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概念以来,社区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层实践越来越受到重视,党的十九大则进一步提出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与此同时,学术界对于社区治理也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肖林,2011)。但是,这些研究大多属于个案研究,目前国内有代表性的、系统的有关社区治理的数据是相当缺乏的。对于中国的城市社区的真正理解,不仅要深化西方的社区概念,还要建立在对中国的基本国情的深刻了解之上(费孝通,2009),...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概念以来,社区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层实践越来越受到重视,党的十九大则进一步提出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与此同时,学术界对于社区治理也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肖林,2011)。但是,这些研究大多属于个案研究,目前国内有代表性的、系统的有关社区治理的数据是相当缺乏的。对于中国的城市社区的真正理解,不仅要深化西方的社区概念,还要建立在对中国的基本国情的深刻了解之上(费孝通,2009),形成自己的社区治理理论(吴晓林、郝丽娜,2015)。因此,需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治理测量指标和分析维度,“上海都市社区调查”的社区观察问卷是一个极佳的探索性尝试。“上海都市社区调查”的社区观察问卷对上海市16个行政区的427个居委会及其所辖的1296个小区进行了系统观察,内容包括居委会及小区的基础设施、环境、安全、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还有停车、广场舞、遛狗等热门议题,可以说是国内第一个通过访员观察来收集系统的社区层面数据的问卷。本文将从社区环境、社区安全、社区管理、社区生活与交往四个层面对上海的社区治理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
<<
>>
作者简介
孙秀林: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现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上海大学数据科学与大都市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上海大学上海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副主任、《社会》杂志副主编、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副主编等职务;有多篇学术文章分别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青年研究》等专业学术期刊上;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发改委、上海市人口办等的多项课题;获得上海市“曙光学者”、“社科新人”称号,荣获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第四届“社会学优秀成果奖”。 主要研究领域为基层治理、城市社会学、 空间社会学等; 在专业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文章;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上海市教委项目等多项课题。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