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满世界”下的中国资源环境利用
在线阅读 收藏

● 在工业化过程中各种资源消费规模的快速增长是一种客观必然,并非中国所独有。比较美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化石能源消费,可以发现两国化石能源消耗增长指数的趋势大体一致。

● 近30年,中国生态承载力总量“扩增”了1.5倍。人均生态承载力实现了近倍增长,而同期世界人均生态承载力呈萎缩状态。但是,中国依然是一个低生物承载力的国家,由于碳足迹的不断扩大,中国总体上面临不断增长的生态债务。

● 发达国家进入“满世界”状态已近50年,它们对全球资源环境的优先占用与消费已经成为定势。中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正在冲击这种资源环境配置格局,这必然引起不同国家的密切关注或忌惮。

到2007年底,中国的人口达到13.21×108人,占世界人口的20%左右。如此庞大的人口规模,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不可能不引起世界的关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使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维持生产和生活的资源环境消耗也随之快速增长。

2005年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撰写了题为《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消费国》的文章。该文指出,在五项基本资源中,食品(粮食、肉类)、能源、工业产品中的油、煤炭和钢铁,除了油之外的所有资源,中国的消耗已经超越美国。中国目前进口大量的粮食、大豆、铁矿、铝、铜、磷、氢氧化钾、石油、天然气、林木产品(包括木材和纸浆),还进口大量的棉花,以便满足其领先于世界的纺织业的需求。如此数额庞大的进口已经使中国成为世界原材料经济的旋涡中心。其庞大的胃口不仅提高了原材料市场的价格,也抬高了远洋运输的价位。

2007年,荷兰环境评估机构(NEAA)发布的报告称1707822,由于发电对于煤的巨大需求以及水泥行业的发展,使得中国在2006年温室气体排放已经超过美国,中国共排放62×108吨的CO2,而美国的排放量约为58×108吨。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表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正在不断增长,自然会存在排放上升的问题;中国人均排放量较低,如荷兰每年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是11.4吨,而中国人均是3.66吨。秦刚还指出,造成当前气候变暖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的积累和高人均排放,并希望国际社会客观、冷静、理性地分析这个问题,不要把矛头指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

凡此种种,足以表明,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巨大的经济实体,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规模的迅速扩张,对世界资源开发利用格局和贸易格局已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在下章分析对世界产生的影响之前,本章首先描述中国资源环境消费和生产的变化过程。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