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刑事诉讼中的视频监控证据》一书对视频监控证据这一新型证据在刑事诉讼中使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重心是其证据能力与证明力问题。之所以将视频监控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使用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是因为在实证调研中,我们发现这种证据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状况并不理想,与人们的心理预期有很大差距,未能充分发挥其证据价值和证明作用。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对其证据能力和证明力问题缺乏深入的研究,在证据运用方面缺少对司法实践的指导。因此,对视频监控证据的证据能力及证明力问题进行研...
《刑事诉讼中的视频监控证据》一书对视频监控证据这一新型证据在刑事诉讼中使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重心是其证据能力与证明力问题。之所以将视频监控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使用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是因为在实证调研中,我们发现这种证据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状况并不理想,与人们的心理预期有很大差距,未能充分发挥其证据价值和证明作用。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对其证据能力和证明力问题缺乏深入的研究,在证据运用方面缺少对司法实践的指导。因此,对视频监控证据的证据能力及证明力问题进行研究,对于改善其在刑事诉讼中的使用状况是有较强的理论意义的。目前的视频监控系统基本上都是数字化、半数字化的系统,因此视频监控证据的生成过程较为复杂,要经过证据信息的收集、传输、存储、提取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可能会发生影响其客观性的因素。按照西方的人证、物证、书证的证据分类方法,视频监控证据应划归为物证,因为将其作为物证更有利于加强和完善对视频监控证据的调查程序。按照我国的法定证据分类,视频监控证据同时属于视听资料与电子数据,对其进行审查判断要同时考虑到这两种证据的属性,根据这两类证据的审查判断要点进行证据能力、证明力的审查。在对视频监控证
<<
>>
作者简介
纵博: 法学博士,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在《法学家》《法商研究》《法学》《现代法学》《法律科学》《环球法律评论》《比较法研究》《当代法学》《中国刑事法杂志》等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部分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法学会部级研究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各1项。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