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北京爱情故事”:青春故事与双重北京空间
  • 报告作者:张慧瑜
  • 报告字数:40418 字
  • 报告页数:54 页
  • 所属图书:城市北京与文化书写
  • 所属丛书: 北京文化研究丛书 订阅
  • 图书作者:张慧瑜
  • 出版日期:2018年10月
  • 浏览人数:
  • 下载次数:
摘要
大概从2005年开始,个人主义成功以及对成功者的崇拜开始转变为白领、中产的职场故事,北京也变成他们实现“升职记”的国际化大都市,如《奋斗》(2007年)、《我的青春谁做主》(2009年)、《杜拉拉升职记》(2010年)等青春剧、青春片成为21世纪以来最为凸显的北京故事。可是,就在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大国崛起、复兴之路日益显露之时,北京青年却面临屌丝化的社会境遇,以现实主义家庭伦理剧《蜗居》(2009年)、后宫剧《后宫·甄嬛传》(2012年)为转折点,青春剧、青春片全面转变为屌丝逆袭和职场腹黑剧,于是出现了《失恋33天》(2011年)、《北京爱情故事》(2012年)、《北京青年》(2012年)等青春影视剧,北京从意气风发的欲望之都变成“饥饿游戏”般的黑暗之城。光鲜亮丽的市场经济新体制浮现出狰狞的一面,正如青春爱情剧《北京遇上西雅图》(2013年)中的北京已经不再是中产阶层寄居的理想之所,反而要到美国寻找中产梦。本章主要从青春剧、青春片、后宫剧以及民国北平的谍战剧等四个方面来呈现2005年以来北京题材影视剧的新转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1990年代后,尤其是21世纪以来文化消费市场
>>
作者简介

张慧瑜: 1980年生于山东。北京大学博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助理教授。研究领域为影视文化、媒介批评和大众文化。出版专著有《历史魅影:中国电影文化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15)、《视觉现代性:20世纪中国的主体呈现》(人民出版社,2012)等。近些年在《读书》、《开放时代》、《电影艺术》、《文艺研究》、《人民日报》、《南风窗》、《二十一世纪》(香港)、《台湾社会研究季刊》(台湾)等发表文章200余篇。曾获2018年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学会奖』论文类(评论)一等奖、2016年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九届『学会奖』著作类(专著)一等奖、2014年中国电影金鸡奖理论评论奖论文三等奖、第一届华语电影研究优秀论文二等奖等。担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香港电影委员会委员。2015年至2016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文学系从事访问研究工作。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