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通俗与高深:社会教育理念的多层传播
摘要
1915年6月,教育部颁行《教育纲要》,称“社会教育范围至广,凡学校以外之教育,无不兼包。今以程度为准,别为高尚与通俗二类,总期于一切国民,咸施陶冶;进其道德,益其知识,浚其美感,以宏教化,而作新民”。就制度设计看,社会教育理念传播分为“通俗”和“高深”两大层域。在顶层设计中,面对“引车卖浆者流”的普通群众,采用刊发白话报、改良戏曲、制作教育电影、进行通俗讲演的通俗传播方式;面对专业人士,学院派专业杂志、著作和学术团体则努力进行学科化构建。与其他教育不同的是,社会教育的“通俗”与“高深”的传播层域并非两条永不交叉的平行线,政府及知识精英在进行学术传播时也会尽可能地用通俗的方式和语言让大众理解其构建的知识体系。在这种努力下,社会教育专业学术知识与公共话语得以结合,为大众创造出一个通俗的“知识世界”。多层域传播也使得社会教育获得了更大范围内的社会支持。
>>
作者简介

周慧梅: 河南延津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教育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社会教育,先后出版专著《近代民众教育馆研究》《“新国民”的想象:民国时期民众学校研究》《民国社会教育研究》《中国社会教育社研究》,整理出版《王炳照口述史》,在《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教育学报》等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曾获北京市第六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