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过去三十年间,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迁中最令人瞩目的新的经济社会现象(张厚义等,2005),无论是在促进经济发展,还是在解决就业等民生问题方面,私营经济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5年中国私营企业纳税额为2715.9亿元;就业方面,城镇私营企业与个体户吸纳劳动力达6326万人(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06)。私营经济的发展与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从改革初期允许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到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和有益的补充,再到19...
在过去三十年间,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迁中最令人瞩目的新的经济社会现象(张厚义等,2005),无论是在促进经济发展,还是在解决就业等民生问题方面,私营经济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5年中国私营企业纳税额为2715.9亿元;就业方面,城镇私营企业与个体户吸纳劳动力达6326万人(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06)。私营经济的发展与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从改革初期允许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到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和有益的补充,再到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1994),在国家政策的允许下,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私营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1992年中共十四大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改革目标确立下来,这是中国私营经济发展的转折点。从1992年到1999年底,中国私营企业户数增加了近11倍(见表1-1)。2002年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私营企业主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对他们的合法权益要给予保护,努力形成全
<<
>>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