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创新教育素养是教师通过教育创新来开展创新教育的核心素养,这体现了手段和目标的统一。手段在于实施教育创新,变革教育教学实践;目标在于开展创新教育,发展学生的创新素养。创新教育知识、能力、情感是创新教育素养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教育创新实践是整体性的教师投入,创新教育素养也是整体性的。创新教育知识不等于创新教育素养,创新教育能力不等于创新教育素养,创新教育情感也不等于创新教育素养。创新教育素养的形成必然需要创新教育知识、能力、情感的融合,也需要与教师专业的其他...
创新教育素养是教师通过教育创新来开展创新教育的核心素养,这体现了手段和目标的统一。手段在于实施教育创新,变革教育教学实践;目标在于开展创新教育,发展学生的创新素养。创新教育知识、能力、情感是创新教育素养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教育创新实践是整体性的教师投入,创新教育素养也是整体性的。创新教育知识不等于创新教育素养,创新教育能力不等于创新教育素养,创新教育情感也不等于创新教育素养。创新教育素养的形成必然需要创新教育知识、能力、情感的融合,也需要与教师专业的其他领域知识、能力、情感的融合。只有在各个要素有机融合的基础上才能生成创新教育素养。在这一融合过程中,实践经验、理论思维和教育智慧发挥着关键作用,共同构成了教师创新教育素养生成机制的基本框架。这一框架反映了具体—抽象—再具体、实践—认知—再实践的基本逻辑。
<<
>>
作者简介
侯小兵: 教育学博士,绵阳师范学院教务处副处长,研究员、兼职硕士生导师,曾在苏州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承担教育学、创造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教学任务,主持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先后主持完成各级各类教育科研课题15项,省级、校级教研教改课题4项,参与多项。在《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教师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等出版专著、教材8部。先后获得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四川省普通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四川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奖2项,绵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