备用户的研究报告。

第三是泛媒体化。第一个方面体现在数字化平台的涌现。在传统媒体时代,报纸、杂志、电视等我们都可以把它看作信息平台,但是这个平台不是数字化的。数字化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有延展性和低成本的特点,信息传递得到扩张。现在,我们已经有很多数字化的信息平台,这些平台都可以被称为媒体,都能成为传播的平台。说到《人民日报》,大家最先想到的是印刷版的报纸。但是《人民日报》现在有了多种形式,除了报纸本身以外,还有人民网、客户端、微博、数字阅报栏。以前的客户端只是报纸的原样呈现,现在的新客户端除了自身报纸的内容随时发布之外,还有其他媒体的内容。所有这些都是数字化的平台,都可以传播。例如,数字阅报栏,既可以发布报纸的内容,也可以发布各种即时信息,包括广告、图片、视频等。除了以上形式,电商也是一个数字化平台,除了发布各种商品信息外,也可以发布新闻信息。还有广告牌、公共汽车站站牌、公共汽车上的屏幕,以及火车、飞机上的屏幕等,任何一个数字化的平台都是传播平台。所以第一个泛化是数字化平台的泛化。

第二个方面是媒体人的泛化。原来只有学新闻并且在媒体工作的人才能撰写新闻并且发布,其他非专业的新闻采写者叫作通讯员,他们得通过媒体渠道才能把新闻消息发出去。但是现在不一样,任何人都能通过自己的手机来发布信息。渠道可以是微博、微信、QQ群、论坛。现在还出现不需要移动信号和WiFi就能做的一个社交工具——WeChat。这个泛化带来的结果就是受者和传者合二为一,我们既是信息接收者,又是信息发布者。

第三个方面是媒体形式的泛化。过去讲体裁就是消息、通讯、评论等,讲媒体形式就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现在我们介绍情况,写总结,能用的形式可以列出二三十种,比如直播、访谈、评论、微博、微信等。比如刚才所说的《人民日报》的传播形式就有将近10种。这就是泛媒体化。泛化的结果之一是:信息无处不有。这带来了很多问题。我参加一个活动,一个企业的员工说她现在十分苦恼,不知道做一个广告可以投放到哪里。过去投放广告只在报纸、广播和电视上,但是现在投放到哪里才有最显著的效果很难预测。刚开始是传者的困惑,接下来是受者的困惑。这么多信息,从哪里开始看起?比如我自己下载了很多APP,微信公共账号也下载了很多。但是我的微信公共账号,经常是几十个都没有看。信息太多、太快,这是苦恼。

媒体形式的泛化使得媒体的盈利模式以及当前的广告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在媒体收入方面,现在都市报的收入下降得很厉害。中国的报纸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党报,现在看危机感还不太强,基本能保证量,部分报纸广告收入还在增长,发行量还在增长。第二类是都市报,是三种报纸中压力最大的。第三类是行业报。传统媒体的盈利模式是把独家内容做好了,发行量和影响力自然就大了,就会有广告。但是这个模式遭到了新媒体的挑战。新浪、搜狐、网易都没有原创的内容,但是腾讯2013年的收入是99亿美元,也就是600亿人民币。我在2012年看到的收入排行大致是这样的:百度是腾讯的一半,网易大概是百度的一半,然后搜狐是网易的2/3,新浪是网易的一半或略少。2013年情况有变化,腾讯是600亿,百度是300亿,网易是100亿,搜狐是80多亿,新浪比较少,只有40多亿。有一点我没弄清楚,新浪微博是单独上市的,我不知道新浪微博的收入有没有计算在新浪的总收入里面,搜狐的畅游是单独上市的,它的收入是不是算在搜狐的总收入里。新浪的收入为什么会这么低?因为它主要依靠的是广告。网易、搜狐的收入都是以游戏收入为主,搜狐的游戏收入已经超过总收入的50%。腾讯则更不用说,Q币是腾讯很大的一项增值业务,而现在微信上也有可盈利的游戏项目。百度的收入很大一部分来自竞价排名。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媒体的收入正在走向多元化,光靠广告盈利已经不行了。

在广告形式方面,进入移动时代,传统的图形广告在移动端没有很好的浏览效果和用户体验。什么样的广告适合移动端?现在媒体的收入虽然上来了,但是还没能找到很好的形式。不过我们不必担忧,因为PC互联网时代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赚钱。拯救新浪、搜狐的是短信。比如短信下载音乐的用户面很大,估计有几千万甚至上亿的规模。每个用户一个月几块钱,看起来不大,但是能让新浪和搜狐网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时候仍旧获得很高的盈利。

第四个方面是泛可视化。长视频、短视频,现在微视频开始活跃起来。微视频是一时的新鲜还是有长久的生命力,现在还不好说,但是视频肯定是一个趋势。移动端实现盈利首先会从视频开始。另外,图片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以后可能会智能生成图片,或者是智能化PS图片。我们现在用电子相册,未来可能会有一种软件把我们拍的新闻图片、旅游图片智能地变成一个个电子相册。还有可视化的交流,以及图文和视频的交替和互动。数字化给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创造空间。印刷版的版式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是数字化之后会有很多创新。

第五个方面是泛数据化。大数据现在谈得比较多,最主要应用在决策和研究方面。尽管过去的研究也用大量的数据和历史材料,但是如果我们有非常全面的数据,那么做出的分析会更加科学。大数据的应用有相当的难度,数据量很大,应用的时候就像是在草丛里面找一根针。但是不管怎么样,这肯定是个趋势,会出来各种各样的数据工具、数据公司,媒体人以后可能有很多会去做数据,以后最吃香的可能是数据分析师。我建议在座的同学如果有兴趣最好去熟悉一些数据统计方面的知识。

我们想象一下未来的媒体会是什么样的。未来的媒体机构肯定不会只生产一种媒体形式,电视不会只做视频,报纸不会只做传统平面媒体。《人民日报》这个纸媒只是在做一个产品,最终体现给读者的是一张报纸。电视不只是做一个产品,它做的可以说是一个产业,围绕一个电视频道形成上游和下游。有人说中央电视台大楼中午光是吃饭就有上万盒的盒饭,可能夸张了一点,但是这说明了有很多人在围绕着媒体服务。每个电视频道、每个栏目都可以往上或往下同时延伸,但是报纸的一篇文章能延伸到哪里?

未来的媒体可能是一个产业。《人民日报》官方网站就可以做成一个产业,它的边界可以无限扩大,可以往上、往下延伸。现在还没有一个网站能做到这一步,但是未来数据化、数字化的媒体公司有可能跟数据公司相融合,不仅仅是做新闻,也不是我们所说的大数据的新闻或者可视化的图形。未来的传媒公司可以为各行各业提供数据化的服务,它可以出一些研究报告,可以成为智库,可以为广告客户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原来的广告只是广而告之,把这个东西告诉消费者就行了。未来的广告肯定会对整个产品作分析,甚至通过互动社区分析网民的情绪,进而对产品的市场做出分析。

嘉宾:老师您好!现在高德地图数据和淘宝是完全打通的。我们如何通过以高德的数据为主,然后再结合一些淘宝的数据,来为户外广告公司做数据监测服务?老师您对这一块的应用前景怎么判断?

官建文:对网上行为数据的监测有最直接的效果。户外广告因为无法获取浏览和反馈的数据,作用只能说是间接的。比如在人民网或者阿里巴巴上面有广告,后台就可以看到什么时间、什么人进行了浏览。如果是手机端浏览,我们还可以了解用户的信息,比如他的年龄、身份、浏览时间段、用户所在的地点。如果我们了解了这些信息,还可以和他进行互动,查看他的评论。所以我觉得,如果是网上的广告,数据检测和数据分析会起到比较好的参考作用。如果是户外广告,只能起间接的作用,比如户外广告的内容跟网民购买此类广告所展示的产品行为,网络上的互动社区对这些产品的评价起一个间接的参考作用。

嘉宾:您说移动用户、移动端使用人群主要是中、青年人。但是当下一些农民或者老年人,他们可能希望更多地了解青年人的想法,也希望根据移动端来了解信息。但是这些人可能没有智能手机,信息获取也只能是通过电视等传统方式。不知道未来的移动端会不会开发针对年龄比较大,拥有信息获取需求但是不会使用智能设备的人群的产品?第二个问题是未来的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技术还是专业的发展?谢谢。

官建文: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我刚才所说的调查,在北京打工的农民工中,总体上是青年人,即16岁至40岁的年龄段移动上网的人最多。但这只是就总体上而言,随着这一批人年龄的增长,年龄将不再是主要问题,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事实上现在有一些应用,年龄大的人用得反而多。前两年在我的印象里,QQ是年轻人使用多,后来腾讯的员工告诉我,现在很多老年人在用QQ。这是为什么?因为老年人用QQ跟他的儿子、孙子联络。现在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微信群里面说得最热闹的反而是像我这样上了年纪的人,特别是已经退休的人。像你们这样的年轻人反而在微信群里面说话很少,因为你们很忙,所以移动端的人群不是绝对的。

第二个问题,不能说哪个更重要,各有长处。现在做新媒体的研究或者互联网的研究,绝对不能停留在原来做传统媒体研究的套路上,就是怎么用事实,怎么分析,怎么推论。你一定要用上一些软件,用上一些数据的分析。未来不仅是研究,在处理、策划的时候,可能也要用上某些软件来做数据分析。这需要技术和专业两方面的结合,所以我主张文科生能够接触一些计算机技术和数学的分析工具,工科生能够了解一下传媒。未来的媒体可能需要两面都懂得的人。人民网想找一些既懂新闻又懂得一些基本计算机技术的人就很难找到。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