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与集约化、数字化发展——以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为中心
在线阅读 收藏

已有百年历史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在20世纪曾经有过多次辉煌的时期,而每一次辉煌,与同时期社会科学研究的进步都是合拍的。但是,世纪之交以来,作为社科期刊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学报却整体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在数量有了空前增长(社科学报达到了1300余家)的同时,其整体声誉不升反降,来自学术界的各种批评和诟病之声不绝于耳,“千刊一面”、“低水平重复”等等,不一而足。显然,出现了某些管理者和办刊人没有及时察觉或即使察觉了却难以改变的问题,使得学报的发展与社会科学研究的进展不再同步,产生了颇为严重的不相适应的情况。

应该说,最迟在2002年,教育部已明确意识到了高校学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这一年夏天召开的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上,袁贵仁(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在题为《新世纪新阶段高校社科学报的形势和任务》的主题报告中,除了充分肯定高校社科学报在过去所取得的成就以外,还重点阐述了所存在的四个方面的问题:(1)有些主办单位对学报的作用和地位认识不足;(2)不少高校社科学报满足现状,改革创新意识不强,办刊理念、办刊模式和办刊方法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3)相当一部分学报定位不清,选题雷同,内容重复,个性、特色不够鲜明;(4)高校社科学报还存在着发行量偏小,不同程度地存在求生存、图发展的突出问题。2117856

在清醒地意识到高校学报存在问题的同时,袁贵仁在报告中分别从学报、主办单位(学校)以及教育部的层面提出了应对与解决问题的要求和思路,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启动“名刊工程”。一年后正式出台的《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实施方案》所确定的目标是:“通过国家(包括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和主办单位)的支持和学报的改革,在五年时间内滚动推出20家左右能反映我国高校学术水平和学科特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社科学报及其特色栏目。其中,培育出5至10种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科学报。逐步改变目前高校社科学报‘全、散、小、弱’的状况,实现‘专、特、大、强’的目标。”2117857

2003年底,教育部组织评选出了11家大学学报,首批入选名刊工程。2117858翌年2月,教育部与这11家学报签订建设协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自此正式拉开了建设序幕。此后,第二批8家学报、第三批7家学报于2006年和2009年相继入选了名刊工程。2117859教育部有关领导对名刊工程进行了精心和全面部署。在2004年2月名刊工程首次主编座谈会上,袁贵仁指出:名刊工程应是一个导向工程、一个建设工程、一个创新工程、一个特色工程、一个整体工程、一个质量工程、一个责任工程、一个系统工程。2117860由此足见,名刊工程实际承担着救困与复兴的双重使命,要通过名刊工程的建设,为高校社科学报找出一条走出困境重现辉煌的成功之路,以名刊工程为示范,“每一份高校社科学报最终都将经历一个凤凰涅槃的过程”。2117861

与六年前相比,名刊建设的环境正在发生着影响重大而深远的变化。如果说六年前文化体制特别是出版体制改革刚刚起步,尚未触及期刊体制,而数字化方向在期刊界还有争议,名刊建设只能暂时回避这些问题的话,那么,六年后的今天,文化体制改革已向纵深推进,而期刊数字化前景已清晰可见,名刊建设将不得不直面这些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变革已迫在眉睫,作为期刊最高行政主管部门新闻出版总署已为报刊体制改革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报刊体制改革已是箭在弦上;至于数字化,新闻出版总署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引导传统出版行业积极利用新兴技术、有效融入数字化出版潮流的政策措施”。2117862教育部对此也做出了积极回应,李卫红副部长在2010年4月指出:“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数字化出版对高校社科期刊建设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要求期刊业创新发展思路,积极利用新兴传播技术,开创全新的业态和发展模式。”2117863所有这一切对名刊工程而言,都意味着正在改变的已不仅是环境,一些原来的“环境问题”也会成为今后名刊建设的实质性问题。

那么,名刊工程建设应有何新作为以及如何作为?这是摆在名刊工程入选学报(以下简称“名刊学报”)面前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而名刊学报的选择又必然影响到千余家社科学报未来的走向。本文意在通过对名刊工程建设成效、需要突破的瓶颈的分析,提供若干新的发展思路,2117864以抛砖引玉。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