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基础教育
在线阅读 收藏

日前,有机会参加了香港、宁波和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四地跨地域中学校长网络论坛。这次论坛的主题是“转变中的中学教育”,它引发我思考了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基础教育,这里有两个主题词:一是转变,二是中国基础教育。思考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把握事物所处的环境和现状,当代的世界和中国都处在“转变”之中。从世界来看,以中国为代表的“金砖四国”的崛起和飞速发展,正在改变着世界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格局,世界经济趋向一体化,并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文明时代”;中国正经历着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就正在影响并左右着世界发展的走向,迅速走出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笼罩,大大提高了自身在世界上的话语权。所有这些“转变”都给教育提供了挑战和机遇,而作为教育体制中最重要阶段的基础教育备受社会的关注,人们对中国优质基础教育的期望与日俱增。

中国的教育事业伴随着社会的变化正经历着艰难的转型。正如国家总督学顾问、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西平先生指出的:“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有着这么多的利益相关体,引起社会这样广泛的关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许多专家借鉴国内外各种教育理论,从不同的视角来审视中国的教育问题;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每一种教育政策的提出,都会产生多种反响,引起完全不同的评价。这是社会转型期活力的张扬,也是社会转型期发展的困惑,归根结底是对教育工作者如何正确地回答中国面临的诸多教育问题的挑战。”陶老还指出,经过了25年改革与发展的中国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当前面临着三个“转变”,即从重点发展向均衡发展转变,从规模发展向“规模+内涵”发展转变,从规范发展向“规范+特色”发展转变。

转变中的中国基础教育,主要应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教育观念的转变,即从“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和“全民教育”转变,保证国民接受教育的公平机会、公平过程和公平结果,提高国民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二是教育思想的转变,从培养只会“应试”的人向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具有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现代公民转变,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三是学校功能的转变,从单纯为社会或特定阶级培养人服务转向为人的发展、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教育的以人为本。基础教育模式将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发生重大的变革,互联网将成为基础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源泉,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教学手段、对学生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以及教育的跨地域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等,都应刻不容缓地加以探索。

目前,我国正在制定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教育的均衡发展、协调发展、优质发展、全面发展将成为未来12年的主题,基础教育正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应敏感地捕捉住这个机遇,趁势而上,去开创基础教育的新的辉煌。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