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培育有竞争力的中国跨国企业
在线阅读 收藏

当前,经济全球化正在向广度和深度推进,跨国经营、跨国投资和跨国并购风起云涌,在全球范围按要素进行分工,是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的一大特征。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跨国公司是推动者和受益者,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他们利用对核心技术、品牌、全球营销网络控制的优势,在全球进行要素重组,获得更大的利益。因此,是否有一批在全球配置资源的跨国公司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然而我国目前具有的世界级大型企业几乎都是国有企业,还缺乏真正在市场经济中竞争磨炼的跨国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培育一批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民营跨国企业,对于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维护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和经济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与现实意义。

1.我国民营企业已具备“走出去”跨国经营的条件。改革开放20多年,民营企业在生产技术与装备水平、科技研发能力、企业管理水平以及员工的整体素质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生力军。特别是已经出现一批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型企业。据2006年全国工商联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的数据显示,年营业收入总额超过50亿元以上的大型民营企业有103家,员工人数过万的有83家。在出口方面,近几年民营企业年均增长62%,高出全国平均增长速度37个百分点;在对外投资方面,民营企业增长势头明显,已发展到境外投资建厂,从事资源开发,设立研发中心,开展跨国并购,对外承包工程等多种形式,并出现集群式、规模化、园区化的发展态势。在一些沿海地区,民营企业已成为“走出去”的主体,浙江、福建、江苏、山东的民营企业对外投资额分别占全省的97%、70%、65%、53%,民营企业“走出去”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2.充分发挥民营企业“走出去”的优势和特点,重视培育民营跨国企业。民营企业“走出去”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和特点:

一是产权优势。民营企业产权清晰、所有者到位,利益关系明确,能自主地进行资源有效配置,在用人制度、产权结构和投资方式上拥有自主决策权,能更好地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是机制优势。民营企业产生于市场经济,成长于市场竞争,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善于捕捉国际市场商机,对外合作形式和经营方式灵活。

三是成本优势。民营企业成本控制能力较强,在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资料使用、资源配置等方面更加注重效益和效能。

四是行业优势。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竞争性行业,其所占比重高的行业一般是我国比较优势显著的产业,如纺织、家电、轻工、机械制造等的行业。民营企业“走出去”,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在成本、技术、质量、市场等方面的产业优势,利用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和互补性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五是民间性优势。我国民营企业有着浓厚的民间色彩,其以市场为导向、以商业利益为核心的经营理念,易于被境外合作者和国际社会所接受,有助于淡化政治因素的干扰,便于中国企业在战略性资源、高新技术等比较敏感的领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民营企业“走出去”对我国开展民间经济外交、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是创业精神优势。这是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关键要素。一大批经历了市场经济风浪洗礼的优秀民营企业家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有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永不言败的创业精神,有敢于迎接风险的胆识和承担风险的魄力。

这些优势和特点使得优秀的民营企业具备了成长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跨国企业的条件,应得到政府及各界的重视,并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推动。

3.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民营企业已经开始踏上了国际化经营的轨道,但总体而言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跨国公司相比国际化的程度尚存在较大差距,在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方面较弱。

从环境上看,民营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还存在政策上、体制上的障碍,主要是:政策支持不足,管理的便利化程度不高,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以及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从企业自身素质上看,大多数民营企业跨国投资经验不足,缺乏对国际市场规则、投资环境的研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偶然性。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构架与跨国公司还有较大差距,跨国经营的人才匮乏,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品牌等问题。有的企业存在短期行为,引起境外的恶性竞争。

4.培育、扶持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比较优势的民营跨国企业。一是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跨国经营。政府对企业既要管理,更要服务。要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放开对民营企业从事对外投资与合作的行业准入限制;制定进一步推动企业“走出去”的财税、金融、外汇、保险等支持政策,减少审批程序,加快推行便利化;扩大和利用双边、多边、区域国际合作机制,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维护企业境外的合法权益和安全;积极发展社会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法律、财务、咨询、知识产权和认证等服务。

二是帮助民营企业制定跨国经营的战略,学会用全球化的视野来分析自身的特点和比较优势,要研究分析不同国别的政治、经济、法律、人文等方面的环境差异,科学论证,审慎决策,扬长避短,量力而行,避免盲目性,努力培育和提升企业国际竞争能力和规避风险的能力。

三是培育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核心竞争力的跨国企业,整合“走出去”的鼓励政策向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倾斜,提高政策效能。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到世界科技前沿国家和地区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和设计中心,通过股权并购获取国外的知识产权、技术人才以及品牌,向产业链的高端转移。

四是引导民营企业成为有社会责任的跨国公司。企业“走出去”开展投资活动,要遵守东道国的法律,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创造和谐关系。要注意保护环境,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处理好与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实现互利共赢。

五是培养和造就一批善于跨国经营的优秀民营企业家。企业家是民营企业的核心,是企业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引领者,要引导民营企业家既要弘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又要培养现代化管理水平,强化全球化的思维,不断提高跨国经营的能力。

(2007年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大会书面发言)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