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日常消遣与国家在场:社会教育机构的休闲教育
摘要
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为生活在其中的民众提供了“中西混杂”的日常生活场景,呈现出更为多元的异质共生的现实世界。“人类虽因环境不同,而有各种互异的生活方式,但娱乐的欲望,却是共有的。所以虽在经济压迫之下,娱乐的欲望依然存在。民众教育的范围甚广,不仅要供给普通人民各种常识,为他们谋生的工具,同时也应该设法,供给他们一个适当的娱乐场所,利用休闲的时间。……所谓休闲教育,就是在民众休闲时间,寻求娱乐的当儿,供给他们各种有趣的知识”。在娱乐中引起民众求新知的兴趣,是社教机构提倡休闲教育的目标。“普通所谓‘消遣’,带有消磨光阴,消除无聊的意思。态度并不积极。办教育的人既想让一般人能利用休闲来作有益于身心或社会的活动,其意义便不应仅限于消遣”。社会教育机构通过改良说书、改良茶馆、组织各种展览会、游艺会及创设各种俱乐部等,寓教育于休闲娱乐,在现代国家社会建设的大框架下,将“国家在场”悄然渗透到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
>>
作者简介

周慧梅: 河南延津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教育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社会教育,先后出版专著《近代民众教育馆研究》《“新国民”的想象:民国时期民众学校研究》《民国社会教育研究》《中国社会教育社研究》,整理出版《王炳照口述史》,在《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教育学报》等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曾获北京市第六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