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我国生产激励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以计件工资制为例(1948~2017)
摘要
要实现经济增长这一目标需要持续激励工人投入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经济学与管理学中,如何有效激励员工投入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议题,核心就是要解决“委托-代理”难题,即通过某种制度设计,让作为代理者的员工,在委托人(即资方/管理者)不在场的情况下也能以委托人的利益行事,保证忠诚勤勉。解决这一问题有两种方式:一是建立私有产权制度,让企业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变身为“所有者”,使其得以分享企业利润的剩余索取权,他们才能有足够的激励去控制成本、促进生产;二是实施经济激励手段,将业绩与收入挂钩来鼓励员工积极投入生产、产出更多效益,从而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在经典社会主义体制中,私有产权的激励并不存在,便只剩下经济激励一条出路。国家通过评估职工的生产绩效来给予相应的物质回报,最直接的做法就是改变工资收入的计算模式,简言之,“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
作者简介

朱妍: 复旦大学社会学博士,博士论文获2017年“余天休社会学优秀博士论文奖”。曾求学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挪威奥斯陆大学教育学院,现就职于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要从事经济社会学与组织研究,关注组织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相关研究成果涉及组织中非正式制度的作用机制、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关系、组织忠诚的影响因素、计划经济时期的企业激励模式等。在《社会学研究》、《青年研究》、《中共党史研究》、Journal of Chinese Sociology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