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4年反腐倡廉舆情事件频发,影响较大的事件数量明显高于2012年和2013年;2014年的舆情事件高发期为12月;华北地区为最高发地区,华南地区舆情事件数量占比明显下降;市级反腐倡廉舆情事件占比仍最高,但是省级和中央级反腐倡廉舆情事件占比明显升高;事件整体舆论倾向性占比最高的为“比较负面”;首曝媒介为官方网站的事件占比明显升高,首曝媒介为网络新闻的事件占比明显下降;发生即曝光的比重明显上升;舆情事件持续时间集中于1周以内,占比为六成;有明显的网络谣言的事件比例持续下降...
            
          
          
              2014年反腐倡廉舆情事件频发,影响较大的事件数量明显高于2012年和2013年;2014年的舆情事件高发期为12月;华北地区为最高发地区,华南地区舆情事件数量占比明显下降;市级反腐倡廉舆情事件占比仍最高,但是省级和中央级反腐倡廉舆情事件占比明显升高;事件整体舆论倾向性占比最高的为“比较负面”;首曝媒介为官方网站的事件占比明显升高,首曝媒介为网络新闻的事件占比明显下降;发生即曝光的比重明显上升;舆情事件持续时间集中于1周以内,占比为六成;有明显的网络谣言的事件比例持续下降;近年来地方政府作为主要的干预主体的反腐倡廉舆情事件占比呈下降趋势,国家政府作为干预主体的反腐倡廉舆情事件占比持续升高;事件“曝光前干预”的比重较大,“曝光即干预”的比重先升后降;官方网站发布消息占比明显上升,接受媒体访问占比下降;“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占比持续上升,“民众不满意”和“未解决”占比下降;“肯定”比例高于“质疑”;高官落马、党风建设、“裸官”治理等成为热点话题。
              
<<
             
            >>
                
        作者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 课题负责人:谢耘耕;作者:刘怡;数据分析:于倩倩;课题组其他成员:刘璐、潘玉、姬雁楠、闵媛春、陈晓旭、谭亚丹、何明敏。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