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表明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然而,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大量资金。资本市场有关键作用,可以通过直接融资、碳价格发现、资源配置和风险防范来填补资金缺口。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ESG制度迅速发展,有助于改善投资环境。上市公司在“双碳”治理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CSR报告信息披露仍需改进。ESG公募基金增长,但ESG主题基金仍有提升空间。证券公司作为中介,可以协助绿色企业直接融资,引导资金流向低碳公司,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
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表明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然而,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大量资金。资本市场有关键作用,可以通过直接融资、碳价格发现、资源配置和风险防范来填补资金缺口。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ESG制度迅速发展,有助于改善投资环境。上市公司在“双碳”治理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CSR报告信息披露仍需改进。ESG公募基金增长,但ESG主题基金仍有提升空间。证券公司作为中介,可以协助绿色企业直接融资,引导资金流向低碳公司,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证券公司也积极创新碳金融工具,激活碳市场流动性。综上所述,资本市场在实现中国的“双碳”目标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需要进一步完善机制,促进可持续低碳发展。
<<
>>
作者简介
马宗明: 马宗明,中国社会科学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银河证券ESG首席研究员。
肖志敏: 肖志敏,中国银河证券ESG研究员。
王莹: 王莹,中国银河证券高级研究员。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