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书籍

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多维互动发展

书 名: 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多维互动发展
英 文 名: Multidimensional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between Modern Science & Technology and the Society
作 者: 王斌
I S B N: 978-7-5201-7699-6
丛 书 名: 哲学与社会发展文丛 订阅
关 键 词:  现代科技 现代社会 多维互动发展
出版日期: 2021-06-01

中文摘要

在现代科技与社会互动发展的400多年里,无论是在先发展国家,还是在后发展国家,从群众自发的生活理想到伟人的宏大抱负,从利益集团的价值目标到国家的战略决策,人们更倾向于按照自身的期望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中找到某种具有决定意义的线性关系,并试图通过强化这种关系来实现自身设想的状态,结果却往往引发许多预料之外的状况,为应对这些“节外生枝”的状况人们必须不断地补正原来的思路和规划,这是被动承认复杂性的过程,因此,主动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多维互动发展的复杂性成为必要。与此同时,科技系统内部也兴起了复杂性认知范式:复杂性科学。复杂性科学发端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系统论,系统论探讨了世间万物以系统方式存在的一些基本模态,从而使这个曾被“分析”思维纵向类化拆示的世界,在科学家的视野中,重新恢复了动态的全向关联。随后发展起来的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突变论、分形几何、混沌理论等,则使不可逆性、多样性、非线性、随机性等这些与还原论不相容或被经典科学认为可以消除的事物属性重新获得承认。复杂性科学并不否定简单性的存在,而是揭示了简单性的对立面在客观上同样不可消除,复杂性是不可逆性与可逆性、多样性与统一性、非线性与线性、随机性与确定性交互共存的一种状态。所以,复杂性科学纠正了传统科学对世界单极化的片面认识,这就产生了一种新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也为我们探索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演进提供了思维方法,因为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机制中同样存在着不可还原的多维非线性历史关系。

现代科学勃兴于西方,在现代科学作为主流文化形态登上西方历史舞台之前,西方的主流文化形态依次是哲学和神学。在西方主流文化流变的过程中,“二元对立之中确立中心”的“二分法”思维一直是文化传承的内核,但这种内核是开放性的,从哲学到神学再到科学都是这种内核整合原有社会资源、吸附外来文明而形变的阶段性文化呈现。所以,西方现代科学有着复杂的文化渊源,它既不能被归结为西方某种原初文化形态演进的必然结果,也不能被归结为外来文明渗入西方文化的必然产物,而是一个多元文化脉络纵横交织的复合体。按照西方普遍认同的观念,文艺复兴是“现代化”的起点。文艺复兴的出现与东西方的文明交流密切相关,它也是西方现代科学兴起的主要文化背景,而科学发展又在文化信仰层面上带动了西方的政治变革,政治变革的深入则为新型生产关系的壮大开辟了道路,进而激发了以技术革命为标志的生产力跃进,与此同时,现代科学精神的社会化也为社会成员参与技术革命提供了信仰支持。第一次技术革命的成果为科学发展带来新的研究课题,而新的科研成果又推动了技术进步,科学与技术在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中融合,一种依托产业经济、服务于市场需求的科研模式随之兴起,产业科技与追求“纯粹真理”的科研活动在交互影响中并立发展。西方国家之间科技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进而导致原有国际政治格局的失衡,这是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现代科技应用于战争所产生的效力极大地刺激了各国对军事科研的投入,一种由国家出资、组织并服从于国家战略规划的科研模式逐渐盛行起来,二战以后,国家化的高科技竞争成为冷战时期美苏争霸的重要形式。在西方现代科技与社会互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文化、经济、政治这些相继介入科技发展的社会力量都促成了不同的科研模式,并派生出不同的社会功能。但是,每一种功能的实现都不能被完全归结为一种科研模式的产物,科研动机与其所带来的社会效应之间是非线性关系,这就使各种社会动力催生的各种科研模式之间保持着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它们通过这些关联耦合成一个复杂的科技系统。每一种推动科技发展的社会力量都是为了借助科技实现自身的期望,但是社会发展对科技发展的需求是多元化的,由任一力量主导科技系统都会限制其多元社会功能的实现,而且这些社会功能往往还能通过科技与社会互动的多级反馈环路彼此弥补各自动力源的缺陷,因此,科技发展的理想模型应是各种价值取向的科研活动都能均衡发展。

多元的社会力量推动了生活世界的互联网化,在既非完全规则又非完全随机的分布式网络拓扑空间中,民众正在面对信息科技造就的复杂性生活方式,所以,复杂性科学观代表着时代趋势。复杂性科学观的进步意义还体现在它对“二分法”思维的克服上。“二分法”思维通过“灵魂(精神、意识)/身体”和“人/自然”这两组基本配型主导着西方主流文化的变迁,这两组基本配型都是偏正式结构,即“意识”和“人”是能动的主体,“身体”和“自然”是受动的客体。在早期现代科技开启的文化语境中,主体与主体平权搭配、客体与客体平权搭配就生成这样一种观念:“有意识的人”支配“身体↔自然”。在这种语境中,身体代表着错觉、感性、不确定性、偶然性;而精神则意指真理、理性、确切性、稳定性。“二分法”思维在西方文化史中的另一种配型是“男性/女性”,显然,男性在这种二分结构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女性被长期疏离于现代科学家共同体,于是,经典科学推崇的那些演绎的、分析的、原子的、理性的、量化的认知方式都被贴上了男性标签;而直观的、综合的、整体的、感性的、定性的认知方式,则都被贴上了女性标签。上述“二分法”配型又对应着经典科学以追求简单确定性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而复杂性科学则证明了简单确定性与其对立面是交互共存的,这要求科学家们将事物同质必然性的一面与多元可能性的一面放置在平等地位上加以考量。在这个科学成为强势话语的时代,复杂性科学的这种价值取向将会推进社会平权意识。

“复杂性”也呈现于中西方现代科技发展的历史比较中。西方现代科技发展始于文化理念的驱动,随后依次是经济理念和政治理念的介入;中国现代科技发展始于政治理念的驱动,随后是经济理念的加入,文化理念至今相对薄弱。两种相反的发生机制都是不可逆的历史过程。在我国当前已有的发展路径上,增强文化理念对科技发展的驱动是实现“逆袭”的关键,这就要求文化理念驱动的科技发展模式在成长机会上,能与政治理念和经济理念驱动的科技发展模式相平衡。

<<
>>

文章列表

CommonID:DIR_71854253,ID:13484858,SiteID:14,Type:formerAidText,Code:null,ParentId:0,InnerCode:689546,name:总序,ShortName:,SubName:,EnTitle:null,EnShortTitle:null,EnSubTitle:null,Level:0,BookId:13484782,AbstractCH:null,AbstractEN:null,KeyWords:null,EKeyWords:null,SubjectWords:null,LiteratureId:13484851,Fileref:null,OrderFlag:0,IsLeaf:Y,PubDate:null,FindDate:null,IssueDate:null,DocType:null,ProductSeries:null,Doi:null,InstanceID:0,MinNodeSearch:null,XmlID:null,Prop1:null,Prop2:null,Prop3:null,prop4:null,AddUser:admin,AddTime:2021-11-29 16:20:56.0,ModifyUser:Admin,ModifyTime:2022-05-07 09:17:10.0,HitCount:0,ShowType:putong,LogoID:0,PdfID:0,DownCount:0,AuthorInfos:null,BookPublishDate:2021-06-01 00:00:00.0,SearchTitle:总序,ISBN:978-7-5201-7699-6,BookTitle: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多维互动发展,BookStatus:7,AllowDownload:Y,BookVersionNum:null,researchorg:null,CopyRightDate:null,ExcellentPeriod:null,PrizeLevel:null,IsExcellence:null,ContentClass:null,IsDisabled:N,SearchTitle_2:总序,_RowNo:1
CommonID:DIR_71854254,ID:13484890,SiteID:14,Type:formerAidText,Code:null,ParentId:0,InnerCode:689547,name:摘要,ShortName:,SubName:,EnTitle:null,EnShortTitle:null,EnSubTitle:null,Level:0,BookId:13484782,AbstractCH:null,AbstractEN:null,KeyWords:null,EKeyWords:null,SubjectWords:null,LiteratureId:13484877,Fileref:null,OrderFlag:0,IsLeaf:Y,PubDate:null,FindDate:null,IssueDate:null,DocType:null,ProductSeries:null,Doi:null,InstanceID:0,MinNodeSearch:null,XmlID:null,Prop1:null,Prop2:null,Prop3:null,prop4:null,AddUser:admin,AddTime:2021-11-29 16:20:56.0,ModifyUser:Admin,ModifyTime:2022-05-07 09:17:10.0,HitCount:0,ShowType:putong,LogoID:0,PdfID:0,DownCount:0,AuthorInfos:null,BookPublishDate:2021-06-01 00:00:00.0,SearchTitle:摘要,ISBN:978-7-5201-7699-6,BookTitle: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多维互动发展,BookStatus:7,AllowDownload:Y,BookVersionNum:null,researchorg:null,CopyRightDate:null,ExcellentPeriod:null,PrizeLevel:null,IsExcellence:null,ContentClass:null,IsDisabled:N,SearchTitle_2:摘要,_RowNo:2
CommonID:DIR_71854255,ID:13484921,SiteID:14,Type:formerAidText,Code:null,ParentId:0,InnerCode:689548,name:ABSTRACT,ShortName:,SubName:,EnTitle:null,EnShortTitle:null,EnSubTitle:null,Level:0,BookId:13484782,AbstractCH:null,AbstractEN:null,KeyWords:null,EKeyWords:null,SubjectWords:null,LiteratureId:13484904,Fileref:null,OrderFlag:0,IsLeaf:Y,PubDate:null,FindDate:null,IssueDate:null,DocType:null,ProductSeries:null,Doi:null,InstanceID:0,MinNodeSearch:null,XmlID:null,Prop1:null,Prop2:null,Prop3:null,prop4:null,AddUser:admin,AddTime:2021-11-29 16:20:56.0,ModifyUser:Admin,ModifyTime:2022-05-07 09:17:10.0,HitCount:0,ShowType:putong,LogoID:0,PdfID:0,DownCount:0,AuthorInfos:null,BookPublishDate:2021-06-01 00:00:00.0,SearchTitle:ABSTRACT,ISBN:978-7-5201-7699-6,BookTitle: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多维互动发展,BookStatus:7,AllowDownload:Y,BookVersionNum:null,researchorg:null,CopyRightDate:null,ExcellentPeriod:null,PrizeLevel:null,IsExcellence:null,ContentClass:null,IsDisabled:N,SearchTitle_2:ABSTRACT,_RowNo:3
CommonID:DIR_71854256,ID:13484939,SiteID:14,Type:chapter,Code:null,ParentId:0,InnerCode:689549,name:第一章 绪论,ShortName:,SubName:,EnTitle:,EnShortTitle:,EnSubTitle:,Level:0,BookId:13484782,AbstractCH:

文艺复兴以后,科学技术革命带动的西方文明迅速超越其他地域,在追溯那个时代的各种科技史料中,牛顿(Isaac Newton)创立的经典力学和瓦特(James Watt)发明的改良蒸汽机总居于显著位置。因为,牛顿开创的科学范式深刻改造了后人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和世界观;瓦特的技术创新则为整个工业体系的运转提供了通用的核心动力机。两者使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也为西方社会文明的全球扩张创造了强大的势能。相对于牛顿用现代科学方法统一说明的全景式自然规律体系和蒸汽机带动的机器大工业时代,文艺复兴以来,欧洲不断改进的机械钟表技术则没有那么耀眼的光环,但这项技术的改进却深刻影响着人们对时间之矢的理解。17世纪后期,欧洲已经出现了用发条驱动的高精度钟表,随着钟表的推广,人们逐渐认同了钟摆和指针匀速重复性运动表征出来的时间,这种精确但又均质的时间概念为工业社会的整体化运作提供了统一的时间标准。按照这种度量方式,工厂中作息表抽象支配的劳动时间取代了农业社会按生物成长周期和天气季节状况而调整的作息时间,时间成为脱离具体劳动内容的外在参照系。在牛顿建构的宇宙模型中,时间也是一个没有物理内容的外在参量,时间与物体的运动性质没有内在关系,过去、现在和未来对于物体运动没有什么区别,物体的运动轨迹都是既定的,可被准确计算。在牛顿的力学方程中,时间之于物体运动是可逆的,尽管后来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的相对论证明了时间寓于物理实体之内,量子力学揭示了微观粒子运动的不确定性,但是,在这些理论的基本方程式中时间都是可逆的,只有热力学方程展现出热量随时间传导的不可逆过程。然而,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推导出来的宇宙演化前景却是无序的热寂平衡态,这又与达尔文进化论揭示的未来完全相反。外在与内在、确定与随机、可逆与不可逆、无序与有序,退化与进化,这些关涉时间的科学观念随着科学的发展以看似对立的形式不断呈现出来。究竟是某种理论出错了,还是这些理论彼此之间复杂的辩证关系被学科视界给屏蔽了?20世纪下半叶普里戈金(I.Prigogine)的耗散结构理论回答了这个问题,他在新的解释框架内调和了上述看似对立的范畴。普里戈金的学术贡献代表了科学发展的新趋势,在那个时代涌现了一批类似的科学理论,如协同学、超循环理论、突变论、分形几何、混沌理论等,它们被统称为复杂性科学。这是人类认识能力的又一次飞跃,也可以被视作唯物辩证法进一步获得了科学的证明,但是,这场延续至今的科学运动,其意义远不止这些,它牵扯出来的是更为复杂的社会问题。

,AbstractEN:,KeyWords:302426,40385,621944,EKeyWords:499760,326305,621946,SubjectWords:,LiteratureId:13484936,Fileref:null,OrderFlag:0,IsLeaf:N,PubDate:null,FindDate:null,IssueDate:null,DocType:null,ProductSeries:null,Doi:null,InstanceID:0,MinNodeSearch:Y,XmlID:b120210601X20195057001_000_001,Prop1:null,Prop2:null,Prop3:null,prop4:null,AddUser:admin,AddTime:2021-11-29 16:20:56.0,ModifyUser:Admin,ModifyTime:2022-05-07 09:17:10.0,HitCount:13,ShowType:putong,LogoID:0,PdfID:13484952,DownCount:15,AuthorInfos:,BookPublishDate:2021-06-01 00:00:00.0,SearchTitle: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多维互动发展绪论,ISBN:978-7-5201-7699-6,BookTitle: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多维互动发展,BookStatus:7,AllowDownload:Y,BookVersionNum:,researchorg:,CopyRightDate:null,ExcellentPeriod:,PrizeLevel:,IsExcellence:N,ContentClass:,IsDisabled:N,SearchTitle_2: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多维互动发展绪论,_RowNo:4
CommonID:DIR_71854275,ID:13484978,SiteID:14,Type:chapter,Code:null,ParentId:0,InnerCode:689550,name:第二章 复杂性科学的多维透视,ShortName:,SubName:,EnTitle:,EnShortTitle:,EnSubTitle:,Level:0,BookId:13484782,AbstractCH:

自然科学以探究世界的客观属性为宗旨,那么,复杂性科学运用复杂性思维,创立和使用复杂性方法的目的,也是探究世界的客观复杂性。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简单性被科学界视为世界的基本属性,复杂性则未受到关注,它至多被认为是简单性的复合产物,复杂性甚至被认为是认识主体运用简单性原则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足所导致的结果。简单性信念是早期西方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传统和发展动力,它与前文述及的机械还原论思想相互依存,而这种信念从古希腊先哲那里开始,就已经在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上都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这些先哲们试图通过一种对本源的寻求来认识自然现象的复杂性。而今,随着复杂性科学的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不但自然现象是复杂的,而且其本质也复杂的,加之“复杂性”思维在各种人文学科中的兴起,简单性信条在各个领域都受到了挑战,但由于各门类学科所凭借的研究方法各异,关于复杂性的定义也是“五花八门”,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劳埃德(Seth Lloyd)统计,复杂性的定义已达45种。针对这种状况,《科学的终结》一书的作者约翰·霍根(John Horgan)不无讽刺地将“复杂性科学”称为“混杂学”。那么究竟该如何应对如此众多关于“复杂性”的定义呢?其实,这种状况恰恰说明,不能再用传统的“还原论”思维统一概括“复杂性”;另外也说明,探索复杂性的方法路径繁多,“复杂性”已经成为众多学科的关注对象。所以,理解“复杂性”需要先梳理不同理论背景下的复杂性运思及其相互关系。

,AbstractEN:,KeyWords:329589,25403,621947,EKeyWords:621948,26846,30721,SubjectWords:,LiteratureId:13484966,Fileref:null,OrderFlag:0,IsLeaf:N,PubDate:null,FindDate:null,IssueDate:null,DocType:null,ProductSeries:null,Doi:null,InstanceID:0,MinNodeSearch:Y,XmlID:b120210601X20195057001_000_002,Prop1:null,Prop2:null,Prop3:null,prop4:null,AddUser:admin,AddTime:2021-11-29 16:20:56.0,ModifyUser:Admin,ModifyTime:2022-05-07 09:17:10.0,HitCount:16,ShowType:putong,LogoID:0,PdfID:13484991,DownCount:15,AuthorInfos:,BookPublishDate:2021-06-01 00:00:00.0,SearchTitle:复杂性科学的多维透视,ISBN:978-7-5201-7699-6,BookTitle: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多维互动发展,BookStatus:7,AllowDownload:Y,BookVersionNum:,researchorg:,CopyRightDate:null,ExcellentPeriod:,PrizeLevel:,IsExcellence:N,ContentClass:,IsDisabled:N,SearchTitle_2:复杂性科学的多维透视,_RowNo:5
CommonID:DIR_71854293,ID:13485040,SiteID:14,Type:chapter,Code:null,ParentId:0,InnerCode:689551,name:第三章 现代科学兴起的多维文化源流,ShortName:,SubName:,EnTitle:,EnShortTitle:,EnSubTitle:,Level:0,BookId:13484782,AbstractCH:

复杂性科学揭示了客观世界在运动过程中不可逆性与可逆性、多样性与统一性、非线性与线性、随机性与确定性、无序与有序交互共存的本质状态,由此形成的复杂性世界观,也为我们勘考现代科学自身发生、发展的历程提供了新的思维方法,即利用复杂性思维探讨科学自身演化的复杂性特征。但从社会整体层面上对科学发展进行研究,就其成果形式来看,主要属于“科技史”“科技哲学”“科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范畴,有学者认为,人文学科考察的社会现象比自然现象更复杂,源出“自然科学”的复杂性思维未必能胜任。的确,社会运动不能还原为它所包含的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人们对“低级运动”的理解与他们对“高级运动”的理解也是相互促进的,正如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所言:“随着自然科学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恩格斯曾依据自然科学的新发现对依托牛顿力学的机械自然观进行了哲学批判,这说明自然科学成果经提炼以后能融入哲学,当代哲学领域会积极地回应复杂性科学(前文绪论部分已述及)。就辩证唯物主义而言,复杂性科学通过逻辑实证进一步丰富了“联系”和“发展”的具体形式,使辩证法具有了更坚实的唯物主义基础和更广泛的解释力。当然,运用复杂性思维并非直接将复杂性科学的概念和程式套用于社会现象,那样只会重蹈“索卡尔事件”的覆辙,因此,本文专门在第二章中详细阐释了各流派复杂性科学的产生背景、研究对象、理论模型,以避免想当然地泛泛而谈,并在此基础上对复杂性的本质进行了哲学反思。从前文第一章和第二章的部分内容可知,许多研究复杂性的科学家除证明了复杂性客观而普遍的存在,也尝试运用复杂性思维去考察社会问题,但他们并没有机械地搬用自然模型去思考社会问题,而是根据研究对象的特性来建构适宜的动态解释框架,“削足适履”式地追求研究对象与理论形式的线性对应,恰是复杂性科学观所反对的。

随着圣塔菲研究所的成立,依托该所的复杂性科学家共同体开始致力于消弭传统学科壁垒。加盟该所的学者不再局限于“自然科学家”,他们探讨的复杂性问题很多也是针对社会现象的,像该所阿瑟教授研究的“路径依赖”问题,按照传统学科划分主要属于经济学领域,而阿瑟教授却一反现代经济学运用数学公式计算说明的流行方式,他用日常语言叙事对“路径依赖”进行了隐喻式阐释,“路径依赖”与科学家用数学方法阐释的“混沌”在机理上是相通的,而“混沌”又是时间上的“分形”,可见,复杂性思维不但适用于研究社会现象,而且其运用也并非只能依靠专业的科学语言。同样,本文要运用复杂性思维考察现代科学自身演化的复杂性特征,也不能刻板地套用已有术语,把简单的事物非要说成复杂的,而要通过“激活”分控于各种传统理论化叙事结构中的科学发展事件,让科学发展的“复杂性”全貌自然地呈现出来。那么,科学发展的全貌是否在各种理论化叙事结构中被圈上了相对偏狭的价值观念呢?如果不能证明这个问题的存在,本书的研究就没有立论前提,而下面关于“现代科学缘何发生”的观点分歧,正说明了该问题的存在。

,AbstractEN:,KeyWords:621949,5143,96012,EKeyWords:427858,307973,370533,SubjectWords:,LiteratureId:13485036,Fileref:null,OrderFlag:0,IsLeaf:N,PubDate:null,FindDate:null,IssueDate:null,DocType:null,ProductSeries:null,Doi:null,InstanceID:0,MinNodeSearch:Y,XmlID:b120210601X20195057001_000_003,Prop1:null,Prop2:null,Prop3:null,prop4:null,AddUser:admin,AddTime:2021-11-29 16:20:57.0,ModifyUser:Admin,ModifyTime:2022-05-07 09:17:10.0,HitCount:9,ShowType:putong,LogoID:0,PdfID:13485057,DownCount:14,AuthorInfos:,BookPublishDate:2021-06-01 00:00:00.0,SearchTitle:现代科学兴起的多维文化源流,ISBN:978-7-5201-7699-6,BookTitle: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多维互动发展,BookStatus:7,AllowDownload:Y,BookVersionNum:,researchorg:,CopyRightDate:null,ExcellentPeriod:,PrizeLevel:,IsExcellence:N,ContentClass:,IsDisabled:N,SearchTitle_2:现代科学兴起的多维文化源流,_RowNo:6
CommonID:DIR_71854311,ID:13485093,SiteID:14,Type:chapter,Code:null,ParentId:0,InnerCode:689552,name:第四章 现代科技发展的多维社会动力系谱,ShortName:,SubName:,EnTitle:,EnShortTitle:,EnSubTitle:,Level:0,BookId:13484782,AbstractCH:

现代科学随着西方社会的全方位转型而崛起,同时,现代科学也在直接或间接影响着西方各个层面的社会变革,科学与社会的交互作用是两者共同发展的动力。在这种互动的发展过程中,科学的社会功能趋向多元化,而科学发展的社会动力也在趋向多元化,也就是说,科学之社会影响力的扩大会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介入科学系统,科学研究的模式及其社会性质也会因此而嬗变。虽然科学可以被抽象地概括为人类认识世界的实践活动,也可以把认识方式的飞跃性变革概括为科学革命,但我们据此看到的科学史主要是,科学知识以不同速率向前突破以及科学思维随之变迁的过程,就发展原因而言,也很容易被归结于其内在的动力结构。的确,科学的日益强盛也使自身独立的系统边界日益明显,但是科学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它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会子系统,会与其他社会子系统不断地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科学的社会功能正是在这种交流中显现,同时,在科学功能的刺激下,各种社会力量又会以不同的强度介入科学系统,这样,各种社会力量的角逐又以新科学功能的形式表现出来。虽然,各时期的科学在知识内容上都可以概括为人类认识世界的成果,但这些成果之于人类生存境况的价值却要置于相关社会历史背景中才能被全面理解。

西方现代科学成为后发展国家的学习对象,是因为后发展国家在反抗西方殖民运动的过程中认识到文明实力的差距,这种处于优位的文明仅靠科学是不能实现的,而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技术相对于抽象的科学概念也被抽象地概括为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改造方式的根本性变革被相应地概括为技术革命。但是,所谓认识世界的科学与改造世界的技术却往往在学者们分别呈现的“科学史”和“技术史”内容中相互重叠,有很多科学被归为技术,也有很多技术被归为科学。这说明科学与技术在很多时候是难以区分的,两者的分离与融合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就现代科学与技术而言,第一次科学革命比第一次技术革命早了100多年,在这个历史时期,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是相对独立的,但在随后发生的数次(究竟几次,学术界尚存争议)科学技术革命中,两者的关系却日趋紧密,逐渐趋向一体化,这种状况可以被理解为科学与技术自身发展的需要,但科技发展也是科技系统与社会互动的结果,科学与技术逐渐融合为一个系统,同时意味着它们的发展壮大趋向于被共同的社会动力所强化。这就说明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动力源同样处于分离、聚合的变动之中。由此可见,想要从相关社会背景中去全面认识科技发展的趋势、速度、规模及其后果,还需要沿着历史的轨迹探寻,在科技与社会的互动机制中变迁的社会动力系谱。

,AbstractEN:,KeyWords:621950,621951,621952,EKeyWords:621953,621954,621955,SubjectWords:,LiteratureId:13485080,Fileref:null,OrderFlag:0,IsLeaf:N,PubDate:null,FindDate:null,IssueDate:null,DocType:null,ProductSeries:null,Doi:null,InstanceID:0,MinNodeSearch:Y,XmlID:b120210601X20195057001_000_004,Prop1:null,Prop2:null,Prop3:null,prop4:null,AddUser:admin,AddTime:2021-11-29 16:20:57.0,ModifyUser:Admin,ModifyTime:2022-05-07 09:17:10.0,HitCount:11,ShowType:putong,LogoID:0,PdfID:13485096,DownCount:15,AuthorInfos:,BookPublishDate:2021-06-01 00:00:00.0,SearchTitle:现代科技发展的多维社会动力系谱,ISBN:978-7-5201-7699-6,BookTitle: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多维互动发展,BookStatus:7,AllowDownload:Y,BookVersionNum:,researchorg:,CopyRightDate:null,ExcellentPeriod:,PrizeLevel:,IsExcellence:N,ContentClass:,IsDisabled:N,SearchTitle_2:现代科技发展的多维社会动力系谱,_RowNo:7
CommonID:DIR_71854333,ID:13485112,SiteID:14,Type:chapter,Code:null,ParentId:0,InnerCode:689553,name:第五章 社会平权意识与复杂性科学观,ShortName:,SubName:,EnTitle:,EnShortTitle:,EnSubTitle:,Level:0,BookId:13484782,AbstractCH:

信息科技的社会化使脑力劳动者的数量剧增,并在逐步消解着“脑力劳动-精英/体力劳动-大众”这种传统社会分工形式,但是,正如本书上一章末尾所述,脑力劳动者的大幅增加以及体力劳动者的相应减少并没有改变社会分工中“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而是将“脑力/体力”形式的等级结构转化到了脑力劳动者内部,如软件生产(其实是产研一体化)领域内的分工结构:上层脑力劳动者(软件工程师)-精英/下层脑力劳动者(软件蓝领)-大众。精英阶层的产生似乎是社会竞争的必然,尤其在现代社会,原则上不能世袭的科技精英更彰显了竞争作为一种社会激励机制的“合法性”。但是,社会建制与社会文化相互融合而营造的竞争范式并不能使社会成员都享有平等的竞争机会,而科学技术又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科技系统具有相对独立的演化逻辑,但同时它也是一个参与社会整体运行的子系统,社会环境与科技发展是双向建构的。

,AbstractEN:,KeyWords:621956,621957,74396,EKeyWords:621958,621959,40526,SubjectWords:,LiteratureId:13485106,Fileref:null,OrderFlag:0,IsLeaf:N,PubDate:null,FindDate:null,IssueDate:null,DocType:null,ProductSeries:null,Doi:null,InstanceID:0,MinNodeSearch:Y,XmlID:b120210601X20195057001_000_005,Prop1:null,Prop2:null,Prop3:null,prop4:null,AddUser:admin,AddTime:2021-11-29 16:20:58.0,ModifyUser:Admin,ModifyTime:2022-05-07 09:17:10.0,HitCount:12,ShowType:putong,LogoID:0,PdfID:13485121,DownCount:15,AuthorInfos:,BookPublishDate:2021-06-01 00:00:00.0,SearchTitle:社会平权意识与复杂性科学观,ISBN:978-7-5201-7699-6,BookTitle: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多维互动发展,BookStatus:7,AllowDownload:Y,BookVersionNum:,researchorg:,CopyRightDate:null,ExcellentPeriod:,PrizeLevel:,IsExcellence:N,ContentClass:,IsDisabled:N,SearchTitle_2:社会平权意识与复杂性科学观,_RowNo:8
CommonID:DIR_71854346,ID:13485140,SiteID:14,Type:chapter,Code:null,ParentId:0,InnerCode:689554,name:第六章 现代科技与中国社会的多维互动发展,ShortName:,SubName:,EnTitle:,EnShortTitle:,EnSubTitle:,Level:0,BookId:13484782,AbstractCH:

爱因斯坦说,“物理上真实的东西一定是逻辑上简单的东西”,这是一种本体论上的承诺,也是一种认识论上的信念,它代表着启蒙时代以来科学界的主流世界观。对简单确定性的追求能满足人类的主体意识,因为,简单就好控制,现代技术革命则使人类的控制欲进一步膨胀,可见,早期现代科学和技术都体现着人类对自身“权能”的“自觉”。科学内隐着权能理性,技术是外显的权能工具,人类的“权能”在高歌猛进的现代化进程中呈现出一体两面:科学用“奥姆剃刀”为客观世界“祛魅”;轰鸣的机器在客观世界运转。随着科学技术一体化,“工具理性”大行其道,似乎一切都在人类的掌控之中,现代技术手段竭力将“参差不齐”的自然界向抽象简化的欧氏几何体还原,然而,自然界并不会因为人们对简单性的偏好而放弃复杂性。随着科学视野的拓展,复杂性开始以不同形式呈现于各个学科,复杂性科学群逐渐兴起。复杂性科学的出现说明,科学在“社会期望”与“客观真理”的互动中发展,复杂性科学通过扬弃传统科学而重置了科学与自然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也为我们反思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对应关系开启了新的视角。

现代科学技术在西方社会背景中经历了数次革命式的发展,每一次革命都给人类带来生存观念和生存方式的巨大转变,复杂性科学作为科技革命的成果,正在从西方传向世界,当然,也传到了中国。那么,以复杂性思维重新勘考现代科技在中国的发生、发展,也是中国正视未来前景的一种必要。前文各章中都或多或少地涉及了中国的科技发展模式,笔者根据撰写前文各章时所掌握的资料认为,中国接引西方现代科技的初始条件很值得运用复杂性思维深入研究。从混沌理论可知,事物的演化路径对初始条件有着敏感的依赖性,也就是说,由于初始条件的差异,现代科技在与中国社会的互动发展中带来的一系列后果,都不可能根据西方已有的经验去简单预测。

,AbstractEN:,KeyWords:302426,64029,621944,EKeyWords:499760,64032,621946,SubjectWords:,LiteratureId:13485125,Fileref:null,OrderFlag:0,IsLeaf:N,PubDate:null,FindDate:null,IssueDate:null,DocType:null,ProductSeries:null,Doi:null,InstanceID:0,MinNodeSearch:Y,XmlID:b120210601X20195057001_000_006,Prop1:null,Prop2:null,Prop3:null,prop4:null,AddUser:admin,AddTime:2021-11-29 16:20:58.0,ModifyUser:Admin,ModifyTime:2022-05-07 09:17:10.0,HitCount:14,ShowType:putong,LogoID:0,PdfID:13485142,DownCount:15,AuthorInfos:,BookPublishDate:2021-06-01 00:00:00.0,SearchTitle:现代科技与中国社会的多维互动发展,ISBN:978-7-5201-7699-6,BookTitle: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多维互动发展,BookStatus:7,AllowDownload:Y,BookVersionNum:,researchorg:,CopyRightDate:null,ExcellentPeriod:,PrizeLevel:,IsExcellence:N,ContentClass:,IsDisabled:N,SearchTitle_2:现代科技与中国社会的多维互动发展,_RowNo:9
CommonID:DIR_71854357,ID:13485174,SiteID:14,Type:backAidText,Code:null,ParentId:0,InnerCode:689555,name:后记,ShortName:,SubName:,EnTitle:null,EnShortTitle:null,EnSubTitle:null,Level:0,BookId:13484782,AbstractCH:null,AbstractEN:null,KeyWords:null,EKeyWords:null,SubjectWords:null,LiteratureId:13485159,Fileref:null,OrderFlag:0,IsLeaf:Y,PubDate:null,FindDate:null,IssueDate:null,DocType:null,ProductSeries:null,Doi:null,InstanceID:0,MinNodeSearch:null,XmlID:null,Prop1:null,Prop2:null,Prop3:null,prop4:null,AddUser:admin,AddTime:2021-11-29 16:20:58.0,ModifyUser:Admin,ModifyTime:2022-05-07 09:17:10.0,HitCount:0,ShowType:putong,LogoID:0,PdfID:0,DownCount:0,AuthorInfos:null,BookPublishDate:2021-06-01 00:00:00.0,SearchTitle:后记,ISBN:978-7-5201-7699-6,BookTitle: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多维互动发展,BookStatus:7,AllowDownload:Y,BookVersionNum:null,researchorg:null,CopyRightDate:null,ExcellentPeriod:null,PrizeLevel:null,IsExcellence:null,ContentClass:null,IsDisabled:N,SearchTitle_2:后记,_RowNo:10
同系列图书
相关图书
引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