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我国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受案范围
  • 报告作者:杨雅妮
  • 报告字数:38062 字
  • 报告页数:43 页
  • 所属图书: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 图书作者:杨雅妮
  • 出版日期:2020年09月
  • 浏览人数:
  • 下载次数:
摘要
受案范围的大小直接决定着司法救济的广度与深度。从各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发展历程来看,最初主要是为了保护消费者、有色人种、未成年人等特殊弱势群体的利益而被提起的。时至今日,为有效保护公共利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对民事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进行了拓展,将其扩大至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消费者权益保护、特定人事诉讼、反垄断以及证券领域等侵害公共利益的案件,扩大了公共利益司法救济的范围。在我国,虽然《民事诉讼法》《英雄烈士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环境保护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都对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作了规定,但自检察公益诉讼试点以来,法院受理的检察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数量一直比较有限。最高人民法院的《中国环境资源审判(2017—2018)》白皮书显示,2018年全国法院仅受理检察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13件(不包括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公共利益司法救济的范围仍比较有限。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公共利益”概念的界定,以现行规范为依据,充分考虑公共利益、线索来源等核心概念对受案范围的影响,并参考域外经验对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作出合理界定,就成为完善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必须研究的一个问题。
>>
作者简介

杨雅妮: 生于1978年4月,兰州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长期从事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及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近年来,先后在《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世界宗教研究》、《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宗教学研究》、《青海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等6项省部级课题。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