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王伟,1985年7月毕业于上海大学文学院,同月进入上海《文汇报》,在要闻部任夜班编辑,后任版面副主编;1995年1月,任上海《文汇报》要闻部副主任;1996年10月,调上海市委宣传部,任新闻出版处副处长;1999年1月,调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任新闻处(后改称新闻发布处)处长;2004年4月,调香港《大公报》,任副总编辑兼大公网总编辑;2013年4月,调上海《解放日报》任副总编辑,兼《新闻晚报》主编,现任上海报业集团副社长。
王伟:今天跟大家介绍一下香港传媒生态。我是2004年4月到的香港,2012年底回到上海。在香港待了8年多,主要是在《大公报》工作。关于香港传媒生态,我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介绍:第一部分,介绍香港媒体的一些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总结香港媒体的一些特点,我主要介绍的是香港报业的特点,兼及电子媒体、网络媒体和杂志等;第三部分,介绍在香港创办媒体所需考虑的影响因素。
香港素有“东方之珠”之称。在不到200年的时间里,香港由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现在提到香港,人们对它的印象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但是可能很多人并不了解,香港其实也是一个著名的信息中心和情报中心。大家知道美国在香港有领事馆,但是美国驻香港领事馆的官员人数,据说超过驻北京大使馆的人数,其中很多就是在香港了解各方面情报的人员。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香港在信息和情报方面的重要地位。香港是各种信息流汇聚和激荡的地方,香港社会比较多元化,香港市民受教育程度较高,识字率也很高,这些特点都决定了香港传媒业的高度发达。各种形态的媒体,比如报纸、广播、电视和新兴的互联网媒体,在香港均衡占据市场,均衡发展。
从历史来看,作为中国近代最早开埠的地方,香港受到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也是中国现代传媒业的滥觞之地。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境内第一份中文报刊《遐迩贯珍》就诞生于香港。另外,中国最早的中文商业性报刊《香港船头货价纸》也是在香港创刊,并且随着这份报纸的诞生还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商业性广告。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目前,香港仍然是我国传媒业最为发达的地区。
香港是一个高度商业化的城市,传媒业受到这一特点的影响竞争也十分激烈。据统计,以报纸为例,目前香港各种日报,总数超过20种,每天的发行总量在300万份左右,而香港的人口只有700万,也就是说,在香港,不到3个人就可以看到一份报纸。如果按照香港实质成年人口计算,即还要刨除一些老人和还没有受过教育的儿童人数的话,差不多就是2个人就可以看到一份报纸。如果按照香港18岁以上拥有选举权的320万选民来计算,差不多就是人手一份报纸。如此高的报纸发行量和覆盖率在中国的其他地区是极其少见的。上海目前的常住人口超过2400万,主要日报有10多种,其中大部分属于我所在的上海报业集团,包括《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新闻晨报》《东方早报》《时代报》《上海法制报》,其他的还有《青年报》《劳动报》《上海商报》,还有跟《成都商报》合办的《每日经济新闻报》等,上海同样是个国际大都市,但其每日发行报纸的数量只占香港报纸的一半左右。我们从内地到香港去,经常可以看到香港的一些茶楼、酒市,包括街头的公园,或者在巴士、地铁上,随处都有拿着报纸阅读的人,其中年纪比较大的人居多。这样的情景在全国的其他省市可能也是比较少见的,可以说这是香港的一大文化景观。
下面我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香港传媒发展的基本情况。香港传媒发展到今天,应该说还是处于传统媒体范畴的报纸最具有代表性。目前,香港有近20种主要的中文日报,主要是《大公报》《文汇报》《商报》《星岛日报》《香港经济日报》《晨报》《新报》《明报》《东方日报》《太阳报》《苹果日报》等,这些都是收费的报纸。目前,如果加上英文报纸的话,香港大概有六七家免费报纸,包括《都市日报》《头条日报》《AM730》《晴报》《爽报》等,2012年还推出了一份报纸叫《新晚报》。这个《新晚报》,有的同学可能知道,历史上的《新晚报》是所属于《大公报》的一份晚报,但是这份《新晚报》跟《大公报》原来的《新晚报》不是同一份报纸,只是报名相同而已,这也是香港报业的一个特点,因为《大公报》的《新晚报》在香港1997年回归以后是作为香港最后一张晚报停办了,按照香港的法律规定,如果一张报纸长期不出版或停止出版的话,别人就可以用这个报名,所以现在又出了一份《新晚报》。香港的《地铁报》一会我也会跟大家介绍。除了中文日报,香港还有4份主要的英文日报,包括《南华早报》、《亚洲华尔街日报》、《中国日报》的香港版和《英文虎报》,《英文虎报》也是免费发行的报纸。除了日报,香港也有社区类报纸,上海有两份社区报,《新民社区报》和由《新闻晨报》创办的《社区晨报》。在香港,这样的社区类报纸其实早就出现了,而且数量比较多,往往刊登一些本地区相关的实用类信息,香港居民居住的私人楼宇里都有这种报纸,便于市民自由取阅。
下面我按照不同标准对香港报纸进行细分,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是从发行方式上分类;第二是从发行量分类;第三是从报纸内容和办报风格分类;第四是通过报纸的政治倾向分类。
从报纸的发行方式上来看,可以分为收费报纸和免费报纸两种。香港主要的日报有2/3都是收费的,日发行量大概是100万份,原来统一定价为每份6港元,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同行之间用价格手段进行恶性竞争而协商制定出来的标准,无论报纸厚薄,一律统一定价。有的报纸厚度可以达到六七十页甚至上百页,有的报纸不到40页,《文汇报》《大公报》属于中等厚度的报纸,像《苹果日报》《东方日报》都是相对比较厚的报纸,像《信报》《晨报》相对来说薄一点。但是在香港无论厚薄,统一定价为每份6港元。但是这个价格确实令一些报社无法承受,从2012年开始香港就一直在议论报纸加价的问题,目前,一些香港报纸已经涨价,不再是原来统一的价格了,像《大公报》涨到了每份7港元。2005年,随着《头条日报》《AM730》等免费报纸上市发行,加上之前的《都市日报》,香港的免费报纸发行量很快超过了收费报纸,且在此后二者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从报纸的发行量来看,主要的日报可以分为两个或三个等级。第一个等级是发行量超过10万份的报纸,即《东方日报》、《苹果日报》和《太阳报》这三家报纸,在香港简称为“东苹太”。这一等级的三家报纸的总发行量占到香港所有收费日报的八成左右,其中,《东方日报》和《苹果日报》的规模相当,日发行量均在30万份左右,《太阳报》是东方日报集团办的一份走小报化路线的报纸,其规模相对较小,日发行量有10多万份。第二个等级就是其他的各种收费报纸,其发行量一般不超过10万份。其中有几家历史悠久的报纸目前市场萎缩严重,发行量有时甚至不到1万份,大概在1万份上下,那么这些发行量在1万份上下的报纸也可以把它从第二等级里分出来归为第三等级,比如《晨报》《信报》等。但是这些报纸的舆论影响力仍然存在,特别是《信报》,被公认是香港办报水平较高的报纸,其读者多为知识分子和财经人士。香港还有很多报纸是同一报纸品牌在北美和东南亚市场都有发行,另外一些报纸发行数量就没有统计在这个大的数值里面。
从报纸的内容和办报风格上来看,可以分为所谓的走市场报纸和严肃类报纸。《东方日报》、《苹果日报》和《太阳报》这三家发行量较大的报纸一般被认为是走市场的报纸,它们在内容上偏向于迎合香港市民的口味,比如一些耸人听闻的社会新闻、娱乐新闻都可以登上头版头条,使用煽情的大字标题,争夺眼球的大幅照片,有的报纸甚至还保留有色情版面。
从报纸的政治倾向来看,可以分为左、中、右三派。第一类是左派报纸,如《大公报》《文汇报》《香港商报》等都是坚持爱国爱港的立场,在一部分读者中具有很高的公信力,对香港的政府官员,政治立场倾向于爱国爱港的香港企业家、商界人士、教育界人士等具有较大的舆论影响力。第二类就是右派报纸,像《苹果日报》《东方日报》《太阳报》等。介于二者之间的《星岛日报》《晨报》《新报》等属于中间派。
这是报纸的一些情况。除了日报,香港还有几家重要的电子媒体,电视台主要包括无线电视、亚洲电视、有线电视、凤凰卫视、无线亚视、有线香港卫视等,还有开播只有三四年,目前只在有线网络上能够看到的香港卫视,它是由内地一个浙江商人投资几个亿创办起来的。这些香港的电视台,内地的受众更多地知道一些娱乐性的节目,实际上它的新闻类节目,特别是有线电视,每天滚动播放新闻,半小时一档,如果碰到突发新闻反应非常快,全景式聚焦,马上直播,而且同时有几个频道播这个新闻。另外,香港主要的广播电台有香港电台、商业电台、新城电台。
香港的电子媒体在舆论体系中也有重要的影响。这跟内地的情况有点不太一样,内地广播电台在舆论影响力上相对比较弱一点。但香港不同,广播比电视更有舆论影响力。我在香港有个感觉,香港听广播的人特别多,你看香港的一些小店,无论是年轻人还是年长者,往往都在开着广播收听新闻信息。另外,在香港如果想学粤语,我建议可以听广播,因为广播的语速比较适中,语调也比较平稳。香港国波电台的一些政论节目特别受到特区政府高官、立法会议员、社团领袖的重视。前两年,左派的舆论集中攻击一些香港的电台主持人,说他们霸占了“大气电波”——广播,攻击其为反对派宣传政治主张,抹黑特区政府。这些电台的节目在影响观众上是具有非常大的作用的。从政治倾向上看,电子媒体当中有不少是持偏右的立场,除了批评特区政府、攻击爱国爱港人士外,还集中对内地的恶性事件和“维权”人士、意见人士进行报道。这一方面是政治上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受不同新闻理念的影响。内地比较讲究和谐,对一些非常规类的事物,总是觉得不应该炒作。而香港的媒体信仰,一般来说是非常规的,就是认为“人咬狗才是新闻”。从受众的阅读心理上来讲,我想大家在一定程度上是认同这种观点的。另外,香港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现象,就是香港政府出资办的香港电台却持批评政府的立场,违背解释政府政策的宗旨,也遭到特区政府官员和一些舆论的批评,但电台的人员标榜这是“新闻自由”,所以特区政府对它出钱办的香港电台也无可奈何。
那么,香港的网络媒体现在的发展情况到底怎样呢?可以用8个字形容——发展迅速,遍地开花。但是,现在香港的一些网络媒体,比如《主场新闻》《八五二邮报》《热血时报》等,目前的发展模式还不太成熟,一般是以10人左右的小公司形式运作,没什么广告,主要靠一些赞助维持,内容方面以社会评论、八卦新闻为主。目前,这些媒体的读者群多为记者,普通市民很少,多通过“脸谱网”(Facebook)转发,以此来扩大影响力。
另外,香港还有数百种杂志,主要以周刊、月刊等形式出版,包括《亚洲周刊》《信报月刊》《明报月刊》《镜报》《广角镜》《争鸣》《前哨》《紫荆》《经济导报》,《紫荆》和《经济导报》实际上都是中资背景的左派刊物。其他比较有影响的杂志还有《东周刊》《壹周刊》等。
这是对香港媒体的一些基本情况的介绍,比较多地偏重报纸媒体。第二部分我对香港传媒发展的几个主要特征进行总结。香港的传媒业是在高度商业化的环境中,在崇尚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秉承的是西方的新闻理念,同时香港的传媒业也是在中西文化相互激荡、交融的文化环境中发展起来的,所以这些因素使香港的传媒生态呈现一些鲜明的特征。我将其概括为以下四点。
第一个特点是高度激烈的商业化竞争。关于这一点,上面我在介绍一些媒体的情况的时候也有所涉及。具体到报业来说,就是所谓的“商人办报”。香港的媒体隶属于不同的机构,老板投资办报,虽然会有多重目的,且目的各有不同,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要讲求回报,是为了赚钱。有的报纸本身可能亏本,但是服务于它的整体商业经营的需要,有远利可图,或者有其他方面的利益可以弥补,这些报纸也在勉力支撑。我刚才向大家介绍的时候说有些报纸发行不到1万份,应该说它的影响力是非常小的,但是老板还是愿意去办,因为他有其他方面的考虑。在残酷的商业竞争中,许多有悠久历史的或者火极一时的报纸消失了,现在香港的报业格局可以说是自1995年《苹果日报》创刊形成了一种冲击波后,经过不断的调整,逐步稳定下来的一种格局。我再讲讲报业商业化竞争的一些不良后果。香港的报纸多数是商办的,私营为主,广播电视也是这样的,它的观点不依从官方,批评政府及其施政错误被报界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媒体享有相当大的新闻自由。商业竞争促进了报业的繁荣,也造成了一些不良后果,突出表现在香港的主流媒体有鲜明的民粹主义色彩,迎合或部分迎合民众的喜好,这也造成了一些人担心香港报业的竞争及全面的市场化,导致传媒公信力的下降。
第二个特点就是香港的媒体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这种政治倾向超过了我们在内地所能感受到的。香港人长期处于商业化氛围,原来人们对政治比较冷淡,但是从中英在80年代末就香港未来进行谈判之后,由于涉及个人的利益和前途,香港人对政治新闻由冷淡转为敏感。出于私利考虑,港英当局有意识地挑起一些政治话题,给香港回归制造障碍。为适应这种变化,香港媒体也逐渐热衷于对政治议题的报道和讨论。现在,应该说香港社会政治纷争很大,媒体上反映的政治气氛也越来越浓厚。回归之前,选举政治开始进入港人的生活;回归以后,随着基本法确立了香港的民主进程,选举成为香港热门政治话题之一,也是媒体聚焦的热点,无论是立法会的选举、区议会的选举,还是特首的选举、选委会的选举,都是媒体报道的热点。回归以后,多数港人对香港、对中央政府还是比较满意的,港人对政治新闻的关心比较多地转移到对香港内部的关注。另外,随着港人主人翁意识的加强,民众在政治选举方面的参与度明显提高,监督政府的力度明显加强。媒体对于政府部门的施政错误或者处置失当经常以大肆渲染的形式进行报道,影响公众舆论,宣泄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扮演了监督政府的角色,发挥了媒体作为第四权的社会功能。你可以认为是对第四权力主张得有些过度,但是这就是香港的政治生态,是媒体的一种特殊情况。这是香港媒体强烈的政治特性。
第三个特点是香港媒体也承担了一些特殊的社会功能。因为香港是所谓的公民社会,政府拥有进行社会动员、社会教育的能力,但是资源非常有限。虽然各种政团在回归后在民主竞争中有所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香港没有政党,只是政治团体,所谓的民主党、公民党,按照西方政党的标准来看,一般不能认为它们是政党,只认为它们是政治团体,因为政党有一个全国性的问题,而这些政治团体的规模也不太大,人数也偏少。香港最大的政治团体民主建港联盟,就是香港民建联,它现在有1万多会员。这些团体不叫政党,叫政治团体,所以它们的作用非常有限。实际上,许多社会职能实际上是由媒体这一特殊的机构在履行的,媒体承担了特殊的社会功能,包括我们前面提到的游行示威。不管是右派媒体还是左派媒体,都起到了强大的动员作用。2003年之后,中央政府推出一系列支持香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举措,首先就是支持香港人到内地发展,对推动两地经济贸易发展制定了一些决策。另外还推出了自由行政策,内地居民到香港旅游,推动香港旅游业、服务业等的发展。香港的很多企业家也来内地投资,支持内地的发展。香港媒体举办了很多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媒体不仅作为一个舆论的支持单位,而且是直接组织者、筹备者和承办者,在其中发挥着核心的作用,香港没有其他机构可以承载这样的职能,这就是我讲的第三点,香港媒体承担着特殊的社会功能。
第四个特点,我认为从文化层面上说,媒体也是香港一张比较特别的文化名片。香港曾经被认为是“文化沙漠”,实际上这样的评价是十分片面的,香港虽然是一个高度商业化的社会,在这个商业化社会里不能充分实现其市场价值的文化就难以生存。但是,电影、流行音乐等充满流行时尚元素的文化,作为香港的标志性文化在全球华人圈拥有极为广泛的受众。即使在传统的狭义的文化领域,香港也并非所谓的荒漠。表面上看,香港很少有写作大部头小说成名的作家,也没有多少有广泛影响的文学刊物,但是香港有一批专门以报刊专栏文章而享誉整个华人世界的散文大家,比如我们内地熟知的董桥、林行止、陶杰等,都是借助于报纸的专栏成名的,他们都是写报刊专栏文章的,其作品往往是在报纸上刊登后再集结出书。香港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出现了“大报小报化”倾向,但是媒体之所以仍然能够维持大报的声誉,就是因为有这样一批名家操持的高品位的专栏。这是香港媒体在文化上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讲,媒体,特别是报纸,包括一些刊物的专栏文章,是最具香港特色的文化产品,足以让香港摆脱“文化沙漠”之名。
以上我主要从几个方面跟大家介绍了香港媒体的一些特点,第一是商业性,第二是政治倾向,第三是它的社会职能,第四是它的文化属性比较强,是香港的文化名片。我通过这四个方面概括香港媒体,尤其是报纸的一些基本特点。
最后,在香港办媒体必须考虑一些因素。
首先,就是香港的生活节奏很快,香港人面临的生存压力很大,人们在工作之余对报纸的要求更多的是资讯齐全、快捷高效。相比严肃性的政治时事议题,人们更愿意看一些简单诙谐,能带来轻松感的内容。香港是一个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城市,人均寿命较长,香港的中老年人有喝早茶看报的习惯,他们在这种场合更多的是看一些比较轻松的内容。香港的报纸还是比较贴近市民的,但是这几年由于香港的政治气氛比较浓厚,所以香港报纸上的政治内容多了起来。我认为今后几年这种情况可能还会延续,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这跟香港原有的社会属性是有所背离的。这是第一点要注意的地方。
其次,香港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它的经济十分发达,但是贫富差距也很大,社会分层现象比较严重。有调查显示,香港中产阶级只占到香港全部人口的二成。社会成员当中更多的是中下层市民,他们也更倾向于大众化的报刊。香港还有很多外籍居民,他们热衷于英美的报刊。像BBC、CNN、《泰晤士报》和《纽约时报》在香港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但是,从香港整体的媒体受众来说,报纸要想扩大阅读人群,必须更多地顾及中下层居民的需求。
最后,香港曾经长期受到英国的殖民统治,一直有自由的传统,但也缺乏民主的根基。自由和民主本来相伴相生,但是在港英政府统治下被分离了,造成了一种追逐真正民主不足而对已拥有的自由不珍惜、不满足并滥用的情况。比如说前几年发生的默多克新闻集团《世界新闻报》窃听事件,实际上就是对新闻自由的滥用。而这种滥用在香港媒体中也经常发生。大家在娱乐新闻、八卦新闻中会看到,一些香港的影视明星屡屡被偷拍,香港的狗仔队非常厉害。所以,如何既保证报道的自由,又防止滥用自由,严格自律,是报纸和所有媒体在激烈竞争中要冷静思考的问题。而且,这不只是香港媒体要思考的问题,很多内地媒体也需要思考。既要开放、自由,同时也必须考虑媒体行业自律问题,肩负媒体的社会责任。
嘉宾:王老师,您好!广告代理是国际上比较通行的一种制度,我想问一下这个制度在上海的普及程度如何。
王伟:据我所知,现在广告代理制在很多报社是实行的。比如说我原来兼任主编的《新闻晚报》,它的广告就是由一家叫“佳美广告”的公司来代理的。现在我们的《新闻晨报》也实行的是广告代理制,但是是由我们集团内部的广告公司来代理的。有很多广告公司,有很多广告人,是通过代理报纸的广告发展起来的,上海有很多都市类报纸现在普遍都是采用的这种方式。
');" class="a2">收藏时间:2014年7月9日
地点: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光彪楼1楼多功能厅
主讲人:王伟
王伟
王伟,1985年7月毕业于上海大学文学院,同月进入上海《文汇报》,在要闻部任夜班编辑,后任版面副主编;1995年1月,任上海《文汇报》要闻部副主任;1996年10月,调上海市委宣传部,任新闻出版处副处长;1999年1月,调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任新闻处(后改称新闻发布处)处长;2004年4月,调香港《大公报》,任副总编辑兼大公网总编辑;2013年4月,调上海《解放日报》任副总编辑,兼《新闻晚报》主编,现任上海报业集团副社长。
王伟:今天跟大家介绍一下香港传媒生态。我是2004年4月到的香港,2012年底回到上海。在香港待了8年多,主要是在《大公报》工作。关于香港传媒生态,我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介绍:第一部分,介绍香港媒体的一些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总结香港媒体的一些特点,我主要介绍的是香港报业的特点,兼及电子媒体、网络媒体和杂志等;第三部分,介绍在香港创办媒体所需考虑的影响因素。
香港素有“东方之珠”之称。在不到200年的时间里,香港由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现在提到香港,人们对它的印象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但是可能很多人并不了解,香港其实也是一个著名的信息中心和情报中心。大家知道美国在香港有领事馆,但是美国驻香港领事馆的官员人数,据说超过驻北京大使馆的人数,其中很多就是在香港了解各方面情报的人员。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香港在信息和情报方面的重要地位。香港是各种信息流汇聚和激荡的地方,香港社会比较多元化,香港市民受教育程度较高,识字率也很高,这些特点都决定了香港传媒业的高度发达。各种形态的媒体,比如报纸、广播、电视和新兴的互联网媒体,在香港均衡占据市场,均衡发展。
从历史来看,作为中国近代最早开埠的地方,香港受到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也是中国现代传媒业的滥觞之地。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境内第一份中文报刊《遐迩贯珍》就诞生于香港。另外,中国最早的中文商业性报刊《香港船头货价纸》也是在香港创刊,并且随着这份报纸的诞生还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商业性广告。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目前,香港仍然是我国传媒业最为发达的地区。
香港是一个高度商业化的城市,传媒业受到这一特点的影响竞争也十分激烈。据统计,以报纸为例,目前香港各种日报,总数超过20种,每天的发行总量在300万份左右,而香港的人口只有700万,也就是说,在香港,不到3个人就可以看到一份报纸。如果按照香港实质成年人口计算,即还要刨除一些老人和还没有受过教育的儿童人数的话,差不多就是2个人就可以看到一份报纸。如果按照香港18岁以上拥有选举权的320万选民来计算,差不多就是人手一份报纸。如此高的报纸发行量和覆盖率在中国的其他地区是极其少见的。上海目前的常住人口超过2400万,主要日报有10多种,其中大部分属于我所在的上海报业集团,包括《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新闻晨报》《东方早报》《时代报》《上海法制报》,其他的还有《青年报》《劳动报》《上海商报》,还有跟《成都商报》合办的《每日经济新闻报》等,上海同样是个国际大都市,但其每日发行报纸的数量只占香港报纸的一半左右。我们从内地到香港去,经常可以看到香港的一些茶楼、酒市,包括街头的公园,或者在巴士、地铁上,随处都有拿着报纸阅读的人,其中年纪比较大的人居多。这样的情景在全国的其他省市可能也是比较少见的,可以说这是香港的一大文化景观。
下面我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香港传媒发展的基本情况。香港传媒发展到今天,应该说还是处于传统媒体范畴的报纸最具有代表性。目前,香港有近20种主要的中文日报,主要是《大公报》《文汇报》《商报》《星岛日报》《香港经济日报》《晨报》《新报》《明报》《东方日报》《太阳报》《苹果日报》等,这些都是收费的报纸。目前,如果加上英文报纸的话,香港大概有六七家免费报纸,包括《都市日报》《头条日报》《AM730》《晴报》《爽报》等,2012年还推出了一份报纸叫《新晚报》。这个《新晚报》,有的同学可能知道,历史上的《新晚报》是所属于《大公报》的一份晚报,但是这份《新晚报》跟《大公报》原来的《新晚报》不是同一份报纸,只是报名相同而已,这也是香港报业的一个特点,因为《大公报》的《新晚报》在香港1997年回归以后是作为香港最后一张晚报停办了,按照香港的法律规定,如果一张报纸长期不出版或停止出版的话,别人就可以用这个报名,所以现在又出了一份《新晚报》。香港的《地铁报》一会我也会跟大家介绍。除了中文日报,香港还有4份主要的英文日报,包括《南华早报》、《亚洲华尔街日报》、《中国日报》的香港版和《英文虎报》,《英文虎报》也是免费发行的报纸。除了日报,香港也有社区类报纸,上海有两份社区报,《新民社区报》和由《新闻晨报》创办的《社区晨报》。在香港,这样的社区类报纸其实早就出现了,而且数量比较多,往往刊登一些本地区相关的实用类信息,香港居民居住的私人楼宇里都有这种报纸,便于市民自由取阅。
下面我按照不同标准对香港报纸进行细分,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是从发行方式上分类;第二是从发行量分类;第三是从报纸内容和办报风格分类;第四是通过报纸的政治倾向分类。
从报纸的发行方式上来看,可以分为收费报纸和免费报纸两种。香港主要的日报有2/3都是收费的,日发行量大概是100万份,原来统一定价为每份6港元,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同行之间用价格手段进行恶性竞争而协商制定出来的标准,无论报纸厚薄,一律统一定价。有的报纸厚度可以达到六七十页甚至上百页,有的报纸不到40页,《文汇报》《大公报》属于中等厚度的报纸,像《苹果日报》《东方日报》都是相对比较厚的报纸,像《信报》《晨报》相对来说薄一点。但是在香港无论厚薄,统一定价为每份6港元。但是这个价格确实令一些报社无法承受,从2012年开始香港就一直在议论报纸加价的问题,目前,一些香港报纸已经涨价,不再是原来统一的价格了,像《大公报》涨到了每份7港元。2005年,随着《头条日报》《AM730》等免费报纸上市发行,加上之前的《都市日报》,香港的免费报纸发行量很快超过了收费报纸,且在此后二者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从报纸的发行量来看,主要的日报可以分为两个或三个等级。第一个等级是发行量超过10万份的报纸,即《东方日报》、《苹果日报》和《太阳报》这三家报纸,在香港简称为“东苹太”。这一等级的三家报纸的总发行量占到香港所有收费日报的八成左右,其中,《东方日报》和《苹果日报》的规模相当,日发行量均在30万份左右,《太阳报》是东方日报集团办的一份走小报化路线的报纸,其规模相对较小,日发行量有10多万份。第二个等级就是其他的各种收费报纸,其发行量一般不超过10万份。其中有几家历史悠久的报纸目前市场萎缩严重,发行量有时甚至不到1万份,大概在1万份上下,那么这些发行量在1万份上下的报纸也可以把它从第二等级里分出来归为第三等级,比如《晨报》《信报》等。但是这些报纸的舆论影响力仍然存在,特别是《信报》,被公认是香港办报水平较高的报纸,其读者多为知识分子和财经人士。香港还有很多报纸是同一报纸品牌在北美和东南亚市场都有发行,另外一些报纸发行数量就没有统计在这个大的数值里面。
从报纸的内容和办报风格上来看,可以分为所谓的走市场报纸和严肃类报纸。《东方日报》、《苹果日报》和《太阳报》这三家发行量较大的报纸一般被认为是走市场的报纸,它们在内容上偏向于迎合香港市民的口味,比如一些耸人听闻的社会新闻、娱乐新闻都可以登上头版头条,使用煽情的大字标题,争夺眼球的大幅照片,有的报纸甚至还保留有色情版面。
从报纸的政治倾向来看,可以分为左、中、右三派。第一类是左派报纸,如《大公报》《文汇报》《香港商报》等都是坚持爱国爱港的立场,在一部分读者中具有很高的公信力,对香港的政府官员,政治立场倾向于爱国爱港的香港企业家、商界人士、教育界人士等具有较大的舆论影响力。第二类就是右派报纸,像《苹果日报》《东方日报》《太阳报》等。介于二者之间的《星岛日报》《晨报》《新报》等属于中间派。
这是报纸的一些情况。除了日报,香港还有几家重要的电子媒体,电视台主要包括无线电视、亚洲电视、有线电视、凤凰卫视、无线亚视、有线香港卫视等,还有开播只有三四年,目前只在有线网络上能够看到的香港卫视,它是由内地一个浙江商人投资几个亿创办起来的。这些香港的电视台,内地的受众更多地知道一些娱乐性的节目,实际上它的新闻类节目,特别是有线电视,每天滚动播放新闻,半小时一档,如果碰到突发新闻反应非常快,全景式聚焦,马上直播,而且同时有几个频道播这个新闻。另外,香港主要的广播电台有香港电台、商业电台、新城电台。
香港的电子媒体在舆论体系中也有重要的影响。这跟内地的情况有点不太一样,内地广播电台在舆论影响力上相对比较弱一点。但香港不同,广播比电视更有舆论影响力。我在香港有个感觉,香港听广播的人特别多,你看香港的一些小店,无论是年轻人还是年长者,往往都在开着广播收听新闻信息。另外,在香港如果想学粤语,我建议可以听广播,因为广播的语速比较适中,语调也比较平稳。香港国波电台的一些政论节目特别受到特区政府高官、立法会议员、社团领袖的重视。前两年,左派的舆论集中攻击一些香港的电台主持人,说他们霸占了“大气电波”——广播,攻击其为反对派宣传政治主张,抹黑特区政府。这些电台的节目在影响观众上是具有非常大的作用的。从政治倾向上看,电子媒体当中有不少是持偏右的立场,除了批评特区政府、攻击爱国爱港人士外,还集中对内地的恶性事件和“维权”人士、意见人士进行报道。这一方面是政治上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受不同新闻理念的影响。内地比较讲究和谐,对一些非常规类的事物,总是觉得不应该炒作。而香港的媒体信仰,一般来说是非常规的,就是认为“人咬狗才是新闻”。从受众的阅读心理上来讲,我想大家在一定程度上是认同这种观点的。另外,香港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现象,就是香港政府出资办的香港电台却持批评政府的立场,违背解释政府政策的宗旨,也遭到特区政府官员和一些舆论的批评,但电台的人员标榜这是“新闻自由”,所以特区政府对它出钱办的香港电台也无可奈何。
那么,香港的网络媒体现在的发展情况到底怎样呢?可以用8个字形容——发展迅速,遍地开花。但是,现在香港的一些网络媒体,比如《主场新闻》《八五二邮报》《热血时报》等,目前的发展模式还不太成熟,一般是以10人左右的小公司形式运作,没什么广告,主要靠一些赞助维持,内容方面以社会评论、八卦新闻为主。目前,这些媒体的读者群多为记者,普通市民很少,多通过“脸谱网”(Facebook)转发,以此来扩大影响力。
另外,香港还有数百种杂志,主要以周刊、月刊等形式出版,包括《亚洲周刊》《信报月刊》《明报月刊》《镜报》《广角镜》《争鸣》《前哨》《紫荆》《经济导报》,《紫荆》和《经济导报》实际上都是中资背景的左派刊物。其他比较有影响的杂志还有《东周刊》《壹周刊》等。
这是对香港媒体的一些基本情况的介绍,比较多地偏重报纸媒体。第二部分我对香港传媒发展的几个主要特征进行总结。香港的传媒业是在高度商业化的环境中,在崇尚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秉承的是西方的新闻理念,同时香港的传媒业也是在中西文化相互激荡、交融的文化环境中发展起来的,所以这些因素使香港的传媒生态呈现一些鲜明的特征。我将其概括为以下四点。
第一个特点是高度激烈的商业化竞争。关于这一点,上面我在介绍一些媒体的情况的时候也有所涉及。具体到报业来说,就是所谓的“商人办报”。香港的媒体隶属于不同的机构,老板投资办报,虽然会有多重目的,且目的各有不同,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要讲求回报,是为了赚钱。有的报纸本身可能亏本,但是服务于它的整体商业经营的需要,有远利可图,或者有其他方面的利益可以弥补,这些报纸也在勉力支撑。我刚才向大家介绍的时候说有些报纸发行不到1万份,应该说它的影响力是非常小的,但是老板还是愿意去办,因为他有其他方面的考虑。在残酷的商业竞争中,许多有悠久历史的或者火极一时的报纸消失了,现在香港的报业格局可以说是自1995年《苹果日报》创刊形成了一种冲击波后,经过不断的调整,逐步稳定下来的一种格局。我再讲讲报业商业化竞争的一些不良后果。香港的报纸多数是商办的,私营为主,广播电视也是这样的,它的观点不依从官方,批评政府及其施政错误被报界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媒体享有相当大的新闻自由。商业竞争促进了报业的繁荣,也造成了一些不良后果,突出表现在香港的主流媒体有鲜明的民粹主义色彩,迎合或部分迎合民众的喜好,这也造成了一些人担心香港报业的竞争及全面的市场化,导致传媒公信力的下降。
第二个特点就是香港的媒体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这种政治倾向超过了我们在内地所能感受到的。香港人长期处于商业化氛围,原来人们对政治比较冷淡,但是从中英在80年代末就香港未来进行谈判之后,由于涉及个人的利益和前途,香港人对政治新闻由冷淡转为敏感。出于私利考虑,港英当局有意识地挑起一些政治话题,给香港回归制造障碍。为适应这种变化,香港媒体也逐渐热衷于对政治议题的报道和讨论。现在,应该说香港社会政治纷争很大,媒体上反映的政治气氛也越来越浓厚。回归之前,选举政治开始进入港人的生活;回归以后,随着基本法确立了香港的民主进程,选举成为香港热门政治话题之一,也是媒体聚焦的热点,无论是立法会的选举、区议会的选举,还是特首的选举、选委会的选举,都是媒体报道的热点。回归以后,多数港人对香港、对中央政府还是比较满意的,港人对政治新闻的关心比较多地转移到对香港内部的关注。另外,随着港人主人翁意识的加强,民众在政治选举方面的参与度明显提高,监督政府的力度明显加强。媒体对于政府部门的施政错误或者处置失当经常以大肆渲染的形式进行报道,影响公众舆论,宣泄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扮演了监督政府的角色,发挥了媒体作为第四权的社会功能。你可以认为是对第四权力主张得有些过度,但是这就是香港的政治生态,是媒体的一种特殊情况。这是香港媒体强烈的政治特性。
第三个特点是香港媒体也承担了一些特殊的社会功能。因为香港是所谓的公民社会,政府拥有进行社会动员、社会教育的能力,但是资源非常有限。虽然各种政团在回归后在民主竞争中有所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香港没有政党,只是政治团体,所谓的民主党、公民党,按照西方政党的标准来看,一般不能认为它们是政党,只认为它们是政治团体,因为政党有一个全国性的问题,而这些政治团体的规模也不太大,人数也偏少。香港最大的政治团体民主建港联盟,就是香港民建联,它现在有1万多会员。这些团体不叫政党,叫政治团体,所以它们的作用非常有限。实际上,许多社会职能实际上是由媒体这一特殊的机构在履行的,媒体承担了特殊的社会功能,包括我们前面提到的游行示威。不管是右派媒体还是左派媒体,都起到了强大的动员作用。2003年之后,中央政府推出一系列支持香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举措,首先就是支持香港人到内地发展,对推动两地经济贸易发展制定了一些决策。另外还推出了自由行政策,内地居民到香港旅游,推动香港旅游业、服务业等的发展。香港的很多企业家也来内地投资,支持内地的发展。香港媒体举办了很多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媒体不仅作为一个舆论的支持单位,而且是直接组织者、筹备者和承办者,在其中发挥着核心的作用,香港没有其他机构可以承载这样的职能,这就是我讲的第三点,香港媒体承担着特殊的社会功能。
第四个特点,我认为从文化层面上说,媒体也是香港一张比较特别的文化名片。香港曾经被认为是“文化沙漠”,实际上这样的评价是十分片面的,香港虽然是一个高度商业化的社会,在这个商业化社会里不能充分实现其市场价值的文化就难以生存。但是,电影、流行音乐等充满流行时尚元素的文化,作为香港的标志性文化在全球华人圈拥有极为广泛的受众。即使在传统的狭义的文化领域,香港也并非所谓的荒漠。表面上看,香港很少有写作大部头小说成名的作家,也没有多少有广泛影响的文学刊物,但是香港有一批专门以报刊专栏文章而享誉整个华人世界的散文大家,比如我们内地熟知的董桥、林行止、陶杰等,都是借助于报纸的专栏成名的,他们都是写报刊专栏文章的,其作品往往是在报纸上刊登后再集结出书。香港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出现了“大报小报化”倾向,但是媒体之所以仍然能够维持大报的声誉,就是因为有这样一批名家操持的高品位的专栏。这是香港媒体在文化上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讲,媒体,特别是报纸,包括一些刊物的专栏文章,是最具香港特色的文化产品,足以让香港摆脱“文化沙漠”之名。
以上我主要从几个方面跟大家介绍了香港媒体的一些特点,第一是商业性,第二是政治倾向,第三是它的社会职能,第四是它的文化属性比较强,是香港的文化名片。我通过这四个方面概括香港媒体,尤其是报纸的一些基本特点。
最后,在香港办媒体必须考虑一些因素。
首先,就是香港的生活节奏很快,香港人面临的生存压力很大,人们在工作之余对报纸的要求更多的是资讯齐全、快捷高效。相比严肃性的政治时事议题,人们更愿意看一些简单诙谐,能带来轻松感的内容。香港是一个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城市,人均寿命较长,香港的中老年人有喝早茶看报的习惯,他们在这种场合更多的是看一些比较轻松的内容。香港的报纸还是比较贴近市民的,但是这几年由于香港的政治气氛比较浓厚,所以香港报纸上的政治内容多了起来。我认为今后几年这种情况可能还会延续,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这跟香港原有的社会属性是有所背离的。这是第一点要注意的地方。
其次,香港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它的经济十分发达,但是贫富差距也很大,社会分层现象比较严重。有调查显示,香港中产阶级只占到香港全部人口的二成。社会成员当中更多的是中下层市民,他们也更倾向于大众化的报刊。香港还有很多外籍居民,他们热衷于英美的报刊。像BBC、CNN、《泰晤士报》和《纽约时报》在香港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但是,从香港整体的媒体受众来说,报纸要想扩大阅读人群,必须更多地顾及中下层居民的需求。
最后,香港曾经长期受到英国的殖民统治,一直有自由的传统,但也缺乏民主的根基。自由和民主本来相伴相生,但是在港英政府统治下被分离了,造成了一种追逐真正民主不足而对已拥有的自由不珍惜、不满足并滥用的情况。比如说前几年发生的默多克新闻集团《世界新闻报》窃听事件,实际上就是对新闻自由的滥用。而这种滥用在香港媒体中也经常发生。大家在娱乐新闻、八卦新闻中会看到,一些香港的影视明星屡屡被偷拍,香港的狗仔队非常厉害。所以,如何既保证报道的自由,又防止滥用自由,严格自律,是报纸和所有媒体在激烈竞争中要冷静思考的问题。而且,这不只是香港媒体要思考的问题,很多内地媒体也需要思考。既要开放、自由,同时也必须考虑媒体行业自律问题,肩负媒体的社会责任。
嘉宾:王老师,您好!广告代理是国际上比较通行的一种制度,我想问一下这个制度在上海的普及程度如何。
王伟:据我所知,现在广告代理制在很多报社是实行的。比如说我原来兼任主编的《新闻晚报》,它的广告就是由一家叫“佳美广告”的公司来代理的。现在我们的《新闻晨报》也实行的是广告代理制,但是是由我们集团内部的广告公司来代理的。有很多广告公司,有很多广告人,是通过代理报纸的广告发展起来的,上海有很多都市类报纸现在普遍都是采用的这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