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利分流”的国家与国有企业财政分配关系:探索与完善(1994~2007年)
- 所属图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 图书作者:廖添土
- 出版时间:2015年07月
- 所属丛书:
报告字数:17708字
报告页数:20页
摘要
在理顺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多次调整中,利改税和全额利润承包制作为探索性的改革举措,都曾对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改革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但由于它们各自的局限性无法适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需要,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又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负面效应。因此,改革的决策者再一次调整改革思路,在总结前几次改革经验教训和精心试点的基础上,终于在指导思想上确立了理顺国家与国有企业分配关系的正确方向:国家的双重职能(社会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管理职能)是其...
在理顺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多次调整中,利改税和全额利润承包制作为探索性的改革举措,都曾对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改革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但由于它们各自的局限性无法适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需要,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又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负面效应。因此,改革的决策者再一次调整改革思路,在总结前几次改革经验教训和精心试点的基础上,终于在指导思想上确立了理顺国家与国有企业分配关系的正确方向:国家的双重职能(社会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管理职能)是其参与国有企业利润分配的基本依据,而双重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分离的客观要求,决定了国家依据社会管理职能所征收的税收收入,必须与依据国有资产管理职能所获得的国有资本投资收益相分离。这就是从1994年初开始实行至今的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改革的新模式:税利分流。虽然在实践过程中提法和侧重点上有所变化,但税利分流的基本框架并未改变,成为直到目前为止理顺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收益分配关系的方向性选择,并成为我国目前构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基本框架。
<<
>>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