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通过“细读”的方式,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比较了五代北宋的三首小词,指出中国小词中隐藏有一种能够引发读者产生丰富联想的能力,它类似于西方接受美学家沃夫冈·伊塞尔所提出来的“潜能”。前辈词学家在他们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对此虽有体会,但由于在表达上有模糊化和概念化的缺点,所以不易被传统文化根基不深的现代青年人所理解。因此本文尝试运用西方文论中的一些概念来进行阐释说明,以期打通古典诗词与现代青年的隔阂,使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赏析能与现代接轨。
作者简介
叶嘉莹: 叶嘉莹,北京人,1945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文学学士。中央文史馆馆员、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荣休教授。自1954年起,在台湾大学任教15年,其间被聘为台湾大学专任教授,淡江大学与辅仁大学兼任教授。此后曾被美国哈佛大学、密西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明尼苏达大学等校聘为客座教授。1979年以来,曾被中国大陆十多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或荣誉教授。2015年10月,被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此外,还曾受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名誉研究员,并曾获得香港岭南大学荣誉博士(2002),台湾辅仁大学杰出校友(2005),台湾斐陶斐荣誉学会第十一届杰出成就奖(2006),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2008)、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2013)、2014中华文化人物、2014首届全球华人国学传播奖、2016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等。英文专著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由美国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出版;中文专著有《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杜甫秋兴八首集说》、《迦陵论诗丛稿》、《中国词学的现代观》、《唐宋词十七讲》等数十种。1997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迦陵文集》10册;2000年台北桂冠图书公司出版《叶嘉莹作品集》24册。近年来由中华书局和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迦陵说诗”七种、“迦陵讲演集”七种、“迦陵著作集”八种等系列丛书。与缪钺合著之《灵溪词说》荣获1995年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专著《人间词话七讲》获“2014中国好书”奖。
刘泽生: 暂无简介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