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中医药现代教育的三大突破口
在线阅读 收藏

中医药高等教育经过近几十年的曲折发展,虽然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和学生来源等若干方面都打上了西方现代科技教育文化的烙印,但却难以真正与西方教育体系接轨,同时还远离了能够支撑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文化教育传统。与时俱进,接受新知,不仅无可厚非,这也是必需的时代精神和行为准则。这种教育格局不仅缺乏从深层次对西方教育的理解和变通,也缺乏对自己母体文明正确的理性认知,更缺乏以人为本的教育基本守则,从而在最近二三十年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似乎亦中亦西、实则非中非西的异常保守顽固的中医药高等教育格局(非教育体系)。我们将这种格局和中医药高校中存在的新保守势力,称其为“中医药新学院派”。

事实上,在全国各中医药高校中稀有中医教育家、中医教育设计家,而多为中医教学的课程管理者。从不少中医药大学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固、事业信心不坚定的现状,就可以反证“中医药新学院派”教育格局并非成熟、更非完美。显然,这不利于培养出真正精通中医药的高级人才,还会不断培养出中医药的“掘墓人”,根本不利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前卫生部部长崔月犁对现在的中医药大学生的能力评价为,相当于两个中专水平,即一个中医中专、一个西医中专。

然而,时至今日,唯有歌功颂德,却尚未见有深刻的反省,更没有切实可行的教育改革思路和可操作的措施。要实现中医药教育的大发展,突破现行中医药教育体系的瓶颈已是时候了。

当然,要解决这些问题还必须有三个前提:一是具备中国文化的自觉和自信;二是坚信中医是能够治病的医学知识体系。如果对中医治病没有信心而只想求助西医,就不要再搞中医人才培养,否则就是欺骗中医大学生;三是中医药高校决策层要有敢于切合中医实际的、以人为本的“以中医为中心”的教育创新意识和教改魄力。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