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福建是中国风水信仰的发源地之一,风水信仰的氛围极为浓厚。明末以来基督教在福建传播时,与风水信仰发生了频繁的接触,并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冲突与碰撞。一方面,基督教认为只有上帝有赏善罚恶的权力,而福建民众却相信风水的好坏也能够带来吉凶祸福。因此,风水信仰“剥夺”了上帝的赏善罚恶的权力,是基督教在华传教事业的一个重大障碍。要想加快福音的传播,传教士就必须消灭风水也能带来吉凶祸福的信仰。另一方面,当村落社区发生洪涝、干旱、台风、非正常死亡等突发性危机时,民众往往把斗...
福建是中国风水信仰的发源地之一,风水信仰的氛围极为浓厚。明末以来基督教在福建传播时,与风水信仰发生了频繁的接触,并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冲突与碰撞。一方面,基督教认为只有上帝有赏善罚恶的权力,而福建民众却相信风水的好坏也能够带来吉凶祸福。因此,风水信仰“剥夺”了上帝的赏善罚恶的权力,是基督教在华传教事业的一个重大障碍。要想加快福音的传播,传教士就必须消灭风水也能带来吉凶祸福的信仰。另一方面,当村落社区发生洪涝、干旱、台风、非正常死亡等突发性危机时,民众往往把斗争矛头指向基督教,认为是强行进入乡土社会的教会建筑破坏了当地的风水,导致了突发性危机的发生。也就是说,民教双方都是从自己信仰的角度出发去认识对方的,这导致双方的误解与冲突不可避免。再加上清末至民国年间,基督教是在西方列强的武力支持下在福建传播的,双方由于文化隔膜导致的冲突就愈演愈烈,由风水引发的教案频繁发生。
<<
>>
作者简介
范正义: 1974年生,福建永安人。2001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曾在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做访问学者。在《世界宗教研究》《世界宗教文化》《宗教学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保生大帝信仰与闽台社会》等著作多部。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